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璐的笔记本里躺着一个与现实无关的故事。
那是一个阴郁的私家侦探,总是叼着半截没点燃的烟,游走在犯罪与谎言的边缘。他破案从不靠热血或正义感,只是单纯地厌恶被蒙蔽——这一点倒是和它的作者很像。
自从潜入研究院调查姜喆的身份失败后,于小璐就格外频繁地翻开这个本子。阴森森的B2层、"数据已迁移"的刺眼便签、薛维弦意味深长的警告,还有程凭那张永远挂着虚假微笑的脸……现实中的谜团越是无解,她就越需要在这个由自己掌控的故事里寻找片刻喘息。所以当数学课讲到诱导公式时,百无聊赖的她很自然地摊开笔记本,让那个侦探走进一桩新的谋杀案。她全神贯注地构思着每一个线索,直到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啪"地按在潦草的字迹上——班主任的影子笼罩下来时,于小璐才猛地从犯罪现场抽离。
笔记本被班主任抽走的瞬间,她的手指还僵在半空中,保持着握笔的姿势,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一股滚烫的血猛地涌上脸颊,不是羞愧,而是被突然打断的恼怒和一种领地遭侵犯的尖锐感。
“怎么,班级第一学不下去了,松懈了?”
同学们发出一阵低笑。于小璐没吭声,只是更用力地收紧了手指,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全班第一——这个本该让她扬眉吐气的词,此刻却像根细小的刺,扎得她格外不舒服。因为这顶王冠,在她看来,沾了点不该有的“灰尘”。
不久前,期中考试排名刚公布。当于小璐挤过人群,看到自己名字赫然排在榜首,而那个永远挂着温润笑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程凭,居然掉到了班级第五名,她第一反应不是狂喜,而是荒谬。她清楚地记得月考时,程凭那近乎完美的答卷,解题思路简洁得不像人类,分数高得令人绝望。这才过去多久?
“恭喜,于同学。”
程凭不知何时站到了她旁边,目光也落在榜首她的名字上。他的视线停留得有些久,久到于小璐几乎以为他要发表什么高见。可他只是温和地笑了笑,指尖在榜单上轻轻一划,拂过她的名字。
“这个位置,物归原主了。”
物归原主。
这四个字像淬了毒的针,精准地扎进于小璐的神经。她猛地扭头看他,他却已收回目光,嘴角噙着那万年不变的、和煦的笑,仿佛只是陈述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实。只有那眼神深处,一丝难以捕捉的、近乎纵容的意味,让于小璐瞬间明白了:那些他“失误”的选择题,那些他“未完成”的大题步骤,都是精心计算好的减法——减掉他自己的分数,只为把她推上那个她本该属于的位置。
可于小璐只觉得一股无名火“噌”地窜了上来。恭喜?他凭什么“恭喜”她?她不需要他程凭像个操控木偶的神一样,在背后调整分数来“成全”她!
“怎么不说话?写小说写傻了?”班主任戏谑的声音把她从翻涌的思绪里拽了回来。粉笔头精准地砸醒了一个打瞌睡的同学,引起又一阵的哄笑。于小璐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那股憋屈,把目光从老师手中的笔记本上移开,硬邦邦地吐出一句:“抱歉老师。”
第二天,数学课下课铃声刚歇,于小璐就硬着头皮挪到了班主任办公室门口。她深吸一口气,像个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脑子里飞速过了一遍昨晚背熟的“道歉话术大全”——那玩意儿被她精简浓缩成了几发连珠炮。她敲了敲门,不等里面应声就推门走了进去,目标明确地直奔班主任的办公桌。
班主任正翘着二郎腿,悠哉地转着一支红笔,桌上赫然摆着于小璐的笔记本。于小璐站定,深吸一口气道:“老师对不起我深刻认识到上课不该写小说这种行为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还辜负了老师的期望我保证绝不再犯请老师原谅我这次错误并把笔记本还给我谢谢老师!”
这一长串话像机关枪子弹似地直射出来,中间连个喘气的空隙都没有。于小璐说完,微微喘着气,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桌上那本子,就等着班主任开始训话,然后她再随机应变补充几句诚恳的废话。
结果班主任“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把红笔一扔,非但没训她,反而拿起那个笔记本,“啪”地一下拍回于小璐怀里。
“行啊于小璐,Rap练得不错啊。”他脸上挂着那种于小璐一看就觉得“大事不妙”的、过分灿烂的笑容,“你的小说我看了,文笔真挺不错的,味儿正,一看就是从事文学行业的料!你也知道,戏剧节马上要到了,我正愁找不到合适的编剧。正好,戏剧节编剧就你了!”
