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碎月沉星
本书标签: 现代  白月光 

向日葵籽里的甜

碎月沉星

安安十八岁那年,考上了外祖父曾就读的设计学院。离开老城区那天,她把胡桃木书签塞进周明宇手里:“爸,等我回来,咱们给花房的钢梁再加块板。”周明宇红着眼眶点头,转身偷偷往她行李箱里塞了罐向日葵籽——是玻璃花房今年结的新籽。

大学期间,她在校园里开了间“藤蔓工作室”,教同学们用银线复刻老纹样。有次视频通话,她举着枚刚做好的胸针给我看:“妈妈你看,这圈藤蔓绕了七次,像咱们家的年份。”屏幕里,她的发绳还是那根银藤蔓,只是比小时候粗了些,据说是苏哲书店的老木匠帮她加粗的。

周明宇奶奶走的那天,天气出奇的好。安安从学校赶回来,把老人那只银藤蔓戒指戴在自己手上,轻声说:“曾祖母,你的三圈结,我替你缠下去。”葬礼结束后,我们在老人的枕下发现个布包,里面是副更小的银筷子,刻着个模糊的“盼”字——是她早就为曾曾孙辈准备的。

苏哲的书店在疫情后重新开张,安安设计的藤蔓招牌成了老城区的新地标。他给安安寄了本签名书,扉页上写着:“当年你妈妈说设计会自己长脚,原来它长的是藤蔓,能爬过时光的墙。”书里夹着片风干的向日葵花瓣,边缘缠着细藤,像个小小的时光标本。

钟楼工作室的橱窗换了新主题,叫“三代人的藤蔓”。最中间摆着外祖父的修复工具、我的设计稿、安安的银饰获奖作品,玻璃上贴着行字:“有些纹路,会跟着血脉长。”开展那天,有个年轻妈妈带着孩子来,指着安安的作品说:“你看,这就是把日子缠成诗的样子。”

安安毕业那年,带着她的毕业设计回了老城区。那是座微型玻璃花房模型,钢梁上刻满了名字:从外祖父的“敬之”,到我们的“念”“宇”,再到她的“安”,最末端留着块空白。“等以后,”她牵着新交的男友站在模型前,“这里要刻上他的名字,还有我们孩子的。”男生笑着点头,手里捧着束向日葵,花瓣上别着枚银藤蔓胸针——是安安亲手做的。

今年春分,我们在老教堂补办了结婚二十周年纪念。安安穿着我当年的旗袍,襟上别着那枚外祖父胸针的复刻品,给我们当证婚人。她说:“我爸妈的爱情,像向日葵总朝着光,像藤蔓总缠着暖,把时光都养得甜甜的。”周明宇握着我的手,掌心的温度还像二十年前那样,漫过堤岸,暖透岁月。

玻璃花房的向日葵又开了,钢梁上的新钢板已经刻上了字。风穿过花房,铜铃唱着旧调子,远处的钟声惊飞了鸽子,翅膀掠过天窗时,投下的影子在地上缠成新的圈。我望着身边的人,望着阳光下亭亭玉立的女儿,忽然明白,所谓永恒,不过是让爱顺着藤蔓的纹路,一圈圈长下去,长出比时光更久的甜。

上一章 小银线的长故事 碎月沉星最新章节 下一章 胡桃木书签上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