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江湖雪】
回城·风雪载途
五月初十,亥时。
逐月飞舟掠过北境冰原,雪片如刃。
少年负玥无咎于背,阿朝以酒囊温针,一路护住他心脉。
司空长风银枪挑灯,立于舟首;李寒衣横剑守舷,剑气融雪。
船头风灯摇晃,杏色光影投在少年侧脸,像一瓣不肯凋的花。
雪月城·万灯齐明
子夜,飞舟抵雪月城。
城头万盏琉璃灯同时亮起,映得冰雪通明。
医官抬走玥无咎,少年却先奔后山杏谷——
老杏树下,新土覆旧雪,他徒手掘开昨夜埋下的“归来醉”。
酒坛未启,杏瓣已落满坛肩。
少年以指尖血为印,在坛身再添一行小字:
——雪夜祭剑,以血迎春。
祭台·雪与火
雪月大殿前,临时筑起三尺雪台。
少年玄衣如墨,不染横陈于前,剑尖挑一盏烈酒。
阿朝捧酒瓮,瓮中“雪魄春”掺入玥无咎之血,酒色殷红。
司空长风以枪顿地,三声震响,雪尘簌簌。
少年朗声:
“剑名不染,今以雪洗,以血开锋。
暗河之血、玄阴之焰,皆祭此剑!”
酒浇剑脊,雪遇烈酒,蒸腾白雾,如龙腾空。
杏花雨·雪中火莲
雾起时,阿朝扬手——
风干杏瓣漫天洒落,遇酒火即燃,化作无数赤金火莲,飘坠雪台。
火莲未熄,剑已归鞘。
少年转身,向雪月城万民高举酒盏:
“今日起,雪月城春风不灭,暗河不存!”
万民齐呼,声震雪夜。
玥瑶箫声
雪台远处,玥瑶独立高檐,白衣与雪同色。
她抬箫,未吹先咳,血丝溅雪,仍是一曲《杏花天影》。
箫声凄绝,却与满城欢呼相和,竟似春雪里一声叹息。
少年循声望去,玥瑶收箫,转身隐入夜色,只留雪上一行脚印,很快被火莲融尽。
雪下春生
祭剑毕,雪台火莲渐熄,雪水渗入地脉。
少年与阿朝并肩立于城头,看雪色与火光交映。
阿朝低声:“雪化了,便是春。”
少年握紧她手:“春已生,江湖不再冷。”
——雪夜祭剑,以血为春;
杏花照骨,雪月城从此春风不息。
———— 杏花吹雪·江湖远
春风擂鼓
五月十五,月圆。
雪月城四门擂鼓,杏花瓣随风卷入夜空,像一场粉红的雪。
少年披紫金战袍,立于高台,剑尖挑起一盏烈酒,酒色映月,如血。
台下,春风一脉六人列阵,失语剑童以剑击盾,发出第一声战音。
阿朝捧酒坛,立于少年侧后,坛口杏叶轻颤,酒香漫过鼓声,直透云霄。
暗河黑潮
亥时,暗河三百死士自冰崖潜上,黑衣如墨,黑焰如龙。
叶鼎之披发执卷,玄阴策残页在风中猎猎,像一面招魂幡。
他抬手,黑焰凝成巨刃,隔空劈向雪月城头——
少年迎刃而上,不染出鞘,剑光如银河倒挂,一击碎焰。
银枪·琴音·剑影
司空长风银枪如龙,一枪挑落十数黑衣;
李寒衣剑气纵横,冰崖半壁被削成齑粉;
失语剑童以剑作笔,在雪地上写下一个“春”字,字成,剑气炸裂,黑衣人倒地无声。
阿朝立于鼓台,以酒为令,每泼一滴,便有一朵火莲自地涌起,烧尽黑焰。
玥瑶终曲
战至极处,玥瑶自城头飘然而下,白衣染血,玉箫裂口。
她吹最后一曲《杏花天影》,箫声如裂冰,黑焰竟随音律逆卷,反噬暗河。
叶鼎之怒吼,一掌震碎箫,玥瑶口吐朱红,跌入少年怀中。
她以指尖蘸血,在少年掌心画下一朵杏花:“替我……埋于雪月……”
语罢,眸光散尽,身如落雪。
黑焰终灭
少年抱玥瑶,以血为引,以剑为笔,在玄阴策残页上写下:
“龙脉已断,玄阴当灭。”
剑落,策碎,黑焰化作万千流萤,散入夜空。
叶鼎之在黑焰中狂笑,最终被司空长风一枪贯胸,坠入冰崖,雪崩埋葬所有回声。
杏花满城·江湖远
战罢,雪月城千株老杏一夜齐放,粉雪覆城。
少年将玥瑶葬于最高一枝老杏下,以玉箫为碑,以酒为祭。
阿朝捧一坛“归来醉”,洒于墓前,轻声:“雪月城,从此无冬。”
司空长风以银枪挑下一枝杏花,抛向长空:
“江湖路远,杏花为证——春风不灭,雪月长存!”
少年与阿朝并肩立于城头,看杏花如雨,落满江湖。
少年低声:“阿朝,江湖太平了,我们回家。”
阿朝握住他手,指尖沾着杏花与雪:“好,回家。”
——卷四终。
杏花吹雪,江湖远;
春风与剑,共归杏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