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烬火与寒川
本书标签: 古代  双男主 

第四章 暗流涌动

烬火与寒川

萧彻安排的落脚点在青溪镇外一处废弃的山神庙,虽简陋,却隐蔽。沈砚之的伤口被萧彻仔细处理过,敷上了特制的金疮药,疼痛渐消,只是失血过多,脸色仍有些苍白。

夜幕降临,山神庙里点起一盏油灯,昏黄的光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忽明忽暗。萧彻在火堆边烤着干粮,沈砚之则借着灯光,再次翻看那本账册。

“周显私通北狄已有五年之久,”沈砚之指尖划过账册上的日期,“这些军械,足以装备三万精兵。北狄近年来蠢蠢欲动,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萧彻将烤好的饼递给他,声音低沉:“五年前,正是父皇病重,朝局动荡之时。周显那时刚坐上户部侍郎的位置,就能撬动这么大的手笔,背后必然有人撑腰。”

沈砚之接过饼,咬了一口,忽然想起什么:“当年周显能顺利查案,扳倒王爷,据说得了太皇太后的默许。”

太皇太后是新帝萧景的亲祖母,一向视萧彻这个嫡孙为眼中钉。

萧彻冷笑一声:“老虔婆。当年若不是她暗中给周显递消息,泄露我的布防图,我怎会败得那么快。”

提到当年的兵败,沈砚之心中一紧,抬头看向萧彻。火光映在萧彻脸上,他的侧脸线条冷硬,眼中却没有怨恨,只有一种历经沉淀的平静。

“王爷……”沈砚之想说些什么,却被萧彻打断。

“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萧彻看着他,目光温和了些,“你能查到赵奎这里,已经超出我的预料。”

沈砚之低下头,声音有些涩:“我本该早点查的。这三年……”

“你做得很好。”萧彻打断他,语气笃定,“在那种情况下,你若贸然出头,只会死得更快,什么都改变不了。你隐忍至今,保住御史台的位置,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他知道沈砚之的性子,看似温和,实则执拗。这三年沈砚之在朝堂上步步为营,明面上与新帝周旋,暗地里却从未放弃收集周显的罪证,这份坚持,足以让他动容。

沈砚之抬眸,撞进萧彻深邃的眼眸里。那里面没有责备,只有理解与信任,像一道暖流,瞬间驱散了他心中积压已久的阴霾。

“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沈砚之问。

“陆承被擒,周显必定会狗急跳墙。”萧彻沉声道,“他在京城布下的眼线众多,我们直接回去,等于自投罗网。”

“那……”

“先绕去江州。”萧彻道,“江州节度使是我的旧部,手里有兵权。我们先去那里站稳脚跟,再联合其他被周显打压的将领,集齐证据,兵临城下,逼萧景清君侧。”

这是一步险棋,稍有不慎,就是谋逆的罪名。但此刻,他们已没有退路。

沈砚之点头:“好。我立刻修书一封,让林文在京城暗中联络御史台的可信之人,收集周显党羽的罪证,等我们兵临城下时,里应外合。”

萧彻看着他有条不紊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有你在,我放心。”

夜色渐深,山神庙外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啼叫,是萧彻的人在传递消息。萧彻起身出去了片刻,回来时,手里多了一套玄色夜行衣。

“换上吧。”他递给沈砚之,“后半夜我们出发,走小路去江州,避开官道上的盘查。”

沈砚之接过夜行衣,指尖触到布料的冰凉,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他也是穿着这样的衣服,跟着萧彻潜入敌营刺探军情。那时的他们,并肩走在泥泞的夜色里,靴底踩着积水,却觉得前路一片光明。

“在想什么?”萧彻见他发愣,问道。

“在想三年前,我们去北狄营中查探那次。”沈砚之笑了笑,“那时王爷说,等平定北狄,就带我去看漠北的日出。”

萧彻一怔,随即也笑了:“等这事了了,我带你去。不仅要看漠北的日出,还要去江南看杏花,去塞北看飞雪。”

