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再见盛夏天
本书标签: 校园  互帮互助  女频     

颜料续新痕

再见盛夏天

戈壁的风穿过红柳梢时,阿依古丽的美术教室多了个新展架。上面并排放着三幅画:最左边是陆小艺和李曼曼送的《归巢》复刻版,中间是她自己画的红柳山雀,最右边贴着张打印纸,是巴黎画展上那只翅膀带星芒的山雀,被孩子们用蜡笔涂满了五颜六色的光斑。

  “老师说这叫‘翅膀的接力’。”阿依古丽在视频里举着画笔,笔尖沾着新磨的赭石粉,“县城的快递员叔叔帮我把画寄去杭州了,里面夹了片今年的红柳叶。”

  陆小艺拆开信封时,红柳叶正压着半片干枯的槐花瓣。李曼曼凑过来,发现柳叶背面用铅笔写着行小字:“山雀的翅膀上,该添戈壁的沙色了。”她们对视一笑,从铁皮盒里翻出那半截钴蓝颜料管,管尾还剩点颜料,混着当年没清理干净的红柳胶,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紫。

  社区美术馆的孩子们又来了。这次他们带来了新“颜料”:西湖边的淤泥、灵隐寺的柏叶、红柳村寄来的沙粒,还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捧着罐外婆腌糖蒜的醋,说要调“家乡的酸香味”。陆小艺把这些东西倒进陶盘,李曼曼则挤上最后一点钴蓝,两种颜色搅在一起,竟调出了晚霞般的橙紫,像戈壁落日浸在西湖水里。

  “这叫‘时光的调色盘’。”李曼曼给孩子们分发画笔,“你们看,红柳的沙和西湖的水,本来是不相干的,混在一起,就成了新的颜色。”孩子们的小手在画纸上涂抹,有的画山雀叼着沙粒飞过湖面,有的画红柳扎根在荷塘边,最年幼的那个,直接把脸蘸上颜料,在画纸中央印了个圆圆的脸,像轮初升的月亮。

  陈砚寄来的包裹里,除了最新的“山雀星”观测数据,还有块陨石切片。切片里的晶体在灯光下转动,能看见红柳的分子纹路与槐树的纤维结构交织,像幅凝固的星空图。“天文学家说,这颗陨石可能来自‘山雀星’的伴星。”附言里写着,“它在宇宙里飘了亿万年,终于找到能看懂它纹路的人。”

  陆小艺把陨石切片嵌在画框里,挂在工作室最显眼的地方。旁边是阿依古丽的最新作品:美术教室的墙上,孩子们用石头颜料画了条长长的路,路的起点是戈壁的红柳丛,终点是西湖的槐树下,路上落满了钴蓝色的羽毛,每根羽毛的根部都沾着沙,尖部都带着水汽。

  入秋时,她们收到了红柳村的邀请。新落成的文化站要挂幅巨画,村民们说,必须由“山雀的妈妈们”来动笔。陆小艺和李曼曼扛着颜料箱踏上戈壁时,阿依古丽带着孩子们在村口等,每个人手里都举着自制的画笔——红柳枝缠棉花,裹着晒干的槐花瓣磨成的粉。

  巨画的底色是孩子们涂的,用戈壁的沙混着黄河水,调出绵延的土黄色。陆小艺蘸着钴蓝,在上面画了漫天的星,每颗星都拖着细细的光尾,像从西湖飞来的轨迹。李曼曼则用钛白和红柳胶,画了两只巨大的山雀,翅膀展开,刚好罩住整个村庄,翅尖的羽毛上,落满了tiny的小人——有在杭州画室里画画的她们,有在红柳村教孩子的阿依古丽,还有社区美术馆里,那些蘸着醋画画的孩子们。

  画的最后一笔,是所有孩子一起点上去的。他们用指尖蘸着各自带来的“家乡色”,在山雀的翅膀上点出无数光斑,有江南的绿,有西北的黄,有巴黎画展上见过的蓝,最终汇成片流动的虹,像谁把全世界的颜料,都倒进了这两只山雀的翅膀里。

  离开红柳村那天,阿依古丽塞给她们个布包。里面是支新的钴蓝颜料管,管壁上刻着三只山雀,翅膀交叠着,像在说悄悄话。“县城的文具店进的,”阿依古丽的脸红扑扑的,“老板说,这颜色卖得最好,孩子们都用来画会飞的家。”

  车驶过戈壁与绿洲的交界线时,陆小艺拧开新的颜料管,挤出一点钴蓝,抹在李曼曼的手背上。李曼曼笑着回敬,用指尖蘸了点戈壁的沙,在她手背上画了个小小的山雀。风从车窗灌进来,带着红柳和槐花混合的香,吹得她们手背上的颜料慢慢晕开,像两滴永远不会干涸的泪,滴在彼此的掌纹里,成了新的故乡。

上一章 深秋丝雨画 再见盛夏天最新章节 下一章 颜料续新痕·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