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夏夜晚风与未寄出的信(奇文)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TF家族四代练习生  TF家族练习生     

(十三)

夏夜晚风与未寄出的信(奇文)

音乐节的舞台比校园礼堂阔气得多,后台的镜子能照见七个人整整齐齐的影子。张桂源对着镜子系领带,打得歪歪扭扭,左奇函伸手帮他拽了拽,指尖勾着领带末端晃了晃:“别紧张,就当在江边唱即兴。”镜中的杨博文正低头调钢琴凳,听见这话抬头笑了笑,阳光从气窗溜进来,在他睫毛上撒了点金粉。

开场曲的前奏刚响,台下就掀起片荧光海。聂玮辰的鼓点砸得比江涛还猛,官俊臣的rap带着江风的野劲,唱到“潮起时并肩”那句,王浩突然朝张函瑞偏过头,两人的和声撞出个漂亮的弧度,像江面上跃起的鱼。杨博文的钢琴键弹得飞快,余光瞥见左奇函的吉他弦在抖,不是紧张,是憋着股劲——他知道,这人要在间奏时玩点新花样。

果然,间奏响起时,左奇函突然放下拨片,用指腹弹出段轻快的旋律,像把烧烤摊的烟火气揉进了音符里。杨博文的钢琴立刻接上去,琴键敲出的节奏,正好对上张桂源在台侧跺的脚,台下的欢呼声浪瞬间高了半米,连主持人都在侧幕条后跟着晃脑袋。

唱到方言副歌时,前排突然有人用各地方言说“加油”,四川话的“雄起”混着上海话的“伐要忒灵哦”,像把各地的乡音都熬成了一锅甜粥。张桂源听得眼睛发亮,尾音拐得比山路还绕,杨博文笑着弹错了个音,左奇函却用吉他轻轻盖过去,像怕惊扰了这团热闹的暖。

后台候场时,陈浚铭翻出个粉丝送的手账本,里面贴满了他们巡演的票根,从校园礼堂的粉色票,到音乐节的金色票,每张旁边都写着小字:“今天的和声比昨天甜”“吉他间奏多了个小拐弯”。杨博文凑过去看,发现最新一页贴着片干花,和去年鼓腔里那片野菊很像,只是压得更平整,像被时光吻过的痕迹。

中场换衣服时,杨博文发现左奇函的衬衫后背破了个小洞,是刚才弹吉他太用力,被背带磨的。他从包里翻出针线,是粉丝送的刺绣套装,线轴上缠着彩虹色的线。左奇函背对着他站着,能感觉到对方的指尖轻轻戳过布料,像蝴蝶停在背上,连呼吸都放轻了半拍。

“好了。”杨博文把线头咬断,声音里带着点笑意,“就是针脚丑了点。”左奇函转过身,看见衬衫上缝着个小小的音符,线是暖黄色的,像颗没化的糖。他突然伸手,从自己领口扯出条红绳,末端拴着颗野菊形状的银坠子:“给你的,上次在老街买的。”杨博文接过来时,绳子不小心缠上他的指尖,解了半天才分开,像舍不得松开似的。

压轴曲是那首写满地名的歌,“巷口的灯”“江堤的风”“野菊田的星”,每个词都带着故事。唱到“我们的歌要往远了走”时,七个人突然同时伸出手,在舞台中央握成个圈,影子在追光里叠成颗星星。台下的荧光棒跟着晃成银河,有人举着牌子哭,有人笑着喊“明年见”,声音混在一起,像把所有的牵挂都揉进了风里。

退场时,左奇函的吉他包上又多了串东西:粉丝送的银杏叶书签、编了半截的红绳、还有颗裹着糖纸的话梅,糖纸被风掀起来,露出里面歪歪扭扭的字:“要一直唱下去啊”。杨博文帮他把挂件理整齐,指尖碰到那颗野菊银坠,两人的手腕轻轻撞了下,像碰响了颗藏在心底的铃。

回酒店的路上,七个人挤在保姆车里,谁都没说话,却忍不住笑。张桂源的头发里还卡着片亮片,是舞台特效撒的;聂玮辰的鼓槌上缠着根彩带,和去年圣诞树的颜色一样;王浩翻着手机里的现场视频,突然停在某个画面:左奇函唱到最高音时,杨博文的钢琴键正好按下,两人的影子在大屏幕上融成了一团。

“明天去爬那座山吧?”官俊臣突然指着窗外,远处的山影在月光里泛着青,“听说山顶能看见云海。”张函瑞立刻点头,手铃在包里晃出轻响:“还要带吉他,在山顶唱首新的。”

杨博文望着窗外掠过的街灯,像串掉在地上的星星。左奇函的头靠在他肩上,呼吸带着点疲惫的暖,吉他包上的挂件随着车的晃动轻轻撞,发出细碎的响。他摸了摸脖子上的银坠子,突然觉得那些走过的巷口、唱过的舞台、碰过的指尖,都像这车里的月光,不用说话,就暖得让人安心。

他们的歌当然还要往远了走。唱过云海,唱过雪原,唱进更多人的耳机里,唱成岁月里不会褪色的光斑。而身边的人、手里的乐器、藏在旋律里的甜,会像野菊的根,扎得越深,开得越盛,总有一天,会漫过所有走过的路,长成一片永远向阳的花田。

上一章 (十二) 夏夜晚风与未寄出的信(奇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