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春风归】
杏花帖
七月廿五,雪月城飞帖遍江湖:
“春风酒仙百里东君,以杏花为令,邀天下酿酒师赴雪月。
携酒一斗,携剑一柄,共酿‘济世春’,救北地大旱。”
帖尾,一朵风干杏花,香透纸背。
万酒入城
八月初一,雪月城门四开。
北荒烈酒、南诏蜜酿、东海鲸骨醉、西域葡萄春……
万坛万香,汇成一条酒香长河。
少年与阿朝立于城头,以剑挑酒,酒雾映日,如虹。
共酿
城西校场,百炉同开。
酒匠断臂挥勺,药娘添百草,琴师以笛引音火,
失语剑童以剑击坛,节拍成韵。
阿朝捧雪月冰泉,少年滴百里血,
万酒归一,色作琥珀,香透九霄。
坛身刻一字——“生”。
酒行天下
八月初八,三千坛“济世春”封泥,
以春风令为印,沿洛水、越秦岭、抵北荒。
酒到之处,枯井涌泉,焦土生绿,
百姓跪迎,称之“杏花雨”。
孩童以杏花枝蘸酒,写“春”字于干裂田垄,
字未干,新芽已破土。
酒盟碑
雪月城立碑,碑面空白,
少年以剑划掌,血书:
“天下酒盟——
以酒济世,以剑止戈,
杏花为证,春风长存。”
阿朝以指尖蘸酒,补一行小字:
“凡饮济世春者,皆为春风一脉。”
春归
八月十五,中秋月满。
少年与阿朝并肩立于杏谷,
看北荒新绿,听南诏细雨。
少年以剑挑下一枝杏花,插入阿朝鬓边:
“阿朝,天下已春,我们回家。”
阿朝举杯,酒映月,轻声:
“杏花未谢,君不许老。”
——天下酒盟,以酒济世;
杏花为证,春风永驻。
———— 最后一战
旱魃降世
八月十六,子夜。
北荒赤地千里,干裂的河床突然炸开一道黑红裂缝。
裂缝深处,旱魃披叶鼎之残甲,胸口嵌着最后一页焦黑策页,黑焰凝成实质,一步踏出,十里草灰。
它仰天无声嘶吼,干裂天空竟被撕开一道火口,赤火流星坠落如雨。
少年请战
少年单骑出杏谷,剑挂“春风令”,背一坛未封的“济世春”。
阿朝以银针封发,腰悬药囊,囊内焚焰春仅余三滴。
司空长风、李寒衣各率雪月精锐三百,立于赤地边缘,却无一人上前——
少年朗声:“这是我的债,也是我的春。”
赤地三剑
第一剑 春风起
少年剑尖挑起“济世春”,酒化白龙,直扑旱魃。
白龙所过,焦土生绿,却瞬间又被黑焰吞噬。
第二剑 杏花燃
阿朝以血滴入酒囊,焚焰春炸成漫天火莲,
火莲落地,化作一片杏林,杏花未开先焦,却逼停旱魃一步。
第三剑 血春归
少年割腕,血线入酒,白龙化赤虹,
赤虹贯旱魃胸口策页,焦黑纸页遇血火,发出婴儿般啼哭。
策魂碎,旱魃灭
纸页自燃,黑焰逆卷,旱魃身形寸寸龟裂,
裂缝透出金蓝光芒,像初春暖阳。
少年一剑斩下,旱魃轰然崩散,化作漫天黑雪,
黑雪落地即化,渗入干裂土地,裂缝迅速合拢。
春回大地
赤地尽头,枯河涌泉,焦土生绿,
一夜之间,北荒开满杏花。
少年跪于泉边,以剑支身,血染杏花,却笑如少年:
“阿朝,你看,春风回来了。”
六 江湖归春
次日,天下酒盟立碑于赤地——
“最后一战,春风胜。
江湖归春,杏花永存。”
碑下,少年与阿朝并肩而立,
杏花落在两人肩头,像一场不会醒的梦。
——最后一战,春风胜;
杏花归雪,江湖永春。
———— 杏花依旧
十年一瞬
乾元二十五年,春。
柴桑谷,杏花又开,却比往年更盛。
枝头堆雪,风一过,便落一场香雨。
少年已生华发,却仍每日清晨在树下舞剑,剑锋挑起花瓣,像把岁月削成薄片。
阿朝在灶间温酒,铜釜里的“归来醉”已陈十年,香透瓦檐。
稚子问春
小径上跑来一个扎杏色发带的小丫头,手里攥着一把落花。
“爹爹,为什么杏花年年开,却年年不同?”
少年弯腰,剑尖点地,花瓣旋成小漩涡:
“因为春风不老,花便常新。”
阿朝倚门笑,眸里映着两代春风。
江湖传灯
午后,谷口来了一队旅人。
他们背着新酿的杏花酒,奉“春风令”而来——
北荒雪线退了三十里,南诏蝗灾绝迹,东海渔歌再起。
老乞丐已拄杖,却仍端破碗讨一口“归来醉”,喝完大笑:
“老叫花子没白等十年!”
雪月来书
司空长风银枪换桃枝,书信千里:
“雪月城杏花又开,春风一脉弟子遍布天下。
江湖无冬,皆赖君酒。”
李寒衣剑已封,却在信尾添一句:
“剑归鞘,春归心。”
杏花誓言
黄昏,少年与阿朝并肩坐在老杏树下。
枝头最后一瓣花落在少年掌心,他合拢,递到阿朝面前。
“再许一个愿?”
阿朝以指尖蘸酒,在花瓣上写:
“愿春风常在,愿杏花常开,愿江湖永无寒冬。”
花瓣随风落入酒坛,酒面漾开一圈涟漪,像回应。
归路
夜深,少年与阿朝执手回屋。
身后老杏树影斑驳,枝丫间悬着那枚铜钱——
正面“永安”,背面“朝”。
风过,铜钱轻碰,叮当作响。
少年回头,轻声:
“阿朝,我们回家了。”
阿朝笑应:“春风未老,杏花未谢,我们一直在家。”
——卷七终。
杏花依旧,春风依旧;
江湖万里,终归一坛归来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