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孟德海:芷兰生于海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叔圈  狂飙 

第二章

孟德海:芷兰生于海

2008年 夏

时间转眼间来到了2008年。

柔和的光线穿过梧桐树叶的缝隙,在窗台上投下细长的光斑,孟德海轻轻按停那台老式闹钟,他缓缓起身,脚尖先着地,尽量让脚步声消弭在寂静里。

这个小心翼翼的习惯,已经伴随了他整整五年——即便如今身份已从一线刑警变成副局长,那份深入骨髓的谨慎与责任,却从未被时间磨平,他心里清楚,有些记忆和牵挂,会像年轮般刻进生命里,永远无法剥离。

厨房里飘着醇厚的豆浆香气,孟德海系上蓝布围裙时,目光落在灶台上那只温热的白瓷碗上。两个荷包蛋静静卧在碗中,蛋白边缘煎得金黄微焦,恰到好处地迎合着桑芷的口味。

五年前那场暴雨之后,他开始学着为这个沉默的女孩做些她爱吃的东西。从最初的手忙脚乱,鸡蛋煎得焦黑,到如今能精准掌控火候,让蛋白嫩黄、蛋黄半流心,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里,藏着一种无需言说的温柔。这些日常琐碎,将深埋心底的疼惜熬煮成了无声的温度,在每个清晨悄悄蔓延。

“孟叔,早。”桑芷的声音轻轻响起,带着刚睡醒的慵懒。她站在厨房门口,洗得发白的校服衬得身形愈发单薄,齐耳短发乖巧地别在耳后,露出光洁的额头。

十八岁的少女已亭亭玉立,眉眼间透着几分桑卫国年轻时的英气,但那双澄澈的眼眸却格外安静,她微微低着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校服衣角,那是她紧张时的习惯。

孟德海将刚倒好的热豆浆推到她面前,玻璃杯底与桌面轻擦,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

他抬眼看向她,语气平缓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关切:“志愿填好了?今天该去学校确认了。”白色的蒸汽从杯口袅袅升起,混着浓郁的豆香在空气中弥散。

桑芷低头搅动碗里的荷包蛋,瓷勺与碗壁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这细碎的声响在静谧的清晨里显得格外清晰。

“填好了。”她的回答轻飘飘的,像怕惊扰了什么,带着点隐秘的情绪波动。

“哦?报了哪所?”孟德海装作不经意地问,眼角的余光却悄悄锁住她的侧脸。

几天前,他曾在她书桌上看到那份招生简章,汉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字样被红笔整齐圈出。他暗自松过一口气,如果她选择这条路,就能远离自己竭力遮挡的黑暗世界,过安稳的人生。

此刻他的手指微微收紧,心底浮起一丝复杂的期待与不安。

桑芷放下勺子,抬起头时,眼神清亮看着他说:“汉东大学,政法系。”

“哐当——”一声脆响打破了宁静,孟德海手中的瓷盘脱手滑落,重重砸在灶台上,刚切好的西红柿滚了一地,他猛地转身,胸口的警号在晨光中反射出冷冽的光,声音低沉而急促,带着压抑不住的震颤:“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这是五年来,他第一次对桑芷发这么大的火。愤怒在空气里燃烧,却没有让女孩退缩半分,她只是平静地重复,嗓音坚定得没有一丝波澜:“我报了政法系,孟叔。”

“不行!”孟德海的声音像铁锤砸在铁板上,强硬得毫无回旋余地,他额角的青筋突突跳动。

“桑芷,你知不知道政法系意味着什么?将来要面对的是什么?你爸他……”话未说完便戛然而止,像被生生掐断的琴弦。

五年前那个雨夜的画面骤然闯入脑海:血水混着雨水在地面蔓延,桑卫国倒在冰冷的废墟里,双手死死攥着一份染血的证据,鲜血从指缝间渗出,染红了他胸前的警徽。

而自己,握着对讲机的手僵在半空,喉咙像被堵住一般,只能眼睁睁看着战友的生命一点点流逝……那画面至今想来,仍让他心口发紧。

桑芷的指尖在微微颤抖,但她倔强地不让眼泪落下。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虽轻,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决心:“我知道……我爸是警察,他是为了查案才牺牲的。我学政法,以后可以当律师,做检察官,或着进公安系统,像他一样。”

“像他一样?”孟德海猛地扣住她的肩膀,力道之大让女孩不由自主地蹙起眉头,脸色瞬间白了几分。“像他一样倒在冰冷的地面上?像他一样把亲人的余生拖进痛苦的深渊?桑芷,我怎么能让你们父女两代人,都走上这条不归路!”他的声音嘶哑颤抖,每个字都像被痛苦碾压过,眼中怒火与痛楚交织成汹涌的暗潮。

