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馆里,熟悉的药香氤氲。星画趴在治疗床上,感受着银针带来的深沉酸胀感,犹豫了片刻,还是小声地将自己和教练的约定、以及即将开始的恢复训练计划,告诉了正在专注捻针的老中医。
老先生捻针的动作微微一顿。他抬起眼,目光落在星画年轻却写满执拗的侧脸上。那眼神复杂,有医者的忧虑,有长辈的心疼,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他行医数十载,见过太多为了理想拼尽一切的年轻人,但眼前这个小姑娘,年纪比自己的孙子还小,纤细的身体里却藏着如此沉重的伤病和如此炽热的决心——为了那身前的国旗,为了那至高的荣誉。
良久,老先生才缓缓叹了口气,那叹息声里饱含着世事洞明的无奈和对这份坚持的敬意。
“丫头,” 他的声音比平时更低沉了些,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温和,“为国争光,是好事,是大义。但你这身体…唉。”
他重新专注于手上的银针,动作却似乎更轻柔了几分:“这段时间,针灸不能停。另外,我再给你配些特制的膏药。”
他一边说,一边示意旁边的学徒去取药:“这膏药方子我斟酌过,用了些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又不含禁忌的好药材。你每天训练结束后,让队医或者队友帮你,热毛巾敷一下腰,再把这膏药贴上。药性会慢慢渗透进去。”
老先生顿了顿,看着星画因期待而亮起的眼睛,语重心长地叮嘱:“记住,这膏药,不是让你恢复如初的仙丹,它只能在你咬牙坚持训练之后,帮你缓解些酸痛,让你夜里能稍微好受一点睡个觉。真正的恢复,靠的是时间,是静养,是别透支它!明白吗?”
那“明白吗”三个字,带着沉甸甸的分量,是医者的告诫,也是长辈的担忧。
星画用力地点点头,鼻子有点发酸,声音带着感激的哽咽:“嗯!我明白!谢谢您,医生爷爷!”
她感受到了这份超越医患关系的、带着温度的关怀。这特制的膏药,是老先生对她梦想的无声支持,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必须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更要加倍小心地对待自己伤痕累累的身体。
就这样,带着老中医的膏药和沉甸甸的嘱托,星画正式踏上了恢复训练的征途。
训练馆的一角被单独划了出来,作为她的“康复特区”。这里没有高耸的跳台,没有溅起巨大水花的入水池,只有铺着厚厚软垫的地板、低矮的平衡木、弹力带、以及一个模拟起跳的低矮踏板。
训练内容枯燥而严苛到了极致:
躺在垫子上,像婴儿学步般,做最基础的“死虫式”和“鸟狗式”,一点点唤醒沉睡的核心肌群,感受那微弱却必须精准控制的发力。
扶着把杆,进行极其缓慢的、分解到极致的“起跳”姿势练习,每一个微小的屈膝、展臂动作都被队医拿着平板反复观察角度,确保不牵扯到腰椎。
在低矮的踏板上,模拟最基础的入水姿势,感受身体在“空中”的短暂姿态和打开时机——没有翻腾,没有转体,只有最原始的身体控制。
贴着老中医的特制膏药部位,被队医用仪器监测着肌肉的紧张度和皮温,任何一点异常的升温或紧绷,都会导致训练立刻叫停。
每一天的训练,都伴随着腰部的隐隐作痛和无处不在的僵硬感。那膏药确实带来了一丝清凉和舒缓,让训练后的夜晚不至于辗转难眠,但疲惫和深层的酸胀感依旧如影随形。张家齐和陈芋汐训练间隙会跑过来,给她递水,帮她调整弹力带,或者只是陪她聊两句,用轻松的笑话驱散她眉间的凝重。
日子在银针、苦药、枯燥的康复动作和特制膏药的淡淡药香中,一天天过去。
转眼,十几天的针灸疗程即将结束。最后一次针灸时,老先生的手法格外细致。起针后,他并没有立刻让星画起身,而是让她静静趴着,自己则用温热而布满老茧的手掌,在她腰背的关键穴位上,缓慢而有力地推按了许久。
那力道透过皮肤,深入肌理,带来一种奇异的、带着轻微痛楚的松快感。
良久,老先生才停手,示意星画可以起来了。
“感觉如何?” 依旧是那句熟悉的问话。
星画小心翼翼地坐起身,活动了一下腰肢。那沉重的枷锁感似乎又轻了一分,核心区域的感知力也更强了一些。虽然距离“好”还很远,但那种“能动”、“可控”的感觉在逐渐回归。
“好多了,爷爷,真的!” 星画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感激。
老先生看着她,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终于缓缓点头,给出了一个让星画心跳加速的结论:
“嗯…恢复得尚可。陆上这些基础,你控制得还算稳当。明天起,可以尝试进行最低强度的入水训练了。”
星画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入水!她终于可以再次触碰到那池碧水了!
