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京城,褪去了夏末的燥热,多了几分清爽。清晏居的菊花开得正好,黄的、白的、紫的,簇拥在廊下,平添了几分雅致。苏清鸢每日处理完府中事务,便会坐在菊花园里,或是翻看李尚书的日记,或是等待沈惊寒的回信。
沈惊寒的回信在半月后抵达,信中字迹比往日潦草些,想来是军务繁忙时抽空写的。他说已收到她关于“双鱼玉佩”的消息,正在南疆暗中查访,还说柳州附近的一个老部落首领或许见过那玉佩,只是年事已高,记忆模糊,需要些时日慢慢询问。
“……李侧夫人之事,你多加留意便是,不必过于忧心。京中安稳,我方能在南疆安心行事。清晏居的菊花若开得好,替我多赏几眼,待我归来,再与你一同细看。”
苏清鸢摩挲着信纸上“一同细看”四个字,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他总是这样,再忙也不忘说些温软的话,让她悬着的心安定下来了
李侧夫人果然在日记的后半部分找到了关于“双鱼玉佩”的记载。那是李尚书被贬前几日写的,寥寥数语,却说那玉佩是“前朝遗物,分雌雄两半,合则能窥得一处秘藏”,还说赵侍郎曾想借去“研究”,被他婉拒了。
“秘藏?”苏清鸢看着那行字,心中疑惑,“什么样的秘藏?”
“先父没细说,只说与江山社稷有关。”李侧夫人将日记递还给她,眉头微蹙,“或许正因如此,赵侍郎和他背后的人才会如此执着于那玉佩。”
苏清鸢沉吟片刻:“若是与江山社稷有关,那这玉佩的来历定然不简单。说不定,当年的谋逆案,根本就是为了争夺这秘藏而起。”
李侧夫人点头:“有这个可能。只是这秘藏究竟在何处,恐怕只有找到玉佩才能知道了。”
两人正说着,周嬷嬷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小锦盒:“夫人,宫里来人了,说是陛下赏的东西。”
苏清鸢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对玉簪,簪头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凤凰,玉质温润,一看便知是上等的和田玉。盒子里还有一张字条,是皇帝的亲笔,说感念沈惊寒在南疆辛苦,特赏些物件给侯府夫人,以表体恤。
“陛下倒是有心了。”苏清鸢将玉簪放回盒中,心中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安。皇帝向来不重这些虚礼,今日突然赏赐,莫非是京中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动向?
“宫里来的公公还说什么了吗?”
“没说别的,只说陛下近日偶感风寒,精神不大好,让侯爷在南疆安心打仗,不必挂怀。”周嬷嬷答道。
苏清鸢心中的不安更甚。皇帝风寒?她前几日听锦绣阁在宫中当差的采买说,陛下还在御花园宴请大臣,怎么会突然风寒?
“周嬷嬷,让人去宫里探探消息,看看陛下究竟是何状况,还有……最近朝中可有什么异常。”
“是。”
宫里的消息在傍晚传回,说皇帝确实偶感风寒,已经好几日没上朝了,朝政暂由几位辅政大臣打理。而更让苏清鸢心惊的是,那位为首的辅政大臣,竟是皇帝的叔叔,瑞王。
瑞王早年因“体弱”一直居于京郊的王府,很少参与朝政,苏清鸢也只在几次宫宴上远远见过。印象中他总是笑意温和,与世无争,怎么会突然被委以重任?
“瑞王这些日子频繁出入皇宫,不仅见了几位老臣,还调了些京畿卫的人手守在宫门口,说是‘保护陛下安全’。”去打探消息的护卫低声道,“还有,有人看见瑞王府的长史偷偷去了天牢,见了之前被关押的吏部侍郎。”
苏清鸢的指尖猛地收紧。瑞王与吏部侍郎?这两人看似毫无关联,怎么会有往来?难道……瑞王就是赵侍郎背后的那个“大人物”?
“瑞王的长相,你知道吗?”苏清鸢忽然问。
护卫想了想:“中等身材,留着山羊胡,左眼下方有颗小小的痣。”
苏清鸢心中剧震。李尚书的日记里曾描述过赵侍郎的长相,也是“中等身材,左眼下方有痣”,只是当年的记载里,赵侍郎是没有胡须的!
难道……瑞王就是当年失踪的赵侍郎?或者说,他顶替了瑞王的身份?
这个猜测太过大胆,让她几乎喘不过气。若真是如此,那这位潜伏在皇帝身边多年的“皇叔”,心思该有多深沉,手段该有多狠辣!
苏清鸢立刻将自己的猜测写信告知沈惊寒,字迹因心绪不宁而有些颤抖。她不知道沈惊寒看到信后会如何,只知道京中的平静恐怕只是表象,一场更大的风暴已在暗处酝酿。
李侧夫人得知此事后,脸色苍白:“若瑞王真是赵侍郎,那先父的冤屈,怕是更难洗刷了。他如今身居高位,我们根本不是对手。”
“越是如此,我们越不能退缩。”苏清鸢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他能潜伏这么多年,说明心虚。只要我们找到确凿证据,定能揭穿他的真面目。”
她顿了顿,看向李侧夫人:“你再仔细想想,李尚书当年有没有留下什么与赵侍郎有关的信物?哪怕是一件不起眼的东西,或许都能成为证据。”
李侧夫人闭上眼睛,仔细回忆着。良久,她忽然睁开眼:“有!先父曾说过,赵侍郎当年借过他一本《南疆舆图》,还回来时,书里夹着一片干枯的兰花叶。先父觉得奇怪,便收了起来,说或许日后有用。”
“兰花叶?”苏清鸢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那兰花叶现在何处?”
“应该在那个木箱的底层,我这就回去取!”李侧夫人说着,便匆匆起身。
苏清鸢看着她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一片干枯的兰花叶,会是他们寻找真相的关键吗?她不知道,但她知道,绝不能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秋风吹过菊花园,卷起几片花瓣,落在苏清鸢的手背上,带着一丝凉意。她抬头望向南疆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祷。
沈惊寒,你一定要平安。京中的事,我会尽力撑着,等你回来。
这场与时间的赛跑,这场与暗处敌人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