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帝国12
本书标签: 历史  架空历史 

拿下北非

帝国12

【沙与烈日】

(1940 年 7 月 6 日—7 月 15 日,北非海岸·利比亚·马特鲁港)

一、7 月 6 日 热风

查德·奥康纳少将的电报在亚历山大港被译出:

“德军或于近期登陆,我部兵力由 3.6 万增至 4.8 万。”

可隆美尔的先头部队已在班加西港卸下第 7 装甲师的坦克。

坦克车长汉斯把温度计塞进炮塔内壁——指针停在 60℃。

“再热点,能煎双黄蛋。”

士兵们把钢盔倒扣在引擎盖上,果然敲开一枚鸡蛋,蛋白边缘瞬间卷起焦黄的蕾丝。

二、7 月 7 日 昔迪巴拉尼

进攻命令在凌晨 4 点 30 分下达。

德军士兵的军靴踩在被太阳烤得发脆的盐碱壳上,每一步都扬起碎玻璃般的反光。

斯图卡俯冲投弹,炸弹掀起的沙柱像白色墓碑。

意大利人远远跟在后面,用望远镜观望。

隆美尔在指挥车里哼着《莉莉玛莲》,心里却在默背穿越者给他的时间表:

——7 月 10 日抵阿拉曼,7 月 15 日抵亚历山大,8 月 1 日抵苏伊士。

三、7 月 10 日 阿拉曼

三天激战,沙尘暴与炮火搅在一起,天地像被塞进一只鼓风机。

德军士兵用阿拉伯语和意大利语混杂的脏话互相壮胆。

一名下士在战壕里捡到一张被风刮来的《埃及邮报》:

“侵略者玷污尼罗河的晚霞。”

他把报纸揉成团,又展开,再揉成团,最后塞进炮塔缝隙当隔热垫。

“晚霞值几个师?”他啐了一口。

四、7 月 15 日 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港的钟楼在炮火中折断,指针永远停在 11 点 27 分。

巷战持续了 72 小时。德军士兵用喷火器清理每一条街道,火焰把古老的阿拉伯雕花窗棂烤得卷曲。

一名士兵在封锁线旁举枪击倒一个黑影,然后回头对同伴咧嘴笑:

“元首让我吃饱饭,还让我吻过姑娘。”

五、7 月 15 日 深夜

隆美尔在亚历山大港的英国海军俱乐部里给柏林发报:

“港已陷,油井指日可下。沙漠之狐问候狼穴。”

元首在总理府地下二层读到这封电报时,正在用红笔在 1942 年的时间轴上画下一个粗大的圈。

他抬头望向天花板,仿佛透过 10 米厚的混凝土,看见未来的轰炸机群正从英伦三岛起飞。

“再等等,”他对自己说,“等我把北非的油喝干,再把 1942 年的雪,提前一年送给莫斯科。”

【雨与闪电】

(1940 年 7 月 16 日—7 月 31 日,柏林·罗马·大西洋)

一、7 月 16 日 罗马

意大利总参谋长巴多格里奥元帅在威尼斯宫踱步,手里捏着一封来自柏林的电报:

“帝国已占领亚历山大,望贵国海军即刻出动,封锁苏伊士以东。”

墨索里尼把电报拍在桌上,墨水瓶溅出黑色花瓣。

“德国人想用我们的舰队当挡箭牌!”

可他别无选择。1940 年 7 月 17 日,意大利海军主力从那不勒斯拔锚,驶向地中海中部。

二、7 月 18 日 柏林

总理府地下二层,元首把齐柏林号航母的模型推到雷德尔面前。

“木头甲板、柴油机、30 架舰载机,1941 年 10 月前必须下水。”

雷德尔皱眉:“舰体焊接需要 8000 吨高强度钢,我们的船台——”

“那就拆铁路桥,”元首打断他,“从鲁尔到汉堡,所有民用列车停运三个月。”

三、7 月 20 日 大西洋

U-47 号潜艇艇长普里恩在航海日志里写道:

“狼群已增至 120 艘,目标:每月击沉 50 万吨商船。”

当天夜里,英国 HX-55 护航船队在北纬 55 度遭遇 12 艘潜艇围攻。

火焰照亮了半个北大西洋,像一场提前到来的极光。

四、7 月 25 日 伦敦

丘吉尔在唐宁街 10 号的地下室里抽着雪茄,面前摆着一份来自布莱切利园的破译电文:

“德舰俾斯麦号将于 8 月 1 日出海,目标:大西洋破交。”

他抬头望向天花板,仿佛透过 10 米厚的混凝土,看见未来的轰炸机群正从英伦三岛起飞。

“再等等,”他对自己说,“等他们把北非的油喝干,再把 1942 年的雪,提前一年送给莫斯科。”

五、7 月 31 日 柏林

暴雨。

总理府地下二层的排水泵发出垂死般的轰鸣,积水漫过电缆沟,火花四溅。

元首站在世界地图前,用红笔在 1942 年的时间轴上画下一个更大的圈。

他想起 21 世纪互联网上那张著名的“时间线”梗图:

“如果希特勒在 1940 年知道未来,他会怎么做?”

他低声回答自己:

“我会让历史先喘口气,然后亲手掐住它的喉咙。”

窗外,柏林的夏夜暴雨终于落下。

雨点砸在混凝土穹顶上,像无数细小的手指,轻轻叩击时间的门。

上一章 第一章 帝国12最新章节 下一章 攻打北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