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进值班室时,蒋丹晨是被一阵轻微的“叮当”声吵醒的。她抬头,看见云天耀正蹲在桌角,手里捏着小锤子,小心翼翼地敲那只摔瘪的保温杯。
“别敲了,”她揉了揉眼睛,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再敲该漏了。”
他停下手,鼻尖沾了点金属碎屑:“我看网上说,垫着布敲能复原。”保温杯的凹痕确实浅了些,露出底下磨得发亮的原铁色,“你看,像不像老发报机的外壳?磕磕碰碰的,反而更结实。”
蒋丹晨忽然想起陆则宇临走时留的那罐抗腐蚀保护剂,昨天后勤已经送到了。她从抽屉里拿出来递给他:“给你的‘信号塔’也做做保养。”
云天耀接过罐子时,指尖碰到她的手,像被电流轻轻麻了一下。他低头给金属片喷保护剂,喷嘴“嗤”的一声,在晨光里划出道细密的雾,落在金属片上,泛起一层温润的光。
跨区比武的通知正式下发那天,营区的杨絮已经落得差不多了。蒋丹晨和云天耀去器材库清点设备,正撞见通信连的新兵围着老发报机啧啧称奇。
“蒋工,云班长,你们这方案真能让老古董跑赢新设备?”新兵小李摸着发报机的按键,眼里全是好奇,“我听文书说,总部来的陆参谋都竖大拇指了。”
云天耀正在给机器缠防震胶带,闻言手下的动作快了半拍:“不是跑赢,是各有各的道。老设备抗干扰靠的是底子,新设备靠的是算法,咱们是把两者拧成一股绳。”
蒋丹晨忽然笑了:“就像云天耀煮红糖姜枣茶,用的是老法子,却总比炊事班的甜一点。”她转头看向他,“因为有人偷偷多加了半勺糖。”
云天耀的脸“腾”地红了,手里的胶带差点缠到自己手上。新兵们哄笑起来,小李挤眉弄眼:“班长,原来你不光会修机器,还会熬糖水啊?”
正闹着,连长拿着份文件进来:“丹晨,总部追加了个要求,比武前要提交方案的技术总结,还得配组演示视频。陆参谋说他在总部有资源,能帮忙联系专业剪辑团队。”
“不用麻烦了。”蒋丹晨指了指云天耀,“他攒的那台旧测试仪,自带录屏功能,虽然像素差点,但录演示流程够用。总结报告我来写,数据部分……”
“我来整理!”云天耀立刻接话,生怕慢了半拍,“上周演练的参数我都记着呢,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连长走后,小李凑到云天耀身边,压低声音:“班长,你觉不觉得陆参谋看蒋工的眼神,有点像……像你看那台老发报机?”
云天耀的手猛地顿住,防震胶带在指尖缠成了团。他看向蒋丹晨,她正低头检查发报机的接线柱,阳光落在她发顶,镀上层暖金色。陆则宇那句“备份方案”忽然在耳边响起来,像根细刺,扎得他有点慌。
晚上加班整理数据时,云天耀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忽然没头没脑地问:“你说,要是有两台信号塔,都能收到你的信号,你会选哪台?”
蒋丹晨正在写总结报告的引言,闻言笔尖顿了顿:“能一直保持同频的那台。”她抬头看他,眼里带着笑意,“有些信号看着强,其实不稳定,一阵风就飘了。”她拿起那枚信号塔金属片,在灯光下转了转,“你这台,抗风性不错。”
云天耀的心跳忽然慢了半拍,像发报机校准频率时的停顿。他看着蒋丹晨低头写字的侧脸,台灯在她睫毛下投出浅浅的阴影,忽然觉得那些所谓的“危机感”,不过是自己给自己加的干扰——她早就用摩尔斯电码敲过“收到”,敲过“好”,这些清晰的信号,怎么会被无关的杂音盖过去?
“对了,”蒋丹晨忽然想起什么,“明天下午有个技术交流会,陆参谋视频连线参加,说是要提些优化建议。”她推过一叠图纸,“你把动态调谐的模块图再画细点,让他也看看你的‘手感参数’。”
云天耀看着图纸上那个小小的信号塔图案,忽然握紧了笔。他要画得更清楚些,让所有人都知道,这组频率里,早就刻上了他们两个人的印记。
窗外的月光又爬上通信塔,像在给这组即将远行的信号,提前蓄满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