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对阮玉来说,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她曾为了林述而爱它,后来又为了爱它而爱它。但是,直到高考时与清华求真书院失之交臂的那一刻,她才明白,她爱它,只是因为她的理想早已选择了它,只是因为,她真的爱它。
高中时,阮玉是数学竞赛生。那时,她是因林述走上那条道路,且一直走下去的。她的竞赛成绩并不顶尖,到高三也只勉强拿了一个省一等奖。虽然这在她当年同届的数竞生中已经算是很不错,但在此后的很多年里,却是阮玉心里无论获得多少奖项都无法弥补的一根刺。如果她开始得再早一点呢?她可以做得更好,也许,比林述还要好。
一直以来,她在等一个契机,等一个,可以让她正正当当找上本市竞赛教练的契机。没有,没有,一直没有。难道非要等到遇到林述,再让他牵线搭桥?不!对这种选择,阮玉的态度坚决得连她自己也讶异。她的心底一直渴望着超越林述,不再做那个仰望者。这大概是一种执念,或许。
“老师,您带我去岳城一中吧。”终于有一天,她这样对顾慎行说。“我想学竞赛。”顾慎行不去深究他的学生从哪知道了这些,又从哪迷上了奥数,或许是她编程查阅资料的时候,或许是她看到他书架上为数不多的几本竞赛书的时候,又或许是其他时候。但是,阮玉是他生平所见,最有天赋的学生,他相信她注定成长为一代的英才。他同意了。
理论上讲,进入岳城一中是不必出示任何证明的,但顾慎行还是替她捏了把汗:她年纪太小了,才10岁的年纪,怎么看都稚气。但是,当看到阮玉泰然自若地走进去,跟他挥手说“舅舅再见”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担心多余了。那个孩子,果然不能用常理去揣摩。
如果说,半夜在办公室里会遇见鬼,那对王建成来说,这件事的惊悚程度也不及他看到一个10岁大的小女孩、莫名其妙敲开他办公室的门说“教练我想学奥数”这件事的万分之一。老实说,看到阮玉的第一眼,他只有一个反应:懵了。
那个小女孩说,是她的编程老师告诉她有这么个地方的(据她说她的老师是岳城一中许多年前的一届学生,但没学过竞赛,所以他不知道)。他问她学奥赛的理由,她眼睛亮晶晶的,跟他说喜欢数学,也不怕苦之类的话。他又问她家里人的意见,她竟然还没跟家里人商量就过来了!老天,看着挺老实文静的一孩子,怎么干出这种事来。但无论如何,反正她年纪太小了,虽然在南方,竞赛就是从娃娃抓起,但在山东省,这个年纪加减乘除还算不明白呢。总之,不行。
当他一口拒绝的时候,女孩肉眼可见地急了。但她仍然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冷静:“老师,什么可以用来证明我自己?”他不甚在意地给她一张纸:“能把这题做出来,我马上答应你。”那是一道联赛组合题,他刚好在研究,算是相当有思维含量的题了,高中生做一做也能做出来,但小学生完全不可能…
“201.”
“什么?”
“我说,答案是201。”
“……对了。”
不止王建成,就连同办公室的其他学科的老师们都被这神奇的一幕震惊万分。“你…做出来的?”
“不难。”
女孩的眸子平静而清亮,此刻逐渐泛起笑意:“老师,您会答应的,对吧?”
菩萨保佑,他会!老天,这孩子难道是个天才?现在,就算她父母不同意,他也会极力劝说他们的。她在研究领域的潜能简直不可限量!凡教育工作者,一定都梦想过自己的学生中有一个出类拔萃的天才,但这个愿望实现了的,简直寥寥无几。“你学过高中数学?”
“自学的。”
“学完了?”
“嗯。”
“你什么时候跟你爸妈商量?”
“一会儿,他们会来接我。”
后来的事情,就很顺利了。阮玉正式地走上了数学竞赛的道路,感觉就像人生走上了正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