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江湖共主】
残火复燃
七月十五,中元夜。
雪月城万灯如昼,却照不亮城北旧庙的一盏青灯。
灯芯忽爆,黑焰窜起,凝成一道模糊人影——
叶鼎之,披发赤足,胸口一道剑痕,黑血未凝。
“玄阴策虽焚,策魂未灭。”
他抬手,黑焰化箫,吹出《杏花天影》的阴调,音过处,灯灭雪融。
黑榜再现
次日,江湖忽现“黑榜”:
“得玄阴策残火者,可入天外天遗宫,取不死药。”
榜尾血印,正是叶鼎之掌纹。
一时间,北荒刀客、南诏蛊师、东海鲛人,皆闻风而动。
雪月城四门,一夜之间多出十余陌生面孔。
少年设局
少年立于杏林碑前,指尖抚过叶鼎之血印,冷笑:
“残魂不散,我便让他再死一次。”
他布下“杏花局”——
以雪月城为瓮,以不死药为饵,引残魂自投。
阿朝以“焚焰春”为酒基,掺玥瑶遗血,酿“引魂醉”。
酒成,色如熔金,香透十里。
旧庙血战
中元第三夜,旧庙青灯再爆。
叶鼎之残魂挟黑焰而来,欲夺“引魂醉”。
少年以剑划阵,剑尖挑酒,酒落火生,金蓝火莲瞬间吞没黑影。
残魂尖啸,化作万点黑萤,四散逃逸。
阿朝掷出银针,针针封萤,最后一针,钉住一缕黑烟——
黑烟凝成半片焦黑策页,正是玄阴策最后一角。
魂灭
少年以血为墨,在策页上写下:
“叶鼎之,江湖再无你名。”
策页遇血,自燃成灰,灰随风散,雪月城灯芯齐齐爆响,似万鬼同哭。
残魂最后一缕黑烟,被少年一剑斩灭,化作虚无。
江湖清明
次日,黑榜碎成纸屑,随风飘入洛水。
雪月城四门再开,再无陌生面孔。
少年立于城头,阿朝捧酒,二人对饮。
少年低声:“残魂已灭,江湖清明。”
阿朝以指尖蘸酒,在城砖写下:
“春风未老,杏花永开。”
——叶鼎之残魂,终焚于春风;
江湖清明,杏花照骨。
———— 江湖新律
雪月立碑
七月廿一,晨。
雪月城正门外,新石碑落成。
碑高一丈八,碑面不刻功名,只刻三行血字——
凡私藏玄阴残卷者,废武功,逐江湖;
凡暗河余孽,杀无赦;
凡入雪月城者,不得动武。
血字未干,少年以剑划掌,再添一行小字:
“春风为首,杏花为誓。”
司空长风以银枪顿地,三声震响,万民齐呼:“新律立,江湖清!”
六脉执法
春风供奉府前,六人披杏色软甲,腰悬令牌:
剑童守东门,酒匠巡酒窖,药娘镇药司,琴师传笛令,杀手夜行,小乞掌刑账。
令牌背面,各刻一字——“春”。
六人同声:“春风在,律在;春风亡,律亡。”
江湖来朝
新律出,天下震动。
北荒刀客解刀入城,南诏蛊师焚蛊于碑前,东海鲛人献海珠,西漠驼队载杏种。
一日之间,雪月城收帖七百,皆求入籍春风一脉。
阿朝立于杏林碑侧,只问一句:“愿以杏花为誓否?”
来者齐声:“愿!”
杏花试帖
七月廿五,供奉府发出第一张“杏花试帖”:
“八月十五,雪月城擂。
携酒一斗,携剑一柄,胜者可入春风一脉,败者留名不留身。”
帖出,江湖再起波澜。
春风令
少年手执“春风令”——杏木雕牌,正面“春”,背面“风”。
令出,江湖震动:
“春风令所到之处,玄阴绝迹,暗河退散。”
令牌所至,杏花随之,香飘百里。
夜灯万盏
中元夜,雪月城万灯齐明,灯芯浸醉春风,火色温柔。
少年与阿朝并肩立于城头,看满城灯影。
少年低声:“阿朝,江湖新律立,旧债已清,我们回家。”
阿朝以指尖蘸酒,在城砖写下:
“春风归矣,杏花永开。”
——江湖新律,春风为首;
杏花为誓,江湖永春。【卷六·江湖共主】
第七章 杏花归雪(卷六终章·对应原著第五十章)
八月十五·雪月擂开
中秋夜,雪月城万灯如昼,杏花与月光同落。
擂台上,雪覆刀痕,血迹早被风吹干。
少年披玄青城主大氅,腰悬“不染”,剑穗杏红。
阿朝捧酒坛立于侧,坛口浮三十六瓣风干杏花,酒香冲霄。
擂前石碑,新刻一行小字:
“春风擂——以酒止戈,以剑封名。”
擂鼓三通
司空长风银枪顿地,鼓声震落杏花。
擂规宣读:
“凡上擂者,先饮醉春风三杯,再论剑。
胜者入春风一脉,败者留名不留身。”
北荒刀客先上,饮三杯,刀未出鞘,人已醉卧杏花;
南诏琴师抚弦一曲,弦音化剑,剑气斩雪,终以一曲《杏花天影》认输;
东海鲛人掷海珠为剑,珠碎成雨,少年以剑尖挑雨成花,鲛人拜服。
暗河余烬
擂至夜半,一道黑影掠上擂台——
暗河最后一名死士,面覆玄铁,黑焰绕腕。
少年剑未出,黑焰已扑。
阿朝掷出酒坛,醉春风遇火成银蓝火莲,火莲缠剑,一剑斩落面具。
面具下,是一张被黑焰灼毁的脸,却有一双清澈的眼。
死士跪地,以剑横颈:“愿以残身入春风。”
少年收剑,以杏花覆面:“春风不杀求春之人。”
四 万灯结誓
擂罢,万灯升空,化作杏花雨。
少年与阿朝并肩立于城头,举杯向月。
少年朗声:“今日起,江湖无冬,春风为首!”
万民齐呼,声震百里。
阿朝以指尖蘸酒,在城楼写下:
“杏花归雪,江湖归春。”
雪葬玥瑶
子时,少年携阿朝至玥瑶墓前。
墓上无碑,只一株老杏,花开如血。
少年以剑掘雪,葬入那朵银蓝火莲,火莲遇雪不灭,反化千瓣杏花。
阿朝以“归来醉”浇墓,酒入雪,竟绽出一朵血红小花。
少年低声:“玥瑶,江湖清明,你且安眠。”
江湖归春
天将明,雪月城灯尽,杏花谢尽,却留一地春香。
少年与阿朝并肩立于城头,看东方既白。
少年以剑挑下一枝杏花,插入阿朝鬓边,低声:
“阿朝,江湖太平,我们回家。”
阿朝以指尖蘸酒,在城砖写下:
“杏花归雪,春风永驻。”
——卷六终。
杏花归雪,江湖归春;
春风不老,雪月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