于小璐抱着失而复得的笔记本,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后面那句话砸懵了:“……啊?编、编剧?可是老师,我写的是侦探小说,我从没写过科幻小说,况且会写小说也不代表能写剧本啊!我从来没写过剧本……”
“哎,别急着推!科幻怎么了?多好的主题!我跟你说,我学生时代,那可是一腔热血想当科幻小说家!” 他眼神突然变得有点沧桑,还带着点自嘲,“结果你猜怎么着?我把我的处女作——一个关于会说话的土豆统治地球的史诗巨著——寄给了《科幻世界》,主编大人大概以为我是他哪个仇家派来羞辱他的,洋洋洒洒写了三大页回信,一个脏字不带地把我喷得狗血淋头,连带着我家祖传的土豆种植技术都被质疑了!” 他夸张地叹了口气,“从那以后,我这脆弱的科幻梦啊,就稀碎了。”
他话锋一转,又挂上那副“你懂的”的表情,压低声音:“不过呢,我打探过了!其他班不是搞什么经典话剧就是青春校园,没劲儿!咱整点硬核的,整个科幻主题,多新颖!多炸裂!绝对能杀出重围拿奖!为了咱班的集体荣誉,也为了了却我这个被土豆伤透了心的前·科幻青年的可悲梦想——” 他重重地拍了拍于小璐的肩膀,力道大得她一个趔趄,“于大编剧,你一定要给我拿出看家本事,写个史诗级的科幻剧本出来!下周一,初稿放我桌上!就这么定了!”
于小璐抱着笔记本从办公室走出来,感到全身无力。科幻剧本?下周一交稿?这任务本身就够让她头大,而鱼休高中戏剧节的分量更让她心头一沉。作为鱼休市顶尖学府传承多年的金字招牌,戏剧节是全校上下视为年度重头戏的活动。它要求每个班级精心准备节目,全体师生深度参与。届时,不仅校内氛围如同节日,市教育局领导、本市的外校师生观摩团,乃至跨省前来交流的教育界人士都将齐聚一堂。这么盛大的舞台,一旦搞砸……于小璐光是想想就觉得窒息。
于小璐回到座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失而复得的笔记本封皮。科幻剧本的命题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她对科幻的了解实在有限,更别提要在短时间内内写出一个能在重要戏剧节上演的剧本。她颓然地趴在课桌上,额头贴着冰凉的桌面,试图驱散脑子里嗡嗡作响的焦虑。
“怎么了我的小璐璐?被老班灌了毒鸡汤了?”袁睿凑过来,手里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抹茶饼干,声音里满是关切。
于小璐闷闷的声音从臂弯里传出来:“……摊上大事了。班主任钦点我当戏剧节编剧,主题——科幻。” 她抬起头,一脸的生无可恋,“科幻啊!真是倒霉催的,我连《三体》都没看完!还要下周一交初稿!”
袁睿的眼睛却“唰”地亮了,饼干渣都忘了擦:“科幻?!”她猛地一拍于小璐的肩膀,差点把她从桌面上震起来,“有现成的啊!宇宙信号!”
于小璐捂着被拍麻的肩膀,慢吞吞地抬起半张脸:“你再说一遍?”
“真的!”袁睿兴奋地比划起来,手指在空中划拉着看不见的星空,“就八月底的时候,本地新闻还报了呢!鱼休市郊那个天文监测站,不是收到一段特别奇怪的电磁波信号吗?持续时间短,编码方式完全无法解析,专家到现在都没搞明白是什么。多好的素材啊!”
