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祁家客厅变成了临时实验室。思延正用颜如玉的显微镜观察一片树叶,慕言则在一旁试图用颜如玉的听诊器听鱼缸里金鱼的心跳。
门铃响起,祁同伟开门后略显尴尬地让进一对夫妇和一个与思延慕言年龄相仿的小男孩。
“如玉,陈处长和他家人路过,想来拜访一下。”祁同伟声音里带着少有的局促。
颜如玉从厨房出来,擦着手微笑:“欢迎欢迎,正好我烤了饼干。”
陈处长是祁同伟上级的上级,妻子是市教育局的领导。他们的小儿子陈哲穿着小西装,打着领结,与穿着恐龙连体衣的思延和穿着彩虹裙的慕言形成鲜明对比。
“听说你们家孩子特别聪明,”陈夫人笑容可掬但目光审视,“我们家小哲已经能背百首唐诗,心算三位数加减法了。”
陈哲立即表演:“387加156等于54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慕言眨眨眼:“数字在跳舞,诗句在唱歌。”
思延头也不抬地从显微镜前说:“背诵不等于理解。真正的智力体现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客厅顿时安静。颜如玉赶紧端出饼干饮料打圆场,祁同伟则无奈地看了眼儿子。
陈处长干笑两声:“有性格!同伟啊,听说你最近破了幼儿园那起旧案?手段很特别啊。”
祁同伟神色一凛:“都是团队努力,正常刑侦手段。”
话题被勉强转开,大人们开始聊工作。三个孩子被安排到儿童游戏区,气氛却更加诡异。
陈哲拿出一个复杂的三维拼图:“这是我爸爸从德国带的,我三分钟就能拼好。你们玩过吗?”
慕言指着拼图:“它说自己想变成飞船,不是盒子。”
思延瞥了一眼:“结构设计有缺陷,卡扣强度不足,容易散架。”
陈哲被接连否定,小脸涨红:“你们懂什么!这是最贵的玩具!”
慕言突然侧头,仿佛在听什么,然后说:“你昨天晚上把牛奶倒进花盆了,因为妈妈逼你喝但你不喜欢。”
陈哲瞬间脸色煞白:“你...你怎么知道?”
“花盆告诉我的,”慕言一脸理所当然,“它说牛奶让它不舒服。”
思延补充:“而且你衣领有隐形墨水痕迹,应该是试图洗掉评分不高的画作。”
陈哲猛地捂住衣领,眼睛瞪得老大。
这时陈夫人走过来:“小哲,给弟弟妹妹展示一下你的小提琴吧?”
陈哲却突然躲到母亲身后,反常地沉默。
回程的车上,陈哲突然问:“妈妈,我可以穿恐龙衣服吗?”
陈夫人皱眉:“那多不体面!”
“可是他们看起来很好玩...”陈哲小声说,“那个女孩知道我把牛奶倒花盆了...”
陈处长从副驾驶座回头:“老祁家这两个孩子确实邪门,以后少来往。”
——————
周一下午,颜如玉接到幼儿园李老师紧急电话。
“慕言和几个孩子发生冲突...不,不是打架,是...您最好来一下。”
颜如玉赶到时,发现慕言正被三个小女孩孤立在角落,思延则像小卫士一样站在妹妹身前。
“怎么回事?”颜如玉问老师。
李老师面露难意:“莉莉说慕言偷看她的心思,实际上慕言只是说中了莉莉奶奶生病的事...”
莉莉哭着说:“她肯定是偷听了妈妈打电话!爸爸说这种人是间谍!”
慕言倔强地站着:“我没有偷听!是莉莉自己心里声音太大!她很担心奶奶!”
思延冷静反驳:“窃听需要设备,慕言不具备技术条件。逻辑上不成立。”
但孩子们不理解,只觉得慕言“可怕”。曾经把她当superhero的小伙伴们,现在开始躲着她。
回家的路上,慕史异常沉默。直到晚上睡觉前,她才轻声问:“妈妈,特别是不是不好?”
颜如玉心一疼,搂紧女儿:“特别是一种礼物,只是有些人还没学会欣赏它。”
思延在上铺说:“统计学上,76%的突破性进展来自‘特别’的个体。”
颜如玉苦笑:“谢谢数据支持,儿子。”
第二天,祁同伟休假,发现孩子们不想去幼儿园。
“是因为那些孩子吗?”他蹲下身问。
慕言点头:“他们说我可怕。”
思延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从众心理导致群体排斥差异性个体。”
祁同伟想了想,突然起身:“换衣服,今天爸爸带你们去个地方。”
——————
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祁同伟带着孩子们穿过走廊。这里的孩子各有不同——有的不说话,有的不停晃动身体,有的对光线声音异常敏感。
张校长热情迎接:“祁队长,感谢您上次帮我们解决安全漏洞。”
祁同伟介绍:“这是我爱人颜如玉,儿子思延,女儿慕言。”
思延立刻注意到门禁系统的缺陷:“刷卡后应有3秒延时报警,但目前超过5秒。”
慕言则看着一个在角落旋转的女孩:“她在听宇宙唱歌。”
张校长惊讶地看着颜如玉:“你们家孩子...”