但老先生的语气立刻变得无比严肃,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
“但是!丫头,你给我记住!”
“高度限制:只允许使用一米板!三米台都不准想!”
“动作限制:只允许做最简单的101B(向前翻腾半周屈体)和401C(向内翻腾半周抱膝)! 任何带转体的、翻腾超过一周的,绝对禁止!”
“强度限制:每天只允许做3-5次入水!每一次入水后,必须立刻上岸,由队医检查腰部反应!有任何一丝一毫的不适,哪怕只是多了一丝酸胀,也必须立刻停止!休息!”
“入水姿势:必须严格控制入水角度! 宁愿水花大一点,也要确保身体是垂直或接近垂直入水,将冲击力降到最低!绝不允许‘砸’下去!”
老先生的目光锐利如电,牢牢锁定星画:“这些条件,是底线!你答应过你教练的纪律,在我这里同样适用!能做到吗?”
星画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动和紧张,挺直腰背,目光坚定地迎向老先生:“能!医生爷爷!我一定做到!绝对不超限!”
第二天,跳水训练馆。
当星画穿着熟悉的泳衣,在队医和教练一左一右如同护法般的陪同下,一步步走向那一米跳板时,整个训练馆似乎都安静了一瞬。所有正在训练的队友,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动作,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她身上。张家齐和陈芋汐更是紧张地攥紧了拳头,站在池边,屏住了呼吸。
那短短几米的距离,星画却走得异常缓慢而郑重。脚下是熟悉的防滑垫触感,空气里是熟悉的消毒水混合池水的气息。站在一米跳板的边缘,她低头看着下方清澈平静的水面,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手心微微出汗。
久违了。
激动、忐忑、一丝恐惧,还有那刻在骨子里的、对这片水域的渴望,交织在一起。
她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脑海中闪过老中医严厉的叮嘱、教练铁一般的纪律、哥哥担忧的眼神、队友们无声的鼓励、还有那枚沉甸甸的世锦赛金牌…最终,一切都沉淀下来,只剩下最纯粹的身体记忆和对水的敬畏。
她睁开眼,眼神已然沉静如水。
助跑(仅仅是象征性的几步)——
起跳(轻盈而克制)——
身体在空中短暂地舒展开,完成一个再简单不过的101B(向前翻腾半周屈体)——
打开——
入水!
“噗通!”
水花不算小,甚至有点“砸”的感觉,远非她巅峰时的“水花消失术”。
但当她从水中冒出头,抹掉脸上的水珠时,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却闪烁着难以言喻的、近乎神圣的光芒!
她回来了!
虽然高度只有一米,动作简单到近乎幼稚,入水也谈不上完美。
但她的身体,终于再次感受到了那熟悉的、包裹全身的浮力与微凉。
她的指尖,再次触碰到了那承载着梦想与荣耀的碧波!
队医和教练立刻紧张地围了上来:“怎么样?腰感觉怎么样?”
星画感受着腰背传来的、被水流冲击后熟悉的微麻感,以及那膏药覆盖下的深层区域…没有尖锐的刺痛,只有训练后正常的、带着点酸胀的疲惫感。
她抬起头,对着紧张万分的教练和队医,也对着池边屏息凝神的队友们,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又充满希望的笑容,声音带着水汽的清亮:
“感觉…很好!”
这简单的三个字,如同天籁。训练馆里,瞬间爆发出队友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张家齐和陈芋汐更是激动得跳了起来:“星星!太棒了!”
水痕初绽,回归的路,终于真正延伸到了那池碧水之中。虽然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但这第一步的坚实踏出,让希望的曙光,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星画知道,更艰难的挑战还在后面,但此刻,重新拥抱水的感觉,真好。
感谢大家的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