于小璐撑起身子,眉头依然皱着,但显然被这个真实事件吸引了:“这个点子是挺有噱头……可是,” 她抛出最现实的问题,“舞台上怎么表现啊?让演员们对着空气喊‘哇塞,神秘信号!’,超绝无实物表演。”
“简单!”袁睿胸有成竹,“舞台背景放那种深邃的星空画面,就用我们天文社拍的图就行。道具也简单,用几个涂鸦的纸箱子,外面缠上那种便宜的LED灯带,刷点银漆,就是‘自制信号接收器’了。主角团设定就是我们学校天文社!” 她越说越起劲:“剧情就写:天文社的社员们在一次社团活动时,意外用自制的破烂设备捕捉到了这段神秘信号。然后大家绞尽脑汁想破译它——搞数学建模、尝试编成音乐、画成抽象画……结果试遍了所有法子,统统失败!最后大家悟了——”
袁睿深吸一口气,模仿着话剧腔,带着点煽情的激昂:“探索宇宙的伟大意义,不在于是否找到了最终答案,而在于我们怀着勇气向未知迈出的每一步!怎么样?主题够积极向上吧?绝对符合班主任要求。”
说完剧本构想,袁睿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但又很真诚的恳求:“小璐,那个……写剧本的时候,能不能稍微宣传一下我们天文社?就是把它写得……嗯,酷一点?” 她的声音低了一点,带着点无奈,“我们社现在情况有点惨。”
于小璐有点意外:“嗯?我听说上学期天文社还挺火的啊?好多学长学姐提起过。”
“那都是过去式了,” 袁睿叹了口气,语气无奈,“听说是因为前任社长,一个高三的学姐,人长得超级漂亮,成绩又好,性格也好,简直就是校园女神!很多人加入社团其实是为了能跟学姐接触。学姐一毕业,这帮人要么和她一届毕业的,要么就跑了。” 她掰着手指头,“这学期招新本来人就不算多,结果新社长张景衡刚招完新,就搞了个内部考试,说是要‘选拔真正热爱天文的人才’。题目超难!考完试,不合格的直接就被请退了……现在社团里,算上我就剩下三个半人了——有一个成员从未露过面。”
“三个半人?!”于小璐有点咋舌。
“对啊!连学校规定的科技节社团展示最低参与人数都凑不够了!下学期的科技节,我们连报名资格都没了!”袁睿哭丧着脸,“所以小璐,求你了!在剧本里把天文社写得好一点,万一能吸引几个真正感兴趣的新人呢?”
看着袁睿充满期待又可怜巴巴的眼神,再想想自己身上的重任,于小璐只觉得头更大了。她揉了揉太阳穴,长长地、认命似的吐出一口气:“……行吧行吧。宇宙信号总比让我凭空编个外星人入侵地球要靠谱点。”
袁睿瞬间多云转晴,欢呼一声:“小璐大王万岁!走走走,趁热打铁,正好下节课是社团活动课,我带你去天文社活动室找找灵感!” 她不由分说地拽起于小璐就往外拖。
袁睿拉着于小璐穿过走廊,推开了一间挂着“天文社”铭牌的活动室门。推开门。室内有些空旷冷清。袁睿指着靠窗一架看起来很专业的望远镜,语气带着点小骄傲:“你看,这是我们社最好的折射镜,能观测到——”
“袁睿。”
她的话被一个冷冰冰的声音打断。角落的书架旁,一个高瘦的男生背对着她们,正低头翻阅着什么。
“社团活动室不是用来做导览的。” 他没有回头,声音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袁睿的笑容凝在脸上,有些局促:“社长,这是我朋友于小璐。她是这次戏剧节我们班的编剧,想写一个和天文有关的科幻剧本,来我们这儿找找灵感……也能顺便宣传一下社团。”她特意强调了“宣传”二字。
男生——张景衡——终于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但依旧没有转身,只是微微侧过头,露出线条冷硬的下颌轮廓。“戏剧?” 他嗤笑一声,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把浩瀚星空当成你们舞台剧的背景板吗?袁睿,与其花心思搞这些华而不实的噱头招新,不如沉下心多读两本书。实力才是一个社团存续的根本。”
于小璐在看清张景衡侧脸的瞬间,暑假里那个闷热嘈杂的新生报到日记忆立刻清晰起来——尤其是图书馆里那令人不快的遭遇。
那天,新生报到流程结束,于小璐被因事没来的袁睿远程“委以重任”:除了帮她领材料,还得去鱼休高中赫赫有名的图书馆借一本市面难寻的天文学老书。
图书馆很大,她按照指示牌找到天文学分区,在一个靠里的、光线稍暗的书架上,终于看到了袁睿要的书。它被放在书架较高的位置,旁边几本同样装帧古朴的书上都贴着醒目的黄色标签,写着“图书馆藏珍本”。于小璐踮起脚,刚想把书抽出来,一个清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那本书不外借。”
于小璐转头,看到一个高瘦的男生不知何时站在一旁。他穿着校服,胸前别着一个小小的“图书协管员”的银色胸针,但气质与周围引导新生的学长学姐们格格不入——略长的头发,肤色是那种不常见阳光的苍白,眼神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他便是张景衡。
张景衡的目光扫过她空空的手:“新生?没有借阅卡,普通书籍都借不了,更何况是黄标书。” 他指了指书上的黄色标签,“这些是馆藏珍本,借阅需要填表申请,不是你随便就能拿的。”
于小璐有点着急:“我有个热爱天文学的朋友很需要这本书,她也是这届新生。能不能通融一下?或者先登记个名字?”
