王猛带回的倭寇俘虏口供,如同一声惊雷,彻底惊醒了沉浸在丰收与安宁中的云山县。倭寇大股船队在外海游弋!目标直指云山!更令人心惊的是,对方竟已探知“磐石营”火器的存在!这绝非寻常的劫掠,而是有预谋的、针对性的入侵!
县衙大堂内,气氛凝重如铁。默狸端坐主位,王猛、小六子、赵大锤(被紧急召来)、以及几位里正肃立两旁。
“倭寇凶残,睚眦必报!此番探子被歼,其大队必来报复!且目标明确,就是我云山城!”默狸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此战,避无可避!唯有死战!胜,则云山安泰,威名远扬!败,则城破人亡,玉石俱焚!诸位,云山存亡,在此一役!”
“愿随大人死战!”王猛第一个单膝跪地,声如洪钟!小六子、赵大锤及众里正紧随其后,齐声怒吼:“愿随大人死战!”
默狸眼中厉芒一闪:“好!传本官令!云山县,即刻起,进入战时状态!全县动员!备战!”
一道道命令如同流水般下达:
坚壁清野,疏散妇孺:
沿海渔村百姓,立即全部内迁至县城或附近有寨墙的大村!粮食、牲畜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就地掩埋或焚毁!不给倭寇留一粒粮、一口水井!
县城内老弱妇孺,登记造册,集中安置于城中心几处坚固庙宇或大宅,由专人负责管理和基本生活保障。
加固城防,深挖壕垒:
征调全县所有青壮劳力(除必要农事外),日夜不停加固城防!
修缮城墙: 修补破损的城砖垛口,用糯米灰浆混合黏土加固墙体薄弱处。
加筑矮墙(羊马墙): 在距离城墙根约二十步外,挖掘深壕(深一丈,宽一丈五),挖出的泥土在壕沟内侧堆筑一道高约五尺的土墙(羊马墙),墙顶插满削尖的木桩、竹签!这是迟滞倭寇冲锋的第一道死亡屏障!
设置障碍: 在羊马墙外,大量设置鹿砦(削尖树枝捆扎)、陷坑(底部插竹签,表面伪装)、绊马索。
疏通护城河,引入活水,加深加宽。
部署火力,秘藏獠牙:
火枪布防: 磐石营全员(二十人)拆分为四个五人小队。在城墙四门及关键转角处预设射击阵地:用沙袋堆砌掩体,架设木板作为射击平台,储备足量弹药(火药、铅弹、引药包)。默狸亲自指导,优化射界,确保无死角。
民壮辅助: 抽调三百名精壮可靠的民壮,编为“守城营”。进行紧急训练:搬运滚木礌石、熬制金汁(粪水)、操作简易抛石机(复原几架)、传递信息、救护伤员。每人配备简易武器(削尖竹矛、菜刀、斧头)。
神威现世!: 就在备战如火如荼之际,神机坊传来惊天喜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耗费了海量铁料和工匠心血后,第一门小型佛朗机炮(默狸命名为‘虎蹲炮’)终于铸造、镗制、组装完成! 炮身长约三尺(约1米),口径约三寸(约10厘米),重约八百斤。炮身黝黑,线条流畅,炮耳、炮轴、可拆卸的子铳(备有三个)结构精巧。炮架为木质,带有两个小铁轮和可放下的驻锄,便于移动和固定。
试炮地点选在神机坊后山一处绝对隐秘的山坳。默狸、王猛、赵大锤及核心工匠紧张地围在一旁。
赵大锤亲自操炮。他紧张地将一个装填好定量颗粒火药和一枚五斤重实心铁弹的子铳,塞入母铳后部的开口,旋转闭锁卡榫。调整炮口仰角,瞄准三百步(约450米)外山坡上一块巨大的卧牛石。
“点火!”随着赵大锤一声令下,工匠用长杆火把点燃了子铳后部的引线!
“嗤嗤…轰!!!”
一声远比火绳枪齐射更加恐怖、更加震撼的怒吼在山坳中炸响!大地仿佛都在颤抖!炮口喷吐出长达数尺的橘红色火焰和浓密的硝烟!强大的后坐力推动着沉重的炮身猛地向后一挫,炮架铁轮在泥土上犁出两道深沟!
众人被震得耳膜嗡嗡作响,心脏狂跳!目光死死盯住远处山坡!
只见一道模糊的黑影如同流星般划过天空,带着刺耳的尖啸!
“轰隆!!!”
实心铁弹狠狠地砸在卧牛石边缘!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坚硬的花岗岩被硬生生崩裂开一个巨大的豁口!碎石如同炮弹般四散飞溅,最远的飞出了数十步远!烟尘弥漫!
“打中了!打中了!”工匠们发出震天的欢呼!赵大锤激动得老泪纵横!王猛看着那岩石恐怖的损伤,倒吸一口凉气,眼中充满了对这门“神威”的敬畏!
默狸走上前,不顾炮身的滚烫(冷却后),仔细检查炮身和闭锁机构,确认无变形无泄漏,满意地点点头。虽然射程(有效射程约四百步)和精度(试射能命中巨石已属不易)远不如后世的火炮,但在这个时代,这已是足以改变战场格局的大杀器!
“好!赵师傅,诸位工匠,辛苦了!此炮当为首功!”默狸大声嘉奖,“立刻将其秘密运回县城!部署在…东门城楼之上!用沙袋和木板做好隐蔽!非我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加紧铸造炮弹和子铳!越多越好!”
全民动员,同仇敌忾:
默狸亲自撰写檄文,揭露倭寇烧杀抢掠、灭绝人性的暴行(结合望海村惨状),号召全县百姓同舟共济,保卫家园!檄文张贴各处,由识字的衙役反复宣讲。
设立“忠烈祠”牌位,承诺战后厚恤死伤者家属。激发百姓保家卫国的血性。
组织妇女赶制干粮(红薯饼、土豆饼)、缝制绷带、收集火油(用于火攻)。
整个云山县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城墙上,民夫们挥汗如雨,夯土筑墙,挖掘壕沟;城内街道,守城营在衙役指挥下进行着紧张的队列和器械操作训练;神机坊内,炉火昼夜不熄,工匠们疯狂地打造着弹药;田间地头,农妇们抓紧最后时间抢收着残余的作物… 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压抑,却又带着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气氛,笼罩着这座小城。而隐藏在东门城楼沙袋掩体后、蒙着油布的那门黝黑的“虎蹲炮”,则如同沉睡的猛虎,静待着发出惊天动地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