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七日烬土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封闭空间  悬疑     

地窖里的尘埃

七日烬土

车灯扫过门楣时,林砚下意识往牌坊的阴影里缩了缩。那是辆黑色轿车,车身蒙着层灰,却掩不住车牌的特殊——她在祖父的旧照片里见过类似的,属于三十年前某个特殊部门的制式。

车门打开,两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走下来,动作利落得像训练过的猎犬。其中一人掏出手电筒,光柱在37号的木门上晃了晃,另一人则摸出根金属撬棍,指节叩了叩门板:“周老太,开门。”

院里没动静。撬棍开始撞击门锁,铁锈簌簌往下掉,伴随着周老太拐杖笃笃的声音,她显然是走到了门后:“你们要干什么?这是私人住宅!”

“例行检查。”男人的声音冷硬如铁,“有人举报这里藏了违禁品。”

林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老头说周老太守着院子是怕地窖里的东西被翻出来,这些人难道就是冲着那个来的?她瞥了眼巷口的出租车——刚才情急之下没让司机走,此刻司机正缩在驾驶座里,头埋得快贴到方向盘。

“砰”的一声,门锁被撬开了。两个男人推门而入,手电筒的光柱在院里扫来扫去,槐树叶被照得忽明忽暗。林砚看见周老太拄着拐杖站在堂屋门口,脊背挺得笔直,像株倔强的老藤:“我家老头子是本分人,你们要搜就搜,别想污蔑人!”

光柱刺向厢房,橱柜被拉开的声音、瓷碗摔碎的声音顺着风飘出来。林砚贴着墙根往院子后墙挪,她记得刚才绕到院后时,看见墙角有丛茂密的月季,底下似乎藏着个小角门。

手指刚触到月季的刺,西厢房突然传来一声闷响,接着是男人的呵斥:“这是什么?”

周老太的声音陡然拔高:“那是我老头子的旧箱子!你们别动!”

林砚顾不上扎手,用力推开角门。门轴发出细响,她闪身进去,正好看见其中一个男人正把樟木箱从西厢房拖出来。箱子和祖父那只一模一样,铜锁同样锈迹斑斑,此刻正被撬棍狠狠撬着。

“住手!”林砚脱口而出。

两个男人同时回头,光柱瞬间打在她脸上,刺得她睁不开眼。“你是谁?”其中一人厉声问,手已经摸向腰间——那里鼓鼓囊囊的,像是别着什么东西。

“我是……我是来找人的。”林砚攥紧口袋里的玉佩,冰凉的触感让她镇定了些,“听说这里有位周老太,我祖父托我来还样东西。”

周老太突然咳嗽起来,咳得腰都弯了:“你这姑娘……我不是让你走了吗?”她的声音里藏着警告,林砚却听出了另一层意思——拖延时间。

穿黑夹克的男人对视一眼,显然没把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年轻女人放在眼里。“东西留下,人走。”撬棍再次落下,樟木箱的锁“咔”地断了,箱盖被掀开,露出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旧书。

男人翻了翻,眉头皱起来:“就这些?”

“不然你以为有什么?”周老太喘着气,拐杖在地上敲出急促的点,“我家老头子是教书先生,就剩这些书了!”

另一个男人却没动,他的手电筒正照着墙角的老槐树,目光在树根处停留了片刻:“院子后面是什么?”

“柴房。”周老太的声音发紧,“早就塌了一半。”

男人没说话,径直往后院走。林砚的心沉下去——老头说苏先生当年藏在地窖里,地窖入口会不会就在柴房?她忽然想起祖父日记里的一句话:“槐根饮露,玉藏其下。”

就在男人快要走到柴房门口时,巷口突然传来警笛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两个男人脸色一变,迅速合上樟木箱,对视一眼:“走!”

