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馆的电子屏循环滚动着倒计时:距2019射箭世界杯首站开赛还有18天。宋酒儿调试弓弦时,指腹摸到一处细微的磨损——那是去年冬训时,段寒曜替她缠防滑胶带的收尾处,当时他说:
段寒曜这样握到第七箭时,虎口不会硌得慌。
段寒曜试射参数调好了。
段寒曜的声音从隔壁靶位传来,他手里的平板亮着密密麻麻的数据,风速、湿度、海拔修正值一列列排开。
段寒曜参照去年慕尼黑站的气候模型,加了0.2度仰角补偿。
宋酒儿抬弓时,余光瞥见他站在10米外的起射线旁,站姿和她如出一辙:左肩微沉,重心落在前脚掌三分之一处。这是他们搭档的第三百二十天,从2018年第一次在队内混双选拔赛上被教练硬凑成组,到现在连呼吸频率都能在拉弓时同步。
上午的模拟赛用的是世界杯官方靶纸,第七组箭时突然起了侧风。宋酒儿搭箭的瞬间,段寒曜的弓弦已经先一步绷紧——他总是比她快0.3秒拉满,这个时间差刚好能让两支箭在空气中划出互补的弧线。
段寒曜偏左3厘米。
两支箭几乎同时落靶,段寒曜报出修正值时,宋酒儿已经调整了握弓力度。她知道他说的不是自己那支——他的箭稳稳钉在十环中心,而她的偏了毫厘,却正好补位了他预留的角度,像两块严丝合缝的拼图。
午休时,器材室的风扇嗡嗡转着。段寒曜在笔记本上画战术图,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很有规律,宋酒儿听着听着,忽然说:
宋酒(宋酒儿)明天该换护指了。
段寒曜头也没抬,从背包里拿出个新的护指套。
段寒曜早备着了,比你原来的薄0.1毫米,适应新弓的拉力。
护指内侧绣着个极小的箭头,和宋酒儿旧护指上磨掉的那个图案一模一样——那是去年她生日时,自己用马克笔描的标记。
下午的体能训练是负重跑,李翟要求两人用弹力带绑在一起。段寒曜的步频始终比宋酒儿快半步,却总能在她换气的间隙放慢速度,让弹力带保持恰好的张力。跑到第四圈时,宋酒儿的鞋带松了,她刚要弯腰,段寒曜已经停下脚步,自然而然地半蹲下去替她系好,动作熟稔得像在打理自己的装备。
宋酒(宋酒儿)记得去年选拔赛吗?
回程时,宋酒儿忽然开口。那天她最后一箭脱靶,是段寒曜在她耳边说:
段寒曜看我肩膀
用那个现在已成他们专属信号的下沉动作,替她稳住了心态。
段寒曜嗯了一声,从口袋里摸出个东西递给她:是枚小小的纪念章,2018年队内赛的奖品,背面刻着他们的名字缩写,被磨得很亮。
段寒曜当时就觉得
他顿了顿,看着训练馆外飘扬的国旗。
段寒曜我们该一起站到更高的地方。
暮色渐浓时,两人在靶场加练。最后一组箭射出,宋酒儿看着靶纸上几乎重叠的两个箭孔,忽然听见段寒曜说:
段寒曜世界杯的靶纸,十环比这个小1.2厘米。
宋酒(宋酒儿)嗯
她应着,却知道他想说的不是这个。就像她知道,他明天会提前半小时来馆里,把她的弓调到最适合晨温的张力;就像他知道,她总会在出发前,把他的护腕多缠一圈——那些不必说出口的默契,早已比箭杆更坚韧,比弓弦更紧密。
电子屏的倒计时跳成了17天,段寒曜收起弓时,忽然在她弓袋上别了个徽章,是世界杯的赛事标志。
段寒曜去年说的
他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段寒曜要让这两个箭头,一起扎在决赛的靶心上。
宋酒儿低头看着徽章,又抬头看向他。月光漫进训练馆,把两人的影子投在靶纸上,像两个紧紧相依的箭头,正朝着同一个方向,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