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江湖共主】
雪落归途
七月初七,雪月城忽降六月雪。
白茫茫的杏花被雪半掩,像残破的云霞。
飞舟“逐月”缓缓泊岸,船头放着一具冰棺,棺盖透明,玥瑶白衣如初。
少年解氅裹棺,掌心被寒气割出血口,血珠落在冰面,像极小的杏花。
绝笔血书
冰棺侧,一封血书以玉箫压封:
“玄阴策残卷,藏于天外天冰狱最下层,策魂之火昼夜不熄。
若叶鼎之得残卷,江湖再堕黑夜。
望君焚之,勿使我名污雪月。
——玥瑶绝笔”
字迹最后一捺拖得极长,像未写完的箫音。
少年焚棺
少年以剑击碎冰棺,碎冰四溅。
他抱玥瑶于杏林最高枝下,亲手掘雪为穴。
没有碑,没有铭,只埋一瓣冻干的杏花与那支裂口玉箫。
阿朝以“雪魄春”浇墓,酒入雪,竟绽出一朵血红小花。
司空长风以枪尖挑起一抔雪,覆于花顶:“雪魄春生,箫影永寂。”
策魂钥匙
当夜,少年独入杏谷旧居。
母亲旧匣中,断钥与玥瑶血书同放,断口处嵌半朵杏花。
阿朝以酒洗钥,杏花血纹显出一行暗字:
“策魂钥匙——雪月城主血脉可启。”
少年以指尖血滴钥,杏花忽绽赤光,映出冰狱之图。
三尊议事
雪月大殿,铜炉重燃。
少年将血书与钥匙置于案上,沉声:
“玥瑶以命换策魂线索,我当亲赴冰狱,焚残卷。”
司空长风以枪顿地:“雪月不可无主,我代城主守城。”
李寒衣掷剑:“我陪你去,冰狱之寒,非一人可渡。”
阿朝抬眸:“春风一脉,随我同行。”
杏花血誓
夜半,少年与阿朝并肩立于杏林。
少年以指尖血在雪上画下杏花,低声:
“玥瑶以血荐轩辕,我必以血还江湖清明。”
阿朝以酒浇花,酒血交融,雪上杏花永不褪色。
风过,花瓣纷飞,像一场无声的祭。
——玥瑶遗命,策魂再启;
杏花血誓,江湖共赴冰狱。【卷六·江湖共主】
第四章 残卷之祸(对应原著第四十七章)
冰狱图现
七月初八,子时。
雪月城密阁烛火幽微,断钥横陈于案。
少年以血点杏花,钥纹骤亮,投出一幅冰蓝色光影——
冰狱九层,层层黑焰,最底层一点赤火如心。
阿朝以指尖描摹,声音低而稳:“策魂火心,玥瑶的箫骨所化。
焚之,方可绝玄阴。”
冰狱之门
断钥合缝,化作一枚赤铜杏符。
符面纹路指向极北最深裂谷——
“玄冰渊”。
司空长风以银枪挑符:“三日后启程,雪月精锐三百随行。”
李寒衣却摇头:“人越多,黑焰越狂。
只需五人:城主、酿酒师、琴师、杀手、剑童。”
春风死士
当夜,春风一脉六人跪于杏林。
剑童以剑击碑,哑声请战;
酒匠捧新酿“焚焰春”,酒面浮火纹;
药娘以银针封脉,愿以血为引;
琴师以玉笛横唇,吹《破冰行》;
杀手抚刀,刀背映雪,只说一句:“刀在,命在。”
小乞拨算盘,算尽此行粮草、火种、退路。
阿朝抬手,六枚杏木令牌化作灰烬,随风散入雪夜:
“令牌碎,春风不散。”
极夜再启
七月初十,极夜。
五人乘改良飞舟“逐月·轻雪”,舟腹覆铜甲,可御黑焰。
玄冰渊上空,黑云压顶,冰刃如林。
少年立于舟首,玄氅猎猎,掌心杏符赤光如炬。
阿朝捧酒囊,囊内“焚焰春”以三滴玥瑶之血为引,酒色似熔金。
冰狱第一层
舟落冰渊,第一层冰狱幽蓝如海。
黑焰凝成雾蛇,噬骨而来。
剑童以剑气劈雾,酒匠以焚焰春浇地,冰火相激,炸开一条血路。
琴师笛音化刃,斩断雾蛇七寸;
杀手刀光如雪,护住后方药娘。
少年以杏符镇焰,步步深入。
策魂火心
第九层冰狱,赤火如心,悬于冰穹。
火心中央,一截焦黑玉箫,正是玥瑶遗骨所化。
少年以血滴箫,箫身骤亮,黑焰狂卷。
阿朝以酒泼火,焚焰春遇赤火,化作金蓝火莲,层层包裹策魂。
火莲炸裂,玉箫碎成万点星火,黑焰尽灭。
少年举剑,剑尖挑起最后一粒火星,朗声:
“玄阴策,终焚于春风!”
——残卷之祸,至此绝迹;
春风一脉,以血为契,以酒为誓,江湖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