厨房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桑芷深吸一口气,用力挣脱他的手,眼神里有坚决,也有隐隐的不忍:“孟叔,您养了我五年,这份恩情我记一辈子。可这是我的人生啊,我想……自己做一次选择。”

“你的人生?”孟德海的声音骤然低沉,透着无法掩饰的疲惫,“你才十八岁,又能懂什么是人生?政法这条路的艰难险阻,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我明白。”桑芷的声音微微发颤,带着一丝哽咽,却透着令人动容的坚定,“我明白爸爸当年承受了多少压力,也明白您如今肩负的重担有多沉,但我不想再做那个躲在庇护下的孩子了,我想学会守护别人,想追寻爸爸曾坚持的信念。”

孟德海凝视着她泛红的眼眶,五年前那个瘦小的女孩蜷缩在警车后座的模样还历历在目,而如今,她已悄然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与执着。

他一直想把她护在羽翼之下,隔绝所有黑暗与危险,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事——她身体里流着桑卫国的血,那种追逐正义、永不妥协的精神,早已像种子般在她灵魂深处扎了根。

“罢了。”孟德海轻叹一声,俯身拾起地上的西红柿,声音里满是无奈与深沉,“路是你选的,将来无论遇到什么风雨,都得自己撑下去了。”

桑芷望着眼前那道落寞的背影,眼眶突然一热,鼻尖阵阵发酸。

她轻声说:“谢谢您,孟叔。”那声音轻若游丝,却饱含真挚的情感,每个字都像从心底挤出来的,带着对孟德海的敬意与心疼。她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的背影,想穿透那层疲惫与落寞,触碰到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孟德海始终没有回头,只是轻轻挥了挥手。早餐在沉默中结束,桑芷整理好书包准备去学校确认志愿。

走到门口时,孟德海忽然开口:“汉东政法的政法系,以前的系主任是高育良,现在他是省委副书记。开学前,我带你去拜访他,他是位非常好的老师。”

桑芷微微一怔,显然对这个提议有些意外,但很快,眼中浮现出一抹了然与坚定。

她轻轻点头,声音清澈温和:“好。”一个字,像山间流淌的小溪,自然而不容置疑,仿佛已将所有思绪都收进心底。

望着桑芷离去的方向,孟德海眉宇间凝满复杂的神色,千言万语堵在喉头,却不知从何说起,他手指微颤,深吸一口气,拨通了一个久未联系的号码。

电话那头的人接起时,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几分刚睡醒的不耐,却也藏着关切:“老孟?这时候打电话,出什么事了?”

“育良书记,是我。”孟德海缓步走到窗前,目光落在院墙外那株枝繁叶茂的梧桐上,斑驳的树影落在他脸上,声音沉稳却透着恳切,“我这儿有个孩子,今年考进了汉东政法的政法系,叫桑芷。她是我牺牲战友的遗孤。”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高育良的声音带着感慨:“桑芷?桑卫国的女儿?都长这么大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是啊,整整五年了。”孟德海的声音染上几分沙哑,像被岁月磨过的砂纸,“这孩子性子倔,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她偏要学政法,我怎么拦都没用。书记,这孩子一路走来不容易,到了学校,还请您多费心照看。”

“你尽管放心。”高育良的语气沉稳而坚定,“桑卫国同志是人民英雄,他的女儿我们自然要好好照顾,更何况,进了政法系的学生,都跟我的孩子一样,我向来一视同仁,绝不偏颇,老孟啊,不必过分担心,政法系学习是辛苦,但能学到真本事,无论将来做律师还是进政法系统,都是光明正道。”

“我明白……可就是心里放不下。”孟德海轻叹一声,眉宇间满是忧虑,“这孩子跟她爸一个性子,太倔,太认死理。我就怕她以后吃苦,受委屈。”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高育良唇角微扬,声音里带着笑意,却藏着几分意味深长,“想当年,你和桑卫国不也是这副倔脾气?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这样吧,开学前带孩子来家里坐坐,我跟她聊聊,让她对政法系有个准备。”

“好的,那真是多谢您了,育良书记。”孟德海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心头一块巨石,声音也轻松了不少。

挂断电话,孟德海缓步走进书房,他拉开书桌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本封面泛黄的相册。

指尖轻颤着翻开,映入眼帘的是他和桑卫国还有安长林年轻时的合影——三个穿着警服的年轻人笑容灿烂,眼里有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们的守护之下。照片旁静静躺着一枚褪色的警徽,那是桑卫国牺牲那天戴在胸前的。

他轻轻抚摸着冰凉的警徽,眼眶渐渐湿润:“卫国,小芷长大了,要走你当年的路了,我拦不住,也舍不得拦,你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她平平安安的,让她能守住初心,也能护住自己。”

上一章 第一章 孟德海:芷兰生于海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