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妖量劫的硝烟渐渐散了,洪荒大地虽还留着焦土与血痕,却已不复往日的杀伐之气。人族在女娲与太清的护持下,于平原上结庐而居,炊烟袅袅间添了几分生气;西方须弥山的佛光也越发盛了,接引与准提广开法门,渡化着流离的生灵。
东昆仑深处,云雾缭绕的山峦间,两道截然不同的气息正悄然铺展。
元始天尊立于玉虚宫前,青袍束带,面容肃然。他指尖轻划,无数玄奥符文自袖中飞出,落地化作玉石阵基——阵中云雾流转,隐有仙鹤唳鸣,却藏着“明尊卑、辨根脚”的道韵,正是他以自身大道布下的“八门金锁阵”。阵外立着块丈高石碑,刻着“破阵入内,根脚清贵者可入我门墙”。他望着阵法微微颔首,眸中带着对“有序”的执着:量劫已过,当立教化,引正道统。
不远处的碧游宫方向,通天教主正斜倚在云床旁,玄袍下摆随意垂着,手里把玩着枚阵旗。他笑了笑,挥手将阵旗掷向山峦——刹那间,山林间草木疯长,藤蔓交错成网,霞光在枝叶间流转,竟将整座山峰都裹了进去。这阵看似杂乱无章,却藏着“纳万物、任生灭”的意趣,唤作“九曲黄河阵”。他对着阵外扬声笑道:“不论飞禽走兽、草木精怪,只要破了这阵,便来碧游宫寻我,我便收你为徒!”
消息顺着昆仑的风传遍洪荒,惹得无数生灵心痒。
有先天灵猴扛着铁棍,兴冲冲往九曲黄河阵闯,虽被藤蔓缠得龇牙咧嘴,却笑得欢快;有修行了千年的玉面狐狸,怯生生站在八门金锁阵外,望着阵中霞光犹豫——她知自己根脚寻常,怕入不了元始天尊的眼;连东海深处的龙族少主,都化出人形,带着族中至宝往昆仑赶,想试试能否破阵拜师。
金鹏与孔宣在雷庭听闻消息,也凑到南初跟前。金鹏握着剑眉梢挑得老高:“师尊,那两个阵法听着倒有趣,要不我们去闯闯?”孔宣也点头,青衣下的指尖轻捻:“去看看也好,瞧瞧昆仑的手段。”
南初正给陆压梳理刚化形不久的金发,闻言轻笑:“想去便去,只是记着,莫要坏了人家的规矩。”她抬眼望向昆仑方向,眸光穿透云雾——元始重根脚,通天重缘法,这两道阵,本就是他们道统的映照,洪荒的教化之路,这才刚起头呢。
昆仑山下,越来越多的生灵聚集,或跃跃欲试往阵中闯,或在阵外徘徊观望。云雾深处,玉虚宫与碧游宫的道韵遥遥相对,一场关乎洪荒教化的序幕,正随着阵法的铺开,缓缓拉开。
……
东昆仑玉虚宫外,八门金锁阵云雾流转,阵中仙鹤唳鸣与符文光华交织,立在阵外的生灵虽多,却鲜少有人敢轻易踏入——元始天尊早言“根脚清贵者可入”,阵中暗藏的“辨根脚”道韵,本就筛去了大半生灵。
这日清晨,阵外忽有金光流转,一道身影踏云而来。来者身着素色僧袍,手持念珠,正是燃灯道人。他乃先天古佛转世,根脚深厚,面对阵中变幻的八门方位,只捻着念珠静静推演片刻,便足尖一点,顺着生门而入,沿途避开景门的幻象、死门的煞气,不过半炷香,便从休门走出,立在玉虚宫前。元始天尊在宫中端坐,见他破阵,眸中闪过一丝赞许:“可入。”
燃灯刚入玉虚宫,阵外又起动静。广成子驾着祥云而至,他乃先天金气所化,道韵精纯,面对阵中流转的符文,直接引动自身金气,硬生生冲开杜门的阻碍,身形如箭般穿过阵法;紧随其后的赤精子踏红光而来,他身具先天火精本源,阵中火煞不仅伤不了他,反被他引为助力,轻易破阵而出。
黄龙道人化作一道黄龙虚影,鳞甲映着晨光,他虽为龙族,却修的是玄门正宗,绕开阵中木煞,从惊门穿出时,龙尾轻扫,还帮着身后的惧留孙挡了道暗雷——惧留孙笑着拱手谢过,指尖凝出土黄色光华,借着阵法中地势之力,稳步破阵。
太乙真人驾着莲花而来,周身萦绕着先天紫气,他不慌不忙,以乾坤圈引动阵中灵气,顺势破开阵眼;灵宝大法师则手持拂尘,拂尘丝扫过处,阵中符文纷纷退散,从容入内。玉鼎真人最是谨慎,在阵外观察了半晌,画出阵图推演三遍,才踏着步法入阵,每一步都踩在阵中薄弱处,竟比前几人更快破阵。
后面赶来的文殊、普贤、慈航三位道人,各有神通——文殊以慧剑斩幻象,普贤以宝伞挡煞气,慈航以净瓶洒甘露化戾气,三人几乎同时破阵,立在玉虚宫外时,还相互颔首示意。
最后到来的道行天尊与清虚道德真君,一个引动星辰之力,一个借山川灵气,虽稍慢些,却也稳稳当当破了阵法。
待这十三人齐聚玉虚宫前,元始天尊终于起身,青袍束带在云风中微动:“尔等或根脚清贵,或慧根深种,皆合吾之道。今日入我阐教,当谨守‘顺天应人’之规,修教化之功。”
十三人齐齐躬身:“弟子拜见师尊!”
消息传开,洪荒生灵再看八门金锁阵时,更添敬畏——能破此阵者,果然皆是洪荒中排得上号的先天神圣。而东昆仑另一处,碧游宫的九曲黄河阵外,看着昆仑山上空那十三道冲天的气运,正歪坐云床的通天教主笑了笑,对身旁侍立的童子道:“去,把阵再松快些,别让人家觉得,只有昆仑玉虚宫能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