“热爱?” 张景衡嘴角似乎扯动了一下,更像是嘲讽而非赞许,“这里每天都有很多自称‘热爱’的人,翻两页就丢下书去拍照发朋友圈了。真正的热爱,需要匹配相应的认知深度。” 他审视地看着于小璐,眼神带着考校,“如果你,或者你那位朋友,真如你所说有这份热爱和求知欲……回答我三个问题。证明你们不是一时兴起,浪费这些珍贵的书籍。”
于小璐皱眉:“什么问题?”
张景衡没有废话,语速平稳地抛出问题:“第一,参宿四是一颗红超巨星,它何时会爆发成为超新星?精确到年。第二,假设你在月球表面行走,你的脚印能保存多久?为什么?第三,仙女座星系正以大约每秒110公里的速度向我们银河系靠近。请问,在它最终与银河系相撞的过程中,太阳系内的两颗行星会首先发生碰撞吗?是哪两颗?”
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带着明显的为难。于小璐心里一沉,她不了解这些东西,但袁睿一定知道答案!她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机,当着张景衡的面拨通了袁睿的电话,快速复述了问题。
电话那头,袁睿的声音清晰而笃定地传来:“第一个问题无解。参宿四爆发时间无法精确预测,这是天文学常识!第二个,脚印能保存几百万年甚至更久,因为月球没风没水没地质活动。第三个问题有陷阱!星系碰撞不等于恒星或行星碰撞,空间太大了,太阳系内行星首先碰撞的概率基本为零。”
张景衡听着袁睿准确无误的回答,脸上那层冰封似的表情似乎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他沉默了几秒,像是做出了某种妥协,语气依然冷淡,但少了些绝对的强硬。
“……看在你朋友答对了问题的份上,可以破例登记。书你拿走,开学后一周内,必须让你朋友本人,带着她的录取通知书和新生证明,来图书馆办手续,同时归还这本书并正式办理借阅。逾期不还,按丢失馆藏处理,赔偿原价三倍。” 他从旁边的登记台上拿过一个本子,推到于小璐面前,“登记你的名字、联系电话,还有书名。”
于小璐赶紧照做,飞快地在登记本上写下信息。张景衡看着她写完,才从书架上抽出那本书递给她,动作带着点不情愿。他没再说一句话,转身走向另一个书架 。
此刻,听着张景衡用几乎同样的腔调贬低袁睿宣传社团的努力,再联想到暑假里他那套“证明你的热爱”的说辞,于小璐只觉得一股熟悉的厌烦感直冲脑门。她一步跨到袁睿身前,挡住了张景衡那冷漠背影投向袁睿的所有压力 。
“社长,你这套‘实力至上、杜绝肤浅’的理论,真是从图书馆搬到了天文社啊。袁睿想用戏剧吸引更多人关注星空,在你眼里就是浮于表面的噱头?可惜,社团要生存、要发展,光靠你一个人关起门来提升实力,恐怕连下学期科技节的门槛都摸不到吧?‘图书馆卫士’的职责范围,现在还包括给社团判死刑了?”
张景衡的背影似乎僵硬了一瞬。
袁睿深吸一口气,上前半步:“社长,我理解你对纯粹性的坚持。提升实力当然重要,这是我们天文社的根基。但是……”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冷清的活动室,“如果连维持社团存在的基础人数都没有了,再多的实力也没有地方施展,更没有机会传递给后来者了!戏剧节是一个面向全校甚至校外嘉宾的窗口,也是一种传播科学、吸引真正志同道合者的方式。至少,给我们一个尝试的机会,好吗?”
良久,张景衡终于缓缓转过身。他苍白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但那双冷漠的眼,似乎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也许是妥协,也许是无奈,也许是对某种现实的认知。
“剧本内容,最终需要经我确认。不得歪曲天文事实,不得掺杂任何低俗娱乐元素,不得过度宣传。”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两人,重新低下头,仿佛刚才的对话从未发生。这已经是他能做出的的最大让步了。
袁睿松了口气,对于小璐露出一个“搞定”的眼神,拉着还有些气闷的于小璐,轻手轻脚地退出了活动室。厚重的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里面冰冷的空气。
“呼……总算没白跑一趟。” 袁睿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
于小璐撇撇嘴:“破规矩真多。死脑筋。”
“好啦,至少他同意了嘛!” 袁睿挽起于小璐的胳膊,试图驱散她的不快,“马上要下课了,我们回教室吧。我带了饼干,想不想吃?”
………
台灯在书桌上投下昏暗的光圈。于小璐揉着发酸的眼睛,终于敲下了剧本的最后一个句号。她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虽然是被赶鸭子上架,但这个关于宇宙信号、关于勇气与存在感的故事,最终呈现的效果,似乎……还不算太糟?至少比会说话的土豆强多了。
她合上笔记本电脑,窗外的鱼休市已是灯火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