颜如玉无奈微笑:“有点特别。”
参观过程中,思延和一个痴迷机械的自闭症男孩讨论了齿轮传动比,慕言则用一个非语言儿童成功“交谈”——通过颜色和音乐。
回家的车上,慕言说:“那个转圈的女孩说,星星的味道是紫色的。”
思延点头:“她计算天体运行轨迹的方式很独特,虽然表现形式非常规。”
祁同伟从后视镜看孩子们:“觉得那里怎么样?”
“像回家的路。”慕言说。
思延补充:“多样性生态系统更具韧性。”
当晚,祁同伟和颜如玉长谈。
“也许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教育方式,”祁同伟说,“普通环境可能不适合他们。”
颜如玉叹息:“但那不就是隔离吗?社会本来就应该包容多样性。”
儿童房里,孩子们也没睡。
“爸爸觉得我们应该去特殊学校。”思延说。
慕言抱着兔子玩偶:“但那里都是‘特别’的人,我们就学不到怎么和‘普通’人相处了。”
思延思考片刻:“有道理。社会由97%的普通人和3%的特别人组成,我们需要接口协议。”
——————
转机出现在几天后。幼儿园组织参观消防局,一个调皮男孩趁人不备爬上了云梯车操作台,不小心启动了开关。
云梯突然开始上升,男孩卡在离地十米的空中尖叫。大人们乱作一团,消防员跑去控制室紧急制动。
“制动需要90秒!孩子可能坠落!”消防队长大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思延突然指向操作台:“右侧红色应急按钮!手动优先override!”
慕言同时对着空中男孩喊:“小杰,按下你手边的黄色杠杆!就像游戏里那样!”
惊慌失措的男孩下意识照做——黄色杠杆其实是手动保险,一旦按下就会立即卡死云梯。
云梯在离地十二米处戛然而止。消防员迅速架起救援气垫,成功救下男孩。
全场哗然。消防队长惊讶地问思延:“你怎么知道应急按钮位置?那是最新进口设备,说明书都德文的!”
思延平静回答:“控制面板图标符合ISO国际安全标准,红色代表紧急,三角形代表行动。”
消防员又看慕言:“那黄色杠杆呢?我们都不知道那有手动保险!”
慕言眨眨眼:“车自己告诉我的,它说黄色是安全色。”
消防员惊喜的说道:“这两小孩怪聪明的勒!”
事后,被救男孩的父母亲自来祁家道谢。消息传开,幼儿园的家长们对龙凤胎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
“天才儿童!”“小英雄!”“说不定能通灵呢!”
颜如玉却更加担忧——从被排斥到被神化,都不是健康的状态。
李老师想出了办法。她在班级设立了“小小观察员”和“心灵小助手”岗位,让思延和慕言的正规能力为集体服务。
思延负责检查玩具设施安全,慕言则帮助调解小朋友矛盾。他们的能力被赋予名称和责任,不再是“可怕”的异常,而是有用的技能。
周五分享会上,莉莉主动拉着慕言的手:“对不起,你不可怕,你是我的好朋友。”
陈哲居然也来了,穿着普通的T恤衫:“我告诉我妈妈,我不想背唐诗了,我想学...学怎么看东西安全不安全。”
思延认真地告诉他:“首先要培养系统性观察习惯。”
慕言点头:“而且听东西说话前,要先问它们愿不愿意。”
夕阳下,孩子们的笑声洒满幼儿园操场。颜如玉和祁同伟并肩站着,看着他们的两个孩子——既非凡又普通地融入了群体。
“平衡点找到了?”祁同伟轻声问。
颜如玉微笑:“暂时的。成长就是不断寻找新的平衡。”
回家的车上,慕言突然说:“今天心里很安静。”
思延推着并不存在的眼镜:“社会接受度提高87%。”
颜如玉和祁同伟相视一笑。是的,这条路还很长,但每一步都值得。
而儿童房里今晚的对话是:
“哥哥,普通和特别能在一起吗?”
“就像电的正负极,结合才能产生能量。”
“那我们呢?”
“我们既是普通,也是特别。睡吧。”
“晚安哥哥。”
“晚安妹妹。”
月光如水,静静地守护着所有普通又特别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