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站的赛场被围得水泄不通,电子屏上滚动着各国选手的名字,宋酒儿的名字后面跟着“中国·国家队·新秀”的标注。
宋酒儿坐在休息区,指尖反复摩挲着新弓的握把——这三个月来,她已经把这把弓磨出了和旧弓相似的温度。
李翟递来一瓶温水:“记住你训练时的呼吸频率,风再大,靶心也不会跑。”她点点头,将水瓶放在脚边,瓶身与地面接触的瞬间轻得几乎没声。
女子反曲弓个人赛轮到宋酒儿出场时,天空突然飘起细雨。韩国名将金敏贞刚以698环的成绩刷新赛会纪录,看台上的欢呼浪涛般涌来。
宋酒儿走到起射线,先弯腰调整了箭尾的角度——她在赛前观察过,雨天箭羽的排水性会影响轨迹。
第一组箭射出,五支全中十环,电子屏跳出行云流水的数字时,解说员的声音陡然拔高:“这位中国小将……她的动作里没有丝毫犹豫!”
…………
半决赛遇上东道主选手,对方的亲友团在看台上敲锣打鼓,声浪几乎要掀翻顶棚。
宋酒儿拉弓的手却稳如磐石,当对方射出一支九环时,她甚至侧头看了眼风向旗,随即放出的箭稳稳钉在十环中心。
休息间隙,对手故意撞了下宋酒儿的箭囊,箭支发出哗啦的声响,她只是弯腰把箭一支支理好,动作轻柔得像在整理书页,抬头时还对对方颔首示意,眼里没有半分波澜。
决赛的最后一箭,雨停了,风却突然转向。
宋酒儿站在起射线,手指搭在弓弦上停了三秒——这是她整场比赛唯一的停顿。
看台上的李翟握紧了拳头,他比谁都清楚,这三秒里,她在计算风速、湿度和靶纸的张力变化。
箭离弦的瞬间,阳光恰好穿透云层,照亮了箭杆上刻着的名字缩写,也照亮了靶心那个越来越近的黑点。
“十环!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
全场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宋酒儿却只是把弓背在肩上,走到场边给了李翟一个浅淡的拥抱,声音轻得像雨丝:“比训练时多算了0.1秒的风滞时间。”
李教练拍着宋酒儿的背,忽然想起她刚入队时,有人说她太安静,不像能扛住大赛压力的样子。
可此刻她站在领奖台上,金牌在胸前闪着光,脸上的表情却和第一次在省队监测室里一样,沉静得像一汪深潭。
…………
赛后的新闻发布厅里,记者们的问题像箭一样密集。
记者:“作为入队仅三个月的新人,你不觉得这场胜利来得太突然吗?”
宋酒儿刚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温水,闻言轻轻放下杯子,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一声。
宋酒(宋酒儿)射箭的每一秒都需要积累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
宋酒(宋酒儿)就像拉弓时,差一毫米的角度,箭就会偏出十环。
有记者追问:“你只练了三年射箭,有人说你是靠天赋……”
宋酒(宋酒儿)天赋是让我能握住弓的机会
她打断时带着礼貌的坚定,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掌心的老茧。
宋酒(宋酒儿)但每天四百支箭的训练,才让我知道该怎么把弓拉满。
最后一个问题来自韩国记者:“你觉得自己能超越金敏贞吗?
宋酒儿抬头,目光穿过人群,落在远处的靶场方向,那里的工作人员正在收靶纸。
宋酒(宋酒儿)我想超越的,是下一支箭的自己。
她说完,微微欠身,动作优雅得像完成一套射箭动作,随即转身离开,白色运动服的衣角在门口掀起一小片风,像从未被喧嚣惊扰过。
李翟跟在她身后,听见她轻声问:
宋酒(宋酒儿)教练,明天能加练一组逆风射吗?
李翟笑着点头,看她抱着弓走向训练馆的背影,忽然明白,所谓天才,不过是把旁人惊叹的“奇迹”,活成了日复一日的“寻常”。
夕阳落在她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支永远朝着靶心飞行的箭,沉稳,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