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苏晚打开书店门时,阳光刚好漫过门槛。她习惯性地先擦干净靠窗的那张旧沙发,指尖触到布料上的褶皱,忽然想起昨天陆知行坐在这里的样子,脸颊微微发烫。
她把那本《建筑空间组合论》摆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信还夹在里面,纸页被压得平平整整。苏晚摩挲着书脊,心里像揣了只雀跃的鸟,一会儿想“他会不会早点来”,一会儿又怕“他其实只是随口说说”。
上午的客人不多,她整理书架时,总忍不住往门口瞟。风铃安静地垂着,直到临近中午,才“叮铃”一声被推开。
陆知行来了。
他换了件浅灰色的T恤,手里提着一个纸袋,额角带着点薄汗,像是刚从工地回来。“抱歉,上午去看现场,来晚了。”他把纸袋放在柜台上,“给你带了点绿豆糕,附近老字号的,解解暑。”
苏晚看着纸袋上熟悉的商标,那是高中时学校门口的老店,她总说他家的绿豆糕甜而不腻。她接过纸袋时,指尖又不小心碰到他的,这次没像昨天那样躲开,只是轻声道了谢。
“书……”陆知行的目光落在柜台上的《建筑空间组合论》上。
“在这儿。”苏晚把书推给他,心跳莫名加快。她没说信的事,想看看他会不会发现。
陆知行拿起书,指尖刚碰到封面,就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动作顿了顿。他翻开扉页,目光扫过夹在里面的信纸,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
空气仿佛凝固了。苏晚低着头,假装数咖啡豆,耳朵却竖得高高的,听着他翻动信纸的声音。
“你看到了?”他的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
苏晚“嗯”了一声,指尖攥紧了围裙带子。
“那时候……”陆知行放下书,语气有些艰涩,“我听赵鹏说,你答应了隔壁班那个男生的告白,毕业晚会要和他一起去。”
赵鹏是他们的同班同学,出了名的爱开玩笑。苏晚愣了愣,才想起毕业前确实有个男生托人送过情书,但她当场就拒绝了。原来那场误会的源头,是这里。
“我没有。”苏晚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我那天一直在找你,想把同学录给你。”
陆知行的眼睛亮了亮,像是有星光落了进去。他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带着点释然,又有点懊恼:“早知道……”
“没有早知道啊。”苏晚也笑了,心里那块堵了十年的石头,好像终于落了地。
他没再提信的事,只是像昨天一样,借了本书坐在窗边。苏晚给他煮了曼特宁,端过去时,他正在画速写本。她瞥了一眼,看到纸上是书店的角落,摆着几盆她养的绿萝。
“画得真好。”她由衷地说。
陆知行把速写本往她那边推了推:“随便画画。”
苏晚看着那页画,忽然注意到角落里有个小小的咖啡渍,形状像颗心。她想起高中时,他的物理笔记本上也有类似的渍痕,是她不小心打翻牛奶洒上去的。那时候她急得快哭了,他却笑着说“这样更特别”。
“下午有空吗?”陆知行忽然问。
苏晚愣了愣:“书店要营业到六点。”
“我六点来接你。”他合上书,语气很笃定,“附近新开了家餐厅,据说招牌菜是你喜欢的糖醋小排。”
苏晚的心跳又乱了节拍。她想拒绝,说“这样不太好”,可看着他眼里的期待,话到嘴边变成了“好”。
傍晚六点,陆知行准时出现在门口。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手里捧着一小束白色的栀子,花瓣上还带着水珠。
“路过花店,看到这个,觉得适合你。”他把花递给她,耳根有点红。
苏晚接过花,栀子的清香漫进鼻腔,和书店的旧书味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她忽然想起高三那年,他在篮球场赢了比赛,她偷偷往他课桌里塞了一朵折的纸栀子,上面写着“恭喜”。后来那朵纸花,被他夹在了物理笔记本里,和那个咖啡渍挨在一起。
去餐厅的路上,陆知行说起这些年在外地的生活:加班到深夜的疲惫,第一次独立完成设计的兴奋,还有……偶尔会想起她,想起这家书店。
“其实匿名捐赠的书,是我寄的。”他忽然说,“我调回来之前,整理旧物时发现了那些书,还有你的速写。不敢直接联系你,就想找个借口……让你知道我回来了。”
苏晚转过头,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忽然觉得,那些错过的十年,或许不是遗憾,而是为了让他们在更成熟的年纪,更懂得珍惜彼此。
餐厅里,糖醋小排端上来时,陆知行先夹了一块给她,像高中时那样,把最嫩的部分挑出来。苏晚咬了一口,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眼眶有点热。
“陆知行,”她放下筷子,轻声说,“那封信里,你划掉的‘如果’,是什么?”
陆知行放下筷子,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如果毕业那天,我找到你了,我会说——苏晚,我喜欢你,很久了。”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路灯次第亮起。苏晚看着他,忽然笑了,眼里有泪光闪烁,却带着满满的暖意。
“现在说,也不晚。”她说。
陆知行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燃的星光。他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来,温暖而坚定。
这一次,他们都没有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