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嫁衣染红,不如盛世千秋
本书标签: 古代 

第 35 章:雁门关血诏现,旧盟新仇再燃

嫁衣染红,不如盛世千秋

烽火台的余烬在风雪中明灭。沈清梧站在周泰的尸体旁,手中的兵符被血浸得发亮。帐外传来士兵清理战场的喧哗声,混着铁器刮过冰面的刺耳声响。

"将军。"林骁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一丝迟疑,"要不要先包扎伤口?"

沈清梧低头看了看手背上的血迹,不知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她将兵符塞进怀中,转身掀开帐帘。雪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尸体,有人正用麻绳捆住俘虏的手腕。

"把活口带去审讯。"她说道,声音比往常低哑几分,"我要知道裴仲的下落。"

亲卫领命而去。林骁跟在她身后,看着她走向那匹通体雪白的战马。马鬃上沾着几点暗红,不知是溅上的血珠还是融化的雪水。

"天快亮了。"林骁抬头望向东方,灰蒙蒙的天际泛着鱼肚白,"要不要先歇会儿?"

沈清梧没有回答。她翻身上马的动作略显迟缓,右手不自觉地按了按肋下的伤口。血已经渗出来,在红衣上晕开更深的痕迹。

林骁皱了皱眉,但没再说什么。两人一前一后策马穿过营寨,积雪在马蹄下发出咯吱声。远处传来乌鸦的叫声,像是嗅到了血腥味。

回到主营时,李长已经等在帐中。老人裹着厚重的貂裘,手里捧着热茶,看见沈清梧进来忙起身。

"老夫刚收到消息。"他压低声音,"京城那边......"

沈清梧摆摆手,示意他稍等。她解开大氅,露出内衬上斑驳的血迹。林骁默默递上手巾,见她接过时手指微微发抖。

"说吧。"沈清梧坐在案几前,目光落在那封未拆的密信上。

李长展开信纸:"太后昨夜自尽了。"

帐内一时寂静。炭盆里火星噼啪作响,映得沈清梧的脸忽明忽暗。她拿起茶盏慢慢吹气,水面倒映出眼底一闪而过的波动。

"怎么死的?"她问。

"服毒。"李长顿了顿,"死前咬破了手指,在帕子上写了'对不起'三个字。"

沈清梧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杯沿。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模糊了视线。她想起冷宫娘娘临终前的模样,也是这样大雪纷飞的日子。

"还有别的事。"李长从袖中取出个油纸包,"这是从周泰身上搜到的,似乎不是今日所写。"

沈清梧接过油纸,层层打开。里面裹着一张泛黄的纸,边角有些焦黑。她的瞳孔猛地收缩——这是父亲的字迹。

纸上只有一句话:"若清梧掌兵,必先除我。"

墨迹已经褪色,像是经年累月的痕迹。沈清梧的手指抚过那行字,突然注意到右下角有道暗痕。那是印章的轮廓,却被人为抹去了。

"原来......"她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连你也曾不信我。"

帐外传来脚步声,亲卫送来审讯结果。俘虏招认裴仲确实在雁门关外五里处设伏,但今晨已率部撤往北境。

"追。"沈清梧站起身,动作干脆利落,"半个时辰内整军出发。"

李长还想说什么,却被她的眼神制止。老人叹了口气,默默退到一旁。

林骁看着沈清梧走出军帐,犹豫片刻还是跟了上去。雪地上两串脚印一深一浅,延伸向远方。

"你该换身衣服。"他在后面开口,"伤口再不处理会感染。"

沈清梧停下脚步。远处传来号角声,士兵们正在列队。她转身看向林骁,目光平静得让人害怕。

"你觉得我父亲为什么要写下这句话?"她问。

林骁愣了一下。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答案。此刻沈清梧的眼睛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伤,只有深深的疲惫。

"我不知道。"他实话实说,"但我知道你父亲至死都想着护你周全。"

沈清梧笑了,笑得有些苦涩。她抬手拂去肩头的积雪,转身走向马匹。

"或许吧。"她说,"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裴仲。"

林骁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心口堵得慌。他想起很多年前那个雨夜,沈家覆灭时自己躲在柴房里,亲眼看着沈相公被带走。那时他以为这一生都不会再见到沈清梧,没想到命运让他们重逢。

雪还在下。沈清梧骑在马上,望着渐渐明亮的天际。她知道这一仗还远未结束,甚至可以说刚刚开始。但此刻最让她在意的,是父亲遗书里那句话背后的真相。

"将军!"副将的声音打断了思绪,"所有准备就绪。"

沈清梧收回目光,挥鞭策马。风雪扑面而来,模糊了视线。她握紧缰绳,任由寒风穿透铠甲。远处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雁门关的轮廓。

李长站在帐外,目送大军离去。他摸了摸怀中的油纸包,里面还藏着另一封密信——那是裴砚派人连夜送来的,信封上写着"清梧亲启"。

"时候到了。"老人低声自语,转身走进军帐。

上一章 第 34 章:雁门关外,血染风雪 嫁衣染红,不如盛世千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 36 章:雁门关外,血色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