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嫁衣染红,不如盛世千秋
本书标签: 古代 

第73章

嫁衣染红,不如盛世千秋

暮色四合,宫灯初上。裴砚与沈清梧仍立在宫墙上,望着城中渐次亮起的灯火。晚风带来市井的喧嚣,夹杂着糖炒栗子的甜香。

"陛下可曾吃过东市的胡饼?"沈清梧忽然问。

裴砚微怔,摇了摇头。他生在宫墙内,连御膳房的门朝哪开都不曾留意。

"臣妾少时常偷溜出宫,"沈清梧唇角含笑,"东市第三家铺子的胡饼,撒着芝麻,烤得酥脆。那老掌柜总多给臣妾包一张。"

她指向东南角一片灯火最密处:"就在那。"

裴砚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忽然道:"陪朕去看看。"

林骁闻言上前:"陛下,宫门将闭..."

"那就明日。"裴砚转身,目光扫过沉寂的宫阙,"传旨,明日卯时,朕与皇后微服出巡。"

这道旨意比追封太后更令人震惊。张尚书尚未离去,闻言急步上前:"陛下!万乘之尊岂可..."

"尚书可知胡饼多少钱一个?"裴砚打断他。

老臣噎住,半晌答不上来。

"朕也不知。"裴砚语气平静,"但朕想知道。"

沈清梧静静望着他侧脸,忽然想起父亲说过:坐在龙椅上看不见民间,站在民间才望得见江山。

次日卯时,二人换了寻常布衣,从角门而出。晨雾未散,街巷间已飘起炊烟。卖豆浆的挑夫哼着小调,蒸笼掀开时白汽腾腾。

东市第三家铺子前果然排着长队。老掌柜头发花白,手法却利落,面团在他掌间翻飞,贴上炉壁不过片刻便鼓起焦黄。

"客官要甜要咸?"他头也不抬。

裴砚一时语塞。沈清梧上前笑道:"老丈,要两张甜的,多撒芝麻。"

老掌柜这才抬头,眯眼打量她片刻,忽然手一抖:"您...您是不是..."

沈清梧轻轻摇头。

老掌柜会意,低头揉面时悄悄多包了一张。递过来时低声道:"姑娘这些年可好?"

"都好。"沈清梧接过油纸包,热气烫得指尖微红。

裴砚学着旁人站在街边吃饼,第一口咬得急了,芝麻簌簌往下掉。沈清梧忍不住轻笑,替他拂去衣襟上的碎屑。

"甜了些。"他评价道,却将整张饼吃得干净。

行至街角,见一群孩童围着糖画摊子。老艺人以勺为笔,以糖为墨,顷刻间画出一尾活灵活现的鲤鱼。

"客官要个什么?"老人笑问。

裴砚沉吟片刻:"画盏走马灯可好?"

糖勺微顿,老人摇头:"走马灯太复杂,糖画做不来。客官不如要只蝴蝶,双双对对的多好。"

沈清梧正要开口,忽见人群骚动。几个地痞推开摊贩,直冲糖画摊而来。

"老东西,这个月的例钱该交了吧?"

老人颤巍巍摸出几个铜板:"就这些了..."

地痞一把打落铜板:"打发要饭的?"

裴砚眸光一沉。林骁不知从何处现身,三两下便将地痞制住。

"送官。"裴砚语气冷峻。

地痞挣扎着叫嚣:"你们知道老子是谁的人?"

"是谁的人都不妨。"沈清梧轻声开口,"天子脚下,自有王法。"

地痞突然噤声,惊恐地望向她腰间——那里悬着一枚不起眼的玉珏,刻着皇家暗纹。

回宫时已是黄昏。裴砚立在宫门前,最后望了一眼万家灯火。

"明日早朝,"他对随行官员道,"朕要增设市令司,专司街市秩序。"

是夜,裴砚在御书房批阅奏章至三更。沈清梧端来宵夜,见他正对着空白的宣纸出神。

"陛下在想什么?"

"朕在想,"他搁下笔,"那卖胡饼的老者,可知道他的饼养活着一家几口?那画糖画的老人,可供得起孙儿读书?"

烛火噼啪,映着他眼底的疲惫。

沈清梧将汤碗推近些:"陛下今日所见,不过京城一隅。北地尚有饥荒,南境犹有战乱。"

"所以朕更要走出去。"裴砚执起她的手,"与你一起。"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宫灯与万家灯火在夜色中连成一片,分不清哪处是宫阙,哪处是人间。

翌日早朝,裴砚颁下三道旨意:减赋税、开科举、设巡访使。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唯有张尚书颤巍巍出列:

"老臣...愿领巡访使之职。"

裴砚望着老臣花白的头发,忽然明白:这江山从来不需要完美的棋手,只需要永不停歇的执棋人。

退朝后,二人再次登上宫墙。晨光中,京城苏醒的声响比昨日更清晰。

"陛下可还要微服出巡?"沈清梧笑问。

"要。"裴砚执起她的手,"去看朕的江山。"

这一次,他说的不是"朕的天下",而是"朕的江山"。

宫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将九重宫阙关在身后。长街上,早市的叫卖声正酣。

上一章 第72章 嫁衣染红,不如盛世千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