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周记 苏晚
10月20日 大风
北方的风刮起来了,带着哨音,卷起地上的枯叶和沙尘,疯狂地拍打着窗户。
天空是一种压抑的、浑浊的黄色。宿舍里暖气还没来,阴冷得像地窖。
我裹紧了外套,坐在书桌前,面前摊着那本深蓝色的日记本。
手指无意识地翻动着纸页。那些熟悉的字迹跳入眼帘,带着旧时光的温度和气息。
“伞柄握在手里,残留着一点属于他的、干燥的温热。”
“他微凉的指尖触碰到我手肘皮肤的那一小块地方,世界的声音好像忽然被调低了音量。”
“他对我点了点头,唇角似乎弯起一个极其微小的弧度,轻得像一片雪花落在水面。”
“我去上海。带你去看外白渡桥,还有……真正的夜景。”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针,扎在视网膜上,烫得生疼。
那些曾经小心翼翼珍藏的瞬间,那些在心头反复摩挲、生出无限甜蜜与期待的细节,此刻都化作了最锋利的刀刃,切割着早已血肉模糊的神经。
视线最终停留在最后那页。那行孤零零的墨字:“上海,我来了。林淮,我来了。” 旁边,贴着那张明信片的照片打印件。晨曦中的外白渡桥,冰冷而美丽。背面那行未完的“晚晚,其实我……”,像一个永恒的、无声的嘲讽。
窗外,风更大了,呼啸着,像是要把整个世界都撕裂。宿舍楼里传来其他女孩的说笑声,模糊而遥远。
巨大的孤独感像冰冷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我彻底淹没。胸口闷得发痛,仿佛被巨石死死压住,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细密的、无休止的疼痛。
我猛地合上日记本,发出一声沉闷的轻响。
那深蓝色的硬壳封面,像一个沉默的墓碑,埋葬了所有未说出口的心事,所有未曾抵达的约定,所有关于“如果”和“可能”的幻想。
眼泪终于毫无预兆地汹涌而出,滚烫地滑过冰凉的脸颊,砸在日记本封面上,迅速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没有声音,只有肩膀无法控制地剧烈颤抖。
那些压抑了太久的悲伤、委屈、不甘和深入骨髓的绝望,终于在这一刻,在这间只有狂风呼啸的冰冷宿舍里,冲垮了所有摇摇欲坠的堤坝。
原来,真正的失去,不是那一刻的晴天霹雳。
而是在往后的岁月里,在每一个起风的黄昏,在每一个相似的街角,在每一次翻开旧物的瞬间,那份蚀骨的思念和尖锐的疼痛,都会准时袭来,提醒你那个巨大而永恒的缺憾。
日记本封面上,泪痕渐渐晕开,模糊了烫金的暗纹,也模糊了那个曾经被无数次书写、被赋予了所有美好想象的名字。
窗外的风,依旧不知疲倦地嘶吼着,刮过空旷的校园,刮向无边无际的、灰黄色的天空。
像极了那把撑在南方雨季阳台上的蓝格子伞,永远也晾不干的、绝望的回响。
【下一章男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