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京城贵女
本书标签: 古代 

风过回廊带暗香

京城贵女

初夏的风卷着槐花穿过太傅府的回廊,姜长宁正坐在葡萄架下翻乐谱。青禾端来冰镇的酸梅汤,见她指尖在"凤求凰"三个字上反复摩挲,忍不住笑道:"小姐这几日总看这支曲子,莫不是想在七夕宴上弹?"

姜长宁抬眼,望见廊外那株石榴开得正盛,火红的花瓣落了一地。她想起三日前在靖安侯府的赏花宴上,谢宴就站在这样的石榴花下,看她抚琴时,眼底的光比花还要亮。

那日她本不想去。谢宴新得了架百年古琴,邀了京中几位懂乐理的贵女雅集,她素来不喜热闹,架不住母亲说"谢侯爷一片诚心"。去时正赶上雨过天晴,侯府的石榴花被洗得透亮,谢宴穿着件月白长衫站在廊下,见她来,忙让人搬来最靠近琴案的绣墩:"这架'流泉',据说当年是明妃用过的。"

他说话时,指尖轻轻拂过琴弦,清越的琴音像滴落在玉盘上的水珠。姜长宁试弹了一曲《平沙落雁》,指尖起落间,竟觉得这琴与自己心意相通。一曲终了,谢宴递过杯雨前龙井:"你的指法里,藏着些琵琶的影子。"

她愣了愣。幼时曾跟着琵琶圣手学过三年,后来母亲说"贵女不宜弄弦鼓瑟太过张扬",便搁下了。这事除了家人,少有人知。

"去年上元节,在宜春苑听见过你兄长弹琵琶,指法与你相似。"谢宴望着她,目光坦诚,"想来是家学渊源。"

原来他连这些都留意过。姜长宁接过茶盏,指尖触到他微凉的指腹,慌忙缩回手,耳尖却悄悄红了。

那日的雅集,她弹得格外尽兴。谢宴始终坐在对面听着,偶尔点评几句,句句都说到点子上。散时他送她到门口,忽然从袖中取出支玉笛:"这笛音与'流泉'最配,若不嫌弃......"

玉笛是羊脂白玉雕的,笛尾坠着颗小小的珍珠。姜长宁接过时,听见自己心跳如鼓,却只轻声道:"多谢侯爷。"

回去后,她总在月下用那支玉笛吹《凤求凰》。笛声清婉,穿过寂静的庭院,仿佛能飞到靖安侯府去。青禾说:"小姐吹笛时,连檐下的燕子都停住了。"

七夕宴设在宫中太液池。皇帝兴致高,让贵女们各展才艺。姜长宁本想弹琵琶,却被一位郡主抢了先。正踌躇间,谢宴忽然起身奏请:"臣听闻姜小姐笛艺精湛,不如请她吹奏一曲?"

众人目光都落在她身上。姜长宁握着那支玉笛走到池边,晚风拂起她的裙裾,像朵盛开的白荷。她吹的仍是《凤求凰》,笛声穿过水面,惊起几尾游鱼。谢宴就站在不远处的柳树下,月光洒在他身上,衣袂翻飞如谪仙。

一曲终了,满座皆叹。皇帝笑着看向谢宴:"看来谢爱卿对姜小姐的才艺,很是了解。"谢宴躬身道:"臣只是觉得,这般好笛音,不该藏着。"

宴席散后,谢宴借着送太傅回府的由头,与她同行在宫道上。两侧宫灯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方才吹笛时,你在想什么?"他忽然问。

姜长宁低头看着脚下的青石板:"在想......石榴花。"

他停下脚步,转身望着她,眼底的笑意像揉碎了的星光:"侯府的石榴,结了果子请你去尝。"

入秋时,谢宴果然让人送来了石榴。红皮裂着小口,露出晶莹的籽,甜得像蜜。姜长宁剥石榴时,发现果盘底下压着张纸条,是谢宴的字迹:"月下笛音,如在耳畔。"

她忽然想起那日在侯府,他站在石榴花下看她弹琴的模样。原来有些情意,早已借着琴声、笛音,借着风穿过回廊,悄悄落在了心底。

后来京中传遍了靖安侯求娶太傅千金的消息。据说谢宴在金銮殿上请旨时,手里还握着支玉笛。皇帝笑着说:"看来是琴瑟和鸣的缘分。"

大婚那日,姜长宁坐在花轿里,手里紧紧攥着那支玉笛。花轿经过靖安侯府的石榴树,听见外面传来熟悉的笛声,正是那曲《凤求凰》。她忽然想起初见时,他站在雨后的回廊下,指尖拂过琴弦的模样,风里带着石榴花的香,也带着他未曾说出口的心意。

合卺酒罢,谢宴执起她的手,轻声道:"往后,你的笛,我的琴,日日都能相和了。"窗外月光正好,风穿过回廊,带来满院的桂花香,像极了那些藏在音符里的、温柔的时光。

上一章 砚底藏春 京城贵女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月移花影上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