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穿越成为武大郎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同人  影视同人     

翻江鼠

穿越成为武大郎

“武记”分号的招牌在城南正阳街口挂起来那天,红绸子掀落,爆竹炸响的硝烟味混着新刷桐油的清香,引得半条街的人探头探脑。

铺面比紫石街的老店更敞亮,临着运河码头,人流如织。

武大郎站在崭新的柜台后,脸上是压不住的笑意,眼角却爬上了细密的纹路。

潘金莲一身簇新的藕荷色细布衣裙,发髻梳得一丝不苟,正低声指点着新招的几个手脚麻利的丫头如何摆放蒸笼,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利落。

武松没在柜台前凑热闹。

他高大的身影隐在侧门通往库房的窄道阴影里,像一尊沉默的礁石。

他抱着臂,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涌入铺子的人流。

南城不比紫石街知根知底,三教九流混杂。

他看到了几个眼神闪烁、在蒸笼前逡巡却迟迟不掏钱的闲汉,也瞥见码头力工堆里几个面孔生硬、肌肉虬结的汉子,正冷冷打量着新开的铺面。

“叔,您看……”二狗凑过来,顺着武松的目光望去,脸上带着新晋管事特有的谨慎和一丝紧张。

他如今是这新分号的掌柜,肩上担子沉甸甸的。

“无妨。”武松声音低沉,目光依旧锁定着目标,“开门做生意,总有些不开眼的想试试水深。

按规矩来,该给的面子给,该硬的骨头,”他顿了顿,指节发出轻微的咔哒声,“我在这儿。”

他话音未落,那几个闲汉中的一个,脸上带着混不吝的笑,伸手就去抓蒸笼里刚出屉、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哟,新铺子?爷尝尝鲜!”动作又快又刁钻,显然是惯偷。

“啪!”

一只粗糙有力、沾着面粉的大手,如同铁钳般,死死扣住了那闲汉的手腕!是库房搬货的伙计阿牛,一个沉默寡言却力气惊人的小伙子。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盯着那闲汉,瓮声瓮气:“客官,先付钱。”

闲汉挣了一下,纹丝不动,手腕剧痛,脸色顿时变了:“松……松手!你他娘……”

“阿牛,松手。”武松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铺子里的嘈杂。

他缓步从阴影里踱出,高大的身形带着无形的压迫感,走到那闲汉面前,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脸上,“这位兄弟,想吃包子?”

那闲汉对上武松那双深不见底、仿佛淬过冰的眼睛,又瞥见他腰间那柄用粗布随意裹着、却难掩凶悍轮廓的朴刀,嚣张气焰瞬间蔫了,额头渗出冷汗:“武……武都头?误会!误会!我这就付钱!这就付!”他手忙脚乱地掏出几个铜板拍在柜台上,抓起包子,狼狈地挤出人群。

这一幕落在不远处那几个码头汉子眼中,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没再动作,默默退入了人群深处。

武松朝阿牛微微颔首。

阿牛松开手,默默退回了库房门口,如同什么都没发生。

秩序瞬间恢复。

二狗松了口气,擦擦额角的汗,对武松投去感激又敬畏的一瞥。他知道,有这位“门神”叔在,这南城分号,稳了。

新铺子的生意,如同运河涨潮的水,迅速漫开。正阳街的喧嚣滋养着“武记”,也带来了新的烦恼。原料供应成了悬在头顶的第一把刀。

这日晌午刚过,负责采买的张婶就一脸愁云地跑进后堂:“东家!大娘子!不好了!今早去收河虾,李老头那家死活不肯按老价钱给了!说码头‘漕帮’的人放了话,这片的河鲜,都得先紧着他们‘聚仙楼’挑,剩下的才轮得到旁人,价钱还抬了三成!咱订的那批鲜虾,怕是要黄!”

“聚仙楼?”正在核对账目的潘金莲抬起头,秀眉微蹙,“城南周扒皮开的那个?仗着有点漕帮的关系,一贯霸道。”她放下毛笔,看向坐在一旁揉着太阳穴的武大郎。

武大郎眉头拧紧:“河虾是咱三鲜馅儿的魂儿,断不得。抬价三成?这成本怎么摊?”他看向张婶,“其他几家呢?”

张婶苦着脸:“都摇头!说不敢得罪漕帮的人。我跑遍了码头,都是这套说辞!”

“漕帮……”武松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刚巡完铺子,身上还带着运河边特有的水腥气,“南城码头,是‘翻江鼠’李贵的地头。这人贪财好利,手底下也多是些泼皮。”

“翻江鼠李贵?”武大郎在记忆中搜寻着这个名号,水浒原著里似乎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但在这真实的世界里,却是盘踞一方的地头蛇。

“哥,这事不能硬来。”武松走到桌边坐下,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码头是他们的地盘,强龙不压地头蛇。硬碰,咱们铺子开不安生。”

潘金莲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不能硬碰,那就绕过去。河虾被掐住脖子,我们就换条路走。”

“嫂子的意思是?”武松看向她。

“新鲜河虾成本太高,又被人拿捏。我们能不能用别的?”潘金莲起身走到灶台边,拿起一小筐晒得半干的河虾米,“这东西,价贱,耐放,味道虽不如鲜虾浓,但取其鲜味足够。

我试过,用温水发开,剁碎了混在猪肉馅里,再加点笋丁提鲜,味道差不了太多,成本能降下一大截!”

武大郎眼睛一亮:“好主意!这叫……替代!张婶,这种虾干,好收吗?”

张婶忙道:“好收好收!这东西不金贵,码头上晒鱼虾的散户多的是,没人盯着这个!”

“那就立刻去办!”武大郎拍板,“金莲,你马上调馅料试试!二狗,去前头跟客人透个风,就说咱们推出个‘新三鲜’,用料更扎实,价钱还实惠!先试试水!”

危机在潘金莲的灵光一闪和武大郎的果断决策下,被悄然化解。

几天后,当“武记新三鲜”的招牌挂出去,食客们尝过那依旧鲜美、馅料更足、价钱还便宜两文的新品后,纷纷叫好。

“聚仙楼”想用河鲜卡脖子的算计,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然而,风波并未平息。

不久后,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浮出水面——人。

上一章 分红 穿越成为武大郎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