他们没再管林砚和周老太,快步冲出门,黑色轿车很快消失在夜色里。警笛声在巷口停住,下来的却是个穿便服的中年警察,看到林砚时愣了下:“小姑娘,你在这里做什么?刚才有人报警说这里有可疑人员。”

“我……”林砚还没说完,周老太突然开口:“是我报的警。刚才来了两个陌生人,硬要闯进我家,多亏你们来得及时。”她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少了几分警惕,多了种劫后余生的疲惫。

警察做了笔录,又检查了院门的锁,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很快就离开了。巷子里重归寂静,只有槐树叶在风里沙沙作响。

周老太转身往院里走,这次没再关门。林砚犹豫了一下,跟了进去。

西厢房一片狼藉,书散了满地,樟木箱敞着盖,露出泛黄的书页。周老太蹲下去捡书,手指抖得厉害。林砚上前帮忙,指尖触到书页时,发现里面夹着张老照片——黑白的,上面是个穿长衫的男人,眉眼清俊,怀里抱着个青花瓷瓶,背景正是这棵老槐树。

“这是苏先生?”

周老太点点头,拿起照片摩挲着:“明远当年最爱这棵树,说它见证了槐安里的百年。”她顿了顿,忽然抬头看林砚,“你祖父的玉佩,带来了吗?”

林砚从口袋里掏出玉佩,缺角的地方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周老太的目光落在玉佩上,眼圈慢慢红了:“果然在你手里。当年明远把它藏在地窖,说等风头过了就还给林先生,没想到……”

“地窖到底在哪里?”林砚追问。

周老太拄着拐杖走到老槐树下,用脚尖点了点树根处一块略高于地面的青石板:“就在这下面。明远当年挖的,本想用来存过冬的菜,没想到倒成了避难所。”她弯腰抠住石板边缘,“你帮我一把。”

石板很重,两人合力才挪开半尺,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一股混杂着霉味和土腥气的冷风涌上来。周老太从厢房拿来盏煤油灯,点燃后递过来:“下去吧。该让你知道的,总躲不过去。”

绳梯是粗麻绳编的,爬下去时能听见纤维摩擦的咯吱声。地窖不大,约摸十平米见方,墙角堆着几个木箱,地上散落着些旧报纸,上面的日期赫然是三十年前那个冬天。

煤油灯的光晕里,林砚看清了最上面的木箱——锁是完好的,锁孔形状竟和祖父樟木箱上的铜锁一模一样。她掏出那枚锈迹斑斑的钥匙,试探着插进去,轻轻一拧,“咔嗒”一声,锁开了。

箱子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叠得整整齐齐的蓝布衫,几件旧仪器,还有个牛皮笔记本。翻开笔记本,里面是苏明远的字迹,娟秀如柳,记录着当年的研究数据,直到最后一页戛然而止:“12月7日,雪。林兄送来的资料已译完,藏于第三块砖后。若我不测,望周嫂转交林兄,切记,此物关乎数百人性命……”

林砚的心跳得像擂鼓。她按笔记本的提示,在北墙摸索,果然摸到块松动的青砖。抠出来一看,后面是个油纸包,打开后,里面是叠泛黄的电报底稿,最上面一行写着:“速将铀矿勘探图移交,否则后果自负。”

原来祖父和苏先生当年藏的,是足以威胁国家安全的机密。那些人找了三十年,就是为了这份能证明某些人罪行的证据。

“这些……”林砚抬头,看见周老太不知何时也下了地窖,正站在绳梯旁,煤油灯的光映着她满脸的皱纹,“当年明远就是因为不肯交出这个,才被他们逼死的。你祖父把他藏在这里,却没能护住他最后一口气。”

林砚想起老头说的半块玉佩,忽然明白过来:“苏先生攥着的玉佩,是想告诉祖父东西藏在这里?”

“是。”周老太抹了把眼角,“明远说过,玉佩合璧时,便是真相大白时。你祖父那半块,该是刻着地窖的位置。”

林砚将电报底稿重新包好,塞进怀里。这时,煤油灯突然晃了晃,地窖口传来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踩断了树枝。

周老太的脸色瞬间变了:“他们没走!”

上一章 槐安里的回响 七日烬土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断玉的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