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穿越成为武大郎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同人  影视同人     

分红

穿越成为武大郎

潘金莲的变化更令人侧目。她不再是那个困于后院、心思敏感的女子。

灶台成了她的战场,算盘是她的利器。她挽起袖子,露出半截白皙却有力的手臂,在蒸腾的热气中指挥若定。

“二狗!前厅要三份鲜肉蒸饺,两份三鲜馅饼,一份肉羹!快着点!”

“张婶!今早送来的韭菜不够水灵,下次再这样,咱就去东市李老头那家了!价钱不是问题,东西要好!”

“阿牛!这堆碗洗得不干净,油星还在上面!重洗!咱‘武记’的招牌不能砸在这些小事上!”

她的声音清亮干脆,条理分明,眼神锐利地扫过每一个环节,连灶膛里柴火的旺度都要求恰到好处。

伙计们起初还有些不习惯这位东家娘子突然的“厉害”,但很快就被她那种对事不对人、赏罚分明的利落劲儿所折服。

她记得每个伙计的辛苦,月末结算工钱时,总会多给几个铜板,或是塞一包新做的点心让他们带回家给孩子。

渐渐地,“听大娘子吩咐”成了后厨最自然不过的事。

武大郎则更像一个运筹帷幄的枢纽。

他坐镇柜台,笑容和气地迎来送往,心思却飞快地运转。他琢磨着推出“早市套餐”,一碗热腾腾的肉羹配上两个刚出炉的馅饼,省时又管饱,很快成了码头脚夫和早起行商的最爱。

他让潘金莲尝试用本地便宜的河虾干代替部分鲜虾仁,既降低成本又保持了独特风味。他甚至还搞起了“预定”——大户人家办个小席面,提前一天来定好点心的种类和数量,铺子就能提前准备,既不耽误日常生意,又多了一笔稳定进项。

转眼到了年底。

铺子打烊后,门窗紧闭,堂屋里灯火通明。

账本摊开在桌上,油灯的光晕将武大郎、潘金莲、武松和二狗等几个核心伙计的脸庞映照得格外清晰。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面香、油香和淡淡墨汁的奇特味道,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期待。

武大郎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一种郑重的喜悦:“这一年,大家伙儿辛苦了!咱‘武记’能有今天,靠的是大家伙儿实心实意的干!”他翻开厚厚的账本,指着上面用炭笔和朱砂标记得密密麻麻的数字,“刨去所有本钱、房租、工钱、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给松儿打点、给金莲抓药的开销……”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剩下的,就是咱铺子这一年,实打实挣下的利钱!”

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眼睛紧紧盯着武大郎的手指落下的那个数字。

二狗咽了口唾沫,几个年轻伙计更是伸长了脖子。

武大郎报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数目!远比他们私下猜想的还要多得多!

“按咱们年初定下的规矩,这利钱分成十股。”武大郎的声音沉稳有力,“我们东家三兄弟(他特意看了一眼武松,将他纳入其中),占五股。

剩下的五股……”他看向二狗和其他几个伙计,“按出力、按年头、按咱们私下里评的‘功劳簿’,分!”

他拿出另一张纸,上面清晰地写着每个人的名字和应得的身股份额。

二狗作为元老和管事,份额最多,其次是几个踏实肯干的老伙计,连新来才半年的小帮厨阿牛,也分到了一小股。

武大郎亲自将一个个沉甸甸、用红纸包好的银钱,按份额分发到每个人手中。

二狗捧着那比他一年工钱还要多出好几倍的红包,手都在抖,嘴唇哆嗦着,眼圈瞬间就红了:“东家……大娘子……武都头……这……这太多了!我……”

“拿着!”武大郎用力拍拍他的肩膀,声音也有些发哽,“这是你应得的!没有你们没日没夜的干,没有你们把铺子当自己家一样操心,咱‘武记’到不了今天!这不是赏钱,这是咱一起挣来的!”

其他伙计也捧着或多或少的银钱,激动得说不出话。他们从未想过,自己一个卖力气的伙计,年底除了工钱,还能分到这么大一笔“红利”!

这沉甸甸的分量,不仅仅是银子,更是东家把他们当“自己人”的认可!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干劲,如同滚烫的岩浆,在他们胸中奔涌。

武松坐在一旁,沉默地看着这一切。

他看着哥哥有条不紊地分派,看着嫂子潘金莲脸上那欣慰而坦然的笑意,看着那些伙计们捧着银子时眼中闪烁的、近乎虔诚的感激和炽热的忠诚。

他低头,看着自己面前那个明显更大、更沉的红包——那是属于他武松的“五股”之一。

这感觉陌生而奇异。

他武松,打虎英雄,阳谷县都头,如今竟靠着一个炊饼铺子……分红了?而且分得心安理得?

一股复杂的暖流,混着感慨、认同,还有一种对这个“家”的崭新理解,悄然流遍全身。

他明白了哥哥那套“身股”的精髓。

这不仅仅是钱,是人心,是根!是把所有人和这个铺子、这个家,死死绑在一起的力量!这力量,远比他那把朴刀更坚韧,更能抵御世间的风霜。

分完银钱,气氛达到了顶点。潘金莲变戏法似的从厨房端出几大盘热气腾腾的硬菜——整只的烧鸡、油亮亮的红烧肉、大碗的炖鱼……还有几坛子好酒。

“都坐下!坐下!”武大郎豪气地拍开酒坛泥封,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今晚,没有东家伙计,只有咱‘武记’一家人!吃好喝好!过了年,咱们再一起使劲儿,把铺子做得更大!让全阳谷县的人都知道,咱‘武记’的点心,是头一份!”

“对!头一份!”二狗第一个激动地吼出来,举起酒碗。

“跟着东家和大娘子干!有奔头!”

“敬东家!敬大娘子!敬武都头!”

伙计们纷纷举碗,声音激动得发颤,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红光和希望。

武松也端起了面前的粗瓷碗。

他看着碗中晃动的酒液,映着跳跃的灯火,也映着兄嫂欣慰的笑容,映着伙计们质朴而热烈的脸庞。

他仰起头,将那碗饱含着汗水、辛劳、劫后余生和无限可能的烈酒,一饮而尽!

火辣的酒液滚入喉咙,点燃了胸腔。他放下碗,抹了把嘴,看着眼前这热气腾腾、欢声笑语、人心凝聚的景象,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对这个“家”的深沉认同,如同这冬夜里的炉火,温暖而坚固地烙在了他的心底。

景阳冈的虎啸、狮子楼的刀光、牢狱的阴冷……都成了遥远模糊的背景。

眼前这弥漫着食物香气、浸透着汗水与银钱分量、凝聚着人心与希望的“武记食铺”,才是他武松浴血重生后,真正扎根、并愿意用生命去守护的——家与业。

上一章 改良记账方法 穿越成为武大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翻江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