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帝阙策
本书标签: 古代 

初试锋芒

帝阙策

晨光熹微,凤仪宫的琉璃瓦上还凝着昨夜的露珠。苏婉茹身着皇后朝服,端庄地坐在楚墨离身侧,一同接受妃嫔与命妇的朝拜。她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在李贵妃——李桓丞相之女李蓉儿刻意流露的倨傲眼神上略作停顿,随即不着痕迹地移开。

朝堂之上,风云骤起。

“陛下!”丞相李桓手持玉笏,声如洪钟,“北境战事胶着,粮草告急!老臣恳请陛下即刻下旨,加征三成赋税,并强征青壮入伍,以解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户部尚书白着脸出列:“丞相三思!去岁水患,今春又逢蝗灾,百姓困苦不堪,若再加税征兵,恐生民变啊!”

“妇人之仁!”李桓厉声驳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边关若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陛下,社稷为重,切不可优柔寡断!”他身后的一众党羽纷纷附议,声势逼人。

楚墨离端坐龙椅,面色沉静如水,袖中的手却已紧握成拳。加税征兵,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将大楚推向深渊。可李桓句句冠冕堂皇,占据大义名分,一时竟难以直接驳斥。

就在朝堂气氛压抑到极点时,一个清泠柔和的声音自珠帘后响起,打破了僵局:

“李桓丞相为国分忧之心,陛下与本宫感同身受。”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珠帘后的那道倩影上。皇后竟在此时开口?李桓眼中闪过一丝错愕与不悦。

苏婉茹隔着珠帘,声音不疾不徐,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然,正如户部尚书所言,民生凋敝,强征加税确非上策。本宫近日翻阅内务府旧档,倒想起一桩旧例。前朝景和年间,亦逢大旱战事并行,当时的户部侍郎王大人,并未增税,而是奏请朝廷,以工代赈,征调灾民修葺官道、疏浚河道,既解决了流民安置,又加固了边防运输要道,更节省了国库单独拨付工役之费。所耗钱粮,远低于强征兵丁与加征赋税,且民心安定,为后世称道。”

她顿了顿,感受到楚墨离投来的、带着一丝探究与鼓励的目光,继续道:“如今北境虽急,然京畿附近流民亦众。何不效仿先贤?开仓放粮,以工代赈,招募流民修缮通往北境的官驿、加固沿途城池。此举,一则解流民饥困,安靖地方;二则加固北境后方补给线,利于军需转运;三则,流民得活路,感念天恩,岂非远胜于强征其入伍,心怀怨怼,埋下祸根?至于军饷,本宫以为,当如昨日所言,首要在于查贪肃弊,节流开源。”

一席话,条理清晰,引经据典,直指核心。朝堂上针落可闻。李桓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万没想到,这个刚入宫的皇后,竟敢在朝堂上公然反驳他,还提出如此具体且难以立刻驳倒的方案!更关键的是,她巧妙地避开了直接反对“应对边关”的大义,转而提出了一个看似更周全、更得民心的替代方案。

楚墨离眼底掠过激赏,他顺势沉声开口:“皇后所言,深得朕心。李爱卿,你以为如何?”

李桓喉头滚动,在无数目光注视下,只能咬牙道:“皇后娘娘……思虑周全,老臣……附议。” 他心中却已掀起惊涛骇浪,对这个新后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忌惮。

早朝在一种微妙的气氛中结束。帝后銮驾回宫,楚墨离低声对苏婉茹道:“随朕来御书房。”

屏退左右,御书房内只剩下帝后二人。

“今日朝堂,皇后解围,甚妙。”楚墨离亲自为苏婉茹斟了杯茶,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和。

苏婉茹接过茶盏,指尖微凉:“陛下过誉。李桓丞相咄咄逼人,其势已成,婉茹不过借古论今,暂缓其锋。此策若要推行,还需陛下大力支持,且需提防李桓丞相暗中阻挠。”

“朕明白。”楚墨离点头,目光深邃,“你方才提到查贪肃弊,节流开源…朕心甚慰。只是,阻力重重。”

“陛下可知,阻力根源,或许近在咫尺?”苏婉茹放下茶盏,从袖中取出一本不起眼的册子,正是她这几日暗中梳理的后宫用度账册,“婉茹执掌凤印,按例需核验六宫用度。这本账册,表面看来毫无破绽。但细查之下,李贵妃所居的‘锦绣宫’,每月消耗的珍稀香料、绸缎、乃至金器损耗,远超规制数倍,且…与内务府采买记录对不上数目。更有趣的是,这些‘损耗’的贵重物品,其去向…似乎指向了宫外,李桓丞相府。”

楚墨离眼神骤然锐利,接过账册快速翻阅:“你的意思是…李贵妃挪用宫中用度,接济母家?”

“不仅如此,”苏婉茹声音压低,“内务府总管刘公公,是李桓丞相一手提拔。若无他配合,此事绝难遮掩。陛下,后宫用度看似小事,然积少成多,更关键的是,这证明了李家的手,已深入宫闱,将国库与陛下的内帑,视作了他们的私库。此等蛀虫不除,再好的开源节流之策也是枉然。”

楚墨离合上账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中寒芒闪烁:“好一个李桓!好一个李家!”他看向苏婉茹,眼神复杂,“皇后入宫不过数日,竟已查到如此要害…朕,幸甚。”

“陛下,”苏婉茹迎上他的目光,清澈而坚定,“婉茹既为皇后,自当为陛下分忧,为大楚社稷尽责。此账册是铁证,但不宜立刻发作。打草惊蛇,不如引蛇出洞,顺藤摸瓜。”

楚墨离心中一动:“你有何计?”

苏婉茹走近两步,在楚墨离耳边低语数句。楚墨离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最后甚至露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甚好!就依皇后之计。此事,朕会交代萧远暗中配合你。”

“诺。”苏婉茹福身,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这第一步棋,算是走稳了。

当晚,凤仪宫。

心腹侍女青竹悄无声息地进来,将一个密封的小竹筒递给苏婉茹:“娘娘,侍卫统领萧大人命人送来的。”

苏婉茹拆开,里面是一张素笺,上面是楚墨离遒劲有力的笔迹,只有四个字:“静待时机。” 下方盖着一方小小的、私密的龙纹印鉴。

苏婉茹将纸条置于烛火上,看着它化为灰烬。跳跃的火光映在她沉静的眸子里,也映出了窗外更深沉的夜色。她知道,与李家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她与那位年轻的帝王之间,除了冰冷的同盟,似乎也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信任与…默契。

上一章 困龙 帝阙策最新章节 下一章 赈灾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