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罪纹解剖
本书标签: 现代  原创国庆  原创国庆新征文     

意外走红

罪纹解剖

京州市公安局培训中心的“童眼视角训练”课程意外走红,祁同伟成了系统内的名人。周五下午,他正准备下班接孩子,局长亲自来到办公室。

  “同伟啊,下个月全国警务创新大赛,”局长将报名表推过来,“你的新教学方法必须代表我们局参赛!”

  祁同伟迟疑:“但这方法依赖于我的孩子们,他们才三岁...”

  “知道知道,”局长摆手,“不是让孩子表演,是展示你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你做主讲,用录像资料展示效果。”

  回家后,祁同伟和颜如玉商量。思延和慕言听到对话,主动表示愿意帮忙。

  “创新是进步的动力,”思延引用父亲书里的话,“我们参与有助于警务系统发展。”

  慕言点头:“警察叔叔阿姨们学得更好,就能帮助更多人。”

  于是祁家开始了备赛工作。祁同伟整理教案,颜如玉协助制作展示材料,孩子们则提供“童眼视角”的独特见解。

  大赛前一周,意外发生——祁同伟重感冒失声,医生要求绝对禁声三天。

  “比赛只能弃权了。”祁同伟哑着嗓子,满脸遗憾。

  思延和慕言对视一眼,同时开口:“我们可以替爸爸讲。”“我们记得所有内容。”

  颜如玉震惊:“全国性比赛!台下都是专家领导!”

  慕言信心满满:“台下的心里话比幼儿园小朋友的好懂多了。”

  思延已经打开电脑:“根据过往录像分析,评审最关注创新性、实用性和数据支撑。我们可以针对性调整展示重点。”

  祁同伟想反对,但失声的他连话都说不出。最终,在颜如玉“就当是一次特殊体验”的劝说下,无奈同意了。

  ——————

  全国警务创新大赛现场,评委和观众们惊讶地发现,京州市代表队的讲台上放着两个儿童安全椅。

  主持人介绍后,思延和慕言被抱上椅子,面前是特制的小讲台和调整过高度的话筒。台下响起窃窃私语。

  思延首先开口,声音清晰镇定:“各位评审好,我们是京州市代表队。今天由我们代为展示祁同伟主任的‘童眼视角训练’课程。”

  慕言接话:“因为爸爸嗓子生病了,但他心里在为我们加油。”

  台下一阵轻笑,气氛缓和不少。

  展示正式开始。思延逻辑严密地介绍课程理论基础,慕言则用儿童特有的直观方式演示应用效果。当提到观察力训练时,思延突然停下,指着台下一位评委:

  “这位评审的左鞋带即将断裂,建议立即更换以免绊倒。”

  众人目光聚焦,那位评审低头一看,鞋带果然已经磨损得只剩几根线连着。全场哗然。

  慕言接着指向另一位评委:“您口袋里的药瓶说该吃下一顿了。”

  那位评审震惊地摸出口袋里的药瓶——确实到了服药时间。

  展示变成了实时演示。思延指出会场三处安全隐患,慕言则感知到多位评审的身体不适和情绪状态。最终,他们甚至准确推断出一起尚未破获的盗窃案关键线索——通过评审随身物品的细微痕迹。

  展示结束,全场寂静,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评审团主席激动地说:“这是我见过最震撼的教学展示!不是因为这些能力本身,而是它们揭示了观察和感知的无限可能!”

  京州市代表队毫无悬念地获得特等奖。媒体的长枪短炮对准了领奖台上的龙凤胎。

  “小朋友,你们的特殊能力是天生的吗?”“将来会当警察吗?”“能透露一下怎么看出鞋带要断的吗?”

  祁同伟和颜如玉急忙上前保护孩子。祁同伟用恢复少许的嗓音说:“请尊重未成年人隐私,谢谢。”

  但一张照片已经流传出去——思延严肃地看着镜头,慕言则好奇地伸手摸奖杯。配文:“三岁神童教授警察如何破案”。

  ——————

  回家的高铁上,祁同伟忧心忡忡:“太张扬了,这不是好事。”

  颜如玉搂着睡着的孩子们:“但他们真的帮助了很多人,不是吗?”

