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京城贵女
本书标签: 古代 

月移花影上栏杆

京城贵女

暮夏的夜带着蝉鸣的余温,姜长