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槐安里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槐安里 

脉络与回声

槐安里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遗址的青砖,陈砚之踩着沾着槐花瓣的泥土,再次来到老井边。探照灯的光束重新沉入井底,照亮了井壁上那些被水流冲刷得愈发清晰的刻痕——不是文字,而是细密如蛛网的线条,像是有人用尖锐的器物一点点凿出的水脉图。

“这和账本里夹着的那张草绘水系图能对上!”周明远举着复印件赶来,指腹点过图中最粗的一条线,“你看这里,暗河果然通过三条支脉连接着城外的运河,难怪当年槐安里能成为水陆枢纽。”他忽然停住,指尖落在图角落的小标记上,“这符号……像不像你家那把钥匙的轮廓?”

陈砚之凑近细看,那用朱砂点过的符号确实与钥匙柄的缠枝莲纹吻合,旁边还标着个极小的“砚”字。他想起井壁暗格内侧的刻字,忽然明白“水脉连着人脉”的真正意思——那些流淌在地下的脉络,早把陈家与槐安里的家家户户织成了一张网。

小林抱着个密封袋跑过来,里面装着几片从码头木桩缝隙里发现的蓝印花布残片:“化验结果出来了,染料里掺了槐花汁,和林家太奶奶那块布的工艺完全一样!”残片上隐约能看到半朵槐花图案,与账本里的布样拓片严丝合缝。

正午的阳光晒得青石板发烫,陈砚之坐在老槐树下翻看最早的那本光绪年账本。某一页的空白处,太爷爷用小楷写着段杂记:“林氏女善染布,以槐花汁调靛蓝,色如晴空。其布耐水浸,故常为货栈包货所用。”字迹旁边画了朵小小的槐花,花瓣上还沾着点淡蓝色的墨迹,像是不小心蹭上的染料。

手机响时,他正对着那朵槐花出神。是文物所的研究员,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暗河淤泥里清理出一批信件,信封上都盖着‘槐安里’的邮戳,收信人是……”对方顿了顿,“是你太爷爷,寄信人姓林。”

傍晚去文物所取信时,夕阳正透过窗户,把信纸照得半透明。最上面的一封写于民国二十一年春,字迹娟秀,末尾画着朵槐花:“今春槐花开得密,收了三筐,一半酿蜜,一半留着给你染布样。货栈的木桩该换了,去年的洪水冲得根基松了——勿念。”

陈砚之忽然想起老井绳磨出的凹槽,想起码头木桩上缠着的槐花瓣。那些被岁月模糊的细节,原来都藏在这些细密的脉络里,像槐花年年落下的回声。

走出文物所时,晚风带着槐花香扑面而来。他给林家老太太发了张信件照片,很快收到回复:“太奶奶的嫁妆匣里,有块没绣完的帕子,上面也是这样的槐花。”

抬头时,月亮正爬上老槐树的枝头。陈砚之摸出那把铜钥匙,在月光下轻轻晃了晃,钥匙柄的影子落在掌心,像朵正在慢慢舒展的花。他忽然想去看看那口老井,或许此刻,井水正映着月亮,把百年前的回声,轻轻荡向新抽的枝桠。

上一章 墨痕与新芽 槐安里最新章节 下一章 花影与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