沈砚之的心猛地一跳,脸上有些发烫,连忙低下头,假装整理衣服:“好。”

后半夜,两人换上夜行衣,悄悄离开了山神庙。月色如水,洒在蜿蜒的山路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相依。

一路向南,晓行夜宿,避开人多的城镇,专走偏僻的山道。沈砚之虽为文官,却也能吃苦,跟着萧彻风餐露宿,毫无怨言。萧彻看在眼里,偶尔会在休息时,默默递给他一块干净的帕子,或是将烤得更软的饼塞到他手里。

这日傍晚,两人走到一处山谷,忽闻前方传来马蹄声。萧彻立刻拉着沈砚之躲进旁边的灌木丛,低声道:“是周显的人。”

沈砚之透过枝叶缝隙望去,只见一队骑士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周显的心腹,吏部尚书张诚。他们穿着便服,却个个腰间佩刀,神色匆匆,显然是在赶路。

“大人,前面就是江州地界了,端王会不会真的去了江州?”一个骑士问道。

张诚勒住马,面色阴沉:“不管他去不去,都要查。丞相说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江州节度使是萧彻的旧部,本就该清理掉,正好借此机会,斩草除根。”

骑士又问:“那沈砚之呢?听说他也失踪了,会不会跟端王在一起?”

“一个酸腐文人而已,死了也不足惜。”张诚冷哼一声,“等处理完江州的事,再回头收拾他。走!”

马蹄声渐渐远去,沈砚之和萧彻从灌木丛里出来,脸色都有些凝重。

“周显要对江州动手了。”沈砚之道,“我们必须尽快赶到江州,提醒节度使早做准备。”

萧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张诚这老狗,当年我就该杀了他。”

张诚曾是萧彻的老师,却在关键时刻背叛,踩着萧彻旧部的尸骨爬上高位,手段之阴狠,连周显都要让他三分。

“事不宜迟,我们连夜赶路。”萧彻道。

两人不敢耽搁,借着月色,加快了脚步。山路崎岖,沈砚之不小心崴了脚,疼得闷哼一声。

“怎么了?”萧彻立刻停下,扶着他的胳膊。

“没事,就是崴了一下。”沈砚之想站稳,却疼得倒抽一口冷气。

萧彻蹲下身,借着月光查看他的脚踝,已经肿了起来。“这样走不了路。”他皱了皱眉,忽然弯腰,“上来,我背你。”

沈砚之愣住:“王爷,不可……”

“别废话。”萧彻语气不容置疑,“再磨蹭,江州就危险了。”

沈砚之看着他宽阔的后背,犹豫片刻,终究还是轻轻趴了上去。萧彻的背很结实,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和烟火气,让人莫名安心。他的手臂穿过沈砚之的膝弯,稳稳地将人托起,步伐稳健地向前走去。

沈砚之趴在他背上,鼻尖几乎要碰到他的颈侧。萧彻的发丝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扫过他的脸颊,带来一阵微痒的触感。他能清晰地听到萧彻沉稳的心跳,一下,又一下,像鼓点,敲在他的心尖上。

“王爷,累不累?”沈砚之轻声问,声音在寂静的山路上显得格外清晰。

“这点重量,算什么。”萧彻的声音从胸腔传来,带着震动的暖意,“当年在太学,你被人堵在巷子里,是谁把你背回来的?”

沈砚之笑了,眼眶有些发热:“是王爷。”

那时他被几个权贵子弟打得腿软,是萧彻恰好路过,二话不说就把他背了起来,一步步走回太学。那时的萧彻,还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背影像现在一样宽阔,让人觉得无论天塌下来,都有他顶着。

“所以,”萧彻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别跟我客气。”

沈砚之不再说话,只是轻轻收紧了环在萧彻胸前的手。月光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融在一起,仿佛从未分开过。

前路漫漫,危机四伏,但此刻,沈砚之却觉得无比踏实。只要能这样跟着萧彻,哪怕刀山火海,他也甘之如饴。

上一章 第三章 柳州风雨 烬火与寒川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 江州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