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赵文瑄:影帝的私人场记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同人小说  明星同人     

镜头内外

赵文瑄:影帝的私人场记

1996年的初春,《雷雨》剧组的片场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老式洋房的客厅布景里,深色的木质家具泛着冷光,墙上挂着的油画在顶灯照射下投下阴郁的阴影,连空气里都仿佛飘着民国年间的潮湿与沉闷。陈以月抱着剧本站在监视器旁,看着场中央正在走位的赵文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剧本边缘的折痕。

她已经从场记转任助理制片,工作内容从记录镜头细节变成了跟进演员调度和片场协调。这对文学系出身的她来说不算难事,只是面对《雷雨》这样的经典剧目,总觉得空气里都绷紧着一根弦。尤其是赵文瑄饰演的周萍,这个在封建家庭里挣扎的复杂角色,几乎让他整个人都浸在了阴郁的情绪里。

“周萍这个角色,最难的是他的‘怯’。”导演在走位时强调,“他既渴望挣脱,又没勇气反抗,每次看繁漪的眼神都要带着愧疚和躲闪。”赵文瑄点点头,脱下戏服外套递给助理,里面的白衬衫领口已经被汗水浸得发皱。他走到布景的沙发旁坐下,手指按在眉心轻轻揉搓,眉头紧锁的样子和刚才剧本里周萍的焦虑重叠在一起。

陈以月端着温水走过去,把杯子放在他面前的茶几上:“赵老师,休息一下吧,下一场还要等灯光组调整。”他抬起头,眼底带着一丝疲惫的红血丝,接过水杯时指尖有些发凉:“谢谢。”他喝了口水,目光落在布景墙上的老式挂钟上,钟摆左右摇晃的声音在安静的片场格外清晰,“你说,周萍是不是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逃不掉?”

这个问题问得突然,陈以月愣了一下。她低头看着剧本上周萍的台词,那些充满挣扎的句子仿佛活了过来:“或许他知道,但人总是会对‘可能’抱有幻想吧。就像掉进水里的人,哪怕抓到一根稻草也想抓住。”赵文瑄转头看她,眼神里带着探究:“你觉得他对繁漪是爱吗?”“是依赖,也是愧疚。”陈以月认真地说,“他在封建家庭里太孤独了,繁漪是第一个让他觉得能喘息的人,可他又没勇气承担这份感情的重量。”

赵文瑄沉默地听着,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过了一会儿,他忽然笑了:“文学系的人果然不一样,看角色看得比剧本还透。”他拿起剧本翻开,指着某段台词,“你看这里,周萍说‘我恨这不公平的命运’,但他转身又把命运的枷锁扣得更紧了。演这种角色,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也被拖进那个深渊里。”他说这话时,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被角色听到。

开拍的哨声响起,陈以月赶紧退到监视器旁。这场拍的是周萍与繁漪的对手戏,繁漪质问他为何要娶四凤,周萍在愧疚与逃避中爆发。赵文瑄站在布景中央,背对着镜头时肩膀微微颤抖,转身面对女演员时,眼神里的慌乱、愧疚与决绝交织在一起,连指尖都在微微发抖。“我没有办法!”他低吼出声,声音里带着压抑到极致的痛苦,“这个家已经把我逼疯了!”

导演喊“卡”的时候,赵文瑄还站在原地没动,胸口剧烈起伏着,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女演员递给他纸巾,他摆摆手没接,独自走到布景角落的阴影里坐下,把头埋在膝盖间。陈以月看着他蜷缩的背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她知道演悲剧角色的代价,演员要把自己的情绪撕开,把角色的痛苦装进去,可抽离的时候,那些情绪碎片总会粘在身上。

中场休息时,副导演拿着场务清单找到陈以月,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满:“昨天的道具清单怎么回事?周萍的怀表道具型号不对,差点穿帮!”陈以月赶紧拿出记录核对:“我确认过道具组的,他们说库存里只有这一款…”“你确认有什么用?出了问题就是你的责任!”副导演提高了音量,周围的工作人员都看了过来,“新人就该多上点心,别总想着往演员身边凑!”

这话戳得陈以月脸颊发烫,她攥紧手里的清单正要解释,身后传来赵文瑄的声音:“王导,怀表的事是我提的建议。”他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衬衫已经换了干净的,眼神却依旧沉静,“我觉得旧款怀表更符合周萍压抑的性格,昨天和道具组沟通过,可能没及时同步给你。”他看向副导演,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以月的工作很细致,场记单比我见过的任何助理都清楚。”

副导演的脸色变了变,讪讪地笑了笑:“原来是这样,那我跟道具组再确认下。”说完便匆匆离开了。陈以月站在原地,心脏还在砰砰直跳,刚才的委屈突然变成了难以言说的感激。赵文瑄看着她泛红的眼眶,从口袋里拿出一颗水果糖递给她:“别往心里去,片场就是这样,出了问题总要有地方卸火。”

水果糖是橘子味的,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化开,驱散了刚才的窘迫。陈以月含着糖,看着他转身走向化妆间的背影,忽然发现他的步伐比刚才轻快了些。夕阳透过布景的窗户斜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影,她低头看着手里的剧本,周萍的台词旁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深渊之下,亦有微光。”她忽然明白,镜头外的赵文瑄,比镜头里的任何角色都更温柔,也更有力量

上一章 雨日同行 赵文瑄:影帝的私人场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樱花初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