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夏夜晚风与未寄出的信(奇文)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TF家族四代练习生  TF家族练习生     

(十八)

夏夜晚风与未寄出的信(奇文)

开春的时候,七个人扛着乐器去了趟野菊地。去年埋下谱纸碎片的地方,竟真的冒出株壮实的绿苗,叶瓣间还夹着点浅黄的纤维,像谁故意嵌进去的乐谱残角。张函瑞蹲下来数叶片,不多不少正好七片,他突然掏出笔,在最宽的那片叶上画了个小音符,晨露顺着笔画滚下来,像给音符镀了层银。

杨博文把铁皮盒里的山土倒出些,围着花苗培了圈,盒底的玉米叶和桂花干混着新土发酵,散出股微酸的香。“这是给《七颗糖》施的肥,”他拍了拍手上的土,“秋天准能开出带调子的花。”左奇函的吉他弦被春风吹得发颤,他随手拨了段旋律,野菊苗的叶片竟跟着晃,像在打拍子。

卖糖葫芦的老爷爷不知何时拄着拐杖跟来的,搪瓷缸里的红绳石子被他揣得发烫。“我给你们寻了个好东西。”他掀开裹着的蓝布,里面是块磨得光滑的青石板,石面上天然带着层水波纹,“这能当琴键的垫脚石,弹起来带点河水的软。”张桂源赶紧接过来,石板边缘还沾着点河泥,混着搪瓷缸的铜锈味,竟像段没写完的低音谱。

陈浚铭的镜头追着蝴蝶跑,突然停在田埂边——去年那七个玉米绿芽,已经抽出半尺高的苗,叶片在风里拍打的节奏,正好合上《七颗糖》的副歌。官俊臣摘下片叶哨吹起来,调子比去年玉米叶的更亮,聂玮辰掏出鼓槌敲着青石板,回声里混着蝴蝶振翅的响,像给旋律撒了把亮粉。

回去时路过排练室门口的石墩,上面的糖葫芦竹签已经攒了小半捆,被王浩捆成束插在铁皮盒里,倒像支会发芽的指挥棒。他新写的词里多了句“野菊啃着春天的芽”,纸页边缘沾着点青石板的碎末,摸起来糙糙的,像能磨出调子来。

窗台上的薄荷又蹿高了截,叶片擦着《七颗糖》的乐谱沙沙响。张函瑞发现谱纸边缘不知何时多了些细密的牙印,像是被什么小动物啃过,他笑着在旁边画了只举着糖的小松鼠:“定是听着歌馋了。”杨博文凑过来看,突然指着松鼠的尾巴——那道弧线正好和左奇函吉他拨片上的玉米纹重合,像早就说好的暗号。

雨夜里排练时,七个人总爱把青石板搬到窗边,让雨打在上面的脆响混进旋律里。陈浚铭的录音设备里,渐渐多了些新声音:野菊苗拔节的微响、玉米叶抽条的簌簌、薄荷开花的轻颤,还有老爷爷搪瓷缸里红绳石子的叮当——他总说石子听多了歌,比以前更亮了。

有回录到后半夜,官俊臣突然指着窗外笑。月光下,那株野菊苗的影子投在墙上,七片叶子张成个小小的扇形,像只捧着糖的手。左奇函的吉他突然弹出段新调子,温柔得像春风拂过花瓣,杨博文的钢琴跟着和,琴键上的青石板潮气未干,弹出的音带着点润润的甜。

铁皮盒的锁扣彻底磨平了,杨博文换了根红绳系着,和张桂源搪瓷缸里的红绳缠在一块儿,倒像两根拧成股的旋律线。盒里的宝贝越攒越多:青石板的碎末、野菊的新叶、玉米苗的绒毛,还有七个人磨出茧子的指尖印在纸上的浅痕——每样东西都浸着点歌声,打开时能听见轻轻的嗡鸣,像七颗糖在悄悄生长。

他们知道,《七颗糖》的故事还长着呢。就像野菊会年复一年地开,玉米会一茬接一茬地结,薄荷会在窗台上枯了又发,他们的声音也会跟着时光慢慢走,走过春天的田埂,走过夏天的河岸,走过秋天的山顶,走过冬天的雪野,把每个日子都酿成颗糖,串在风里,挂在月上,缠在彼此的笑纹里,一直甜下去,甜成岁月里最温柔的回响。

上一章 (十七) 夏夜晚风与未寄出的信(奇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