  思延突然睁开眼:“知名度提升36%,风险增加54%,但机会增加72%。”

  慕言在梦中嘟囔:“穿黑衣服的叔叔想找我们...”

  第二天起,祁家开始接到各种奇怪邀约:电视综艺、科研机构、私人侦探所、甚至所谓的“超能力开发中心”。祁同伟一概回绝。

  直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亲自登门。

  “我是中科院认知科学研究所的秦教授,”老人出示证件,“我们对您孩子的能力很感兴趣,但不是作为奇观,而是作为科学研究。”

  他带来了一套非侵入式检测设备,承诺完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经过慎重考虑,祁家同意了参与研究。

  测试结果令人惊讶:思延的观察力源于一种罕见的视觉信息处理模式,能无意识捕捉微观细节并瞬间完成模式匹配;慕言的“感知”则与超常的镜像神经元活动和潜意识信息整合能力有关。

  “这不是超能力,是大脑发育的特殊性,”秦教授解释,“理论上可以通过特定训练开发类似能力,只是他们天生达到了极致。”

  研究期间,思延和慕言结识了其他“特殊”孩子——有绝对音感的小音乐家,有人脸识别能力超常的小画家,还有能心算复杂方程的小数学家。

  慕言很开心:“原来有很多特别的星星!”

  思延认真记录:“样本量扩大,有助于研究人类潜能谱系。”

  然而,麻烦也随之而来。一天放学,一个陌生男子试图接近孩子们,声称是“天才儿童基金会”的。思延立即注意到男子证件照片与本人不符,慕言则“听”到他心里想着“高价卖给媒体”。

  祁同伟接到幼儿园紧急通知赶来时,男子已被保安控制。调查发现是某八卦周刊记者伪装的。

  “必须加强保护了。”当晚,祁同伟严肃地说。

  颜如玉点头:“我已经申请调整工作,减少外勤,多陪孩子。”

  市公安局也特别批准,为孩子们提供上下学接送保护。

  ——————

  风波渐渐平息。一个周末,祁同伟带孩子们去新开的科学馆散心。

  在光学展区,思延沉迷于光的折射实验;在声学展区,慕言与各种声波互动嬉笑。祁同伟看着孩子们终于像普通孩子一样玩耍,欣慰地笑了。

  突然,慕言停下脚步,指着地震模拟展区:“那里的地板在害怕。”

  思延立即观察:“液压系统异常,支撑结构疲劳指数超标。”

  他们立即报告工作人员。检修后发现,模拟器确实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即将发生故障。科学馆馆长亲自致谢,避免了可能的事故。

  回家的车上,慕言问:“爸爸,我们用‘能力’做好事,对吗?”

  祁同伟从后视镜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能力就像电,可以点亮灯,也可能引发火灾。重要的是用它做什么。”

  思延点头:“工具的道德性取决于使用者。”

  当晚睡前,慕言抱着小熊突然说:“我知道为什么我和哥哥特别了。”

  颜如玉柔声问:“为什么呀?”

  “为了帮助,”慕言眼睛亮晶晶的,“就像手电筒,不是为了自己亮,是为了照亮别人看不清的地方。”

  思延在上铺补充:“进化角度上,特殊性状保留是因为其对种群有利。”

  颜如玉为孩子们盖好被子,心中满是感动。

  月光下,祁同伟轻声对妻子说:“也许我们不需要担心他们如何适应世界,而该期待世界如何因他们改变。”

  颜如玉微笑:“是啊,他们是我们的孩子,但也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

  窗外,星河璀璨。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轨迹和光芒,正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之路。

  而在祁家儿童房里,两个特别的孩子正安然入睡,梦中或许有无数待解的谜题和待帮助的人。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

上一章 转换战场(下) 罪纹解剖最新章节 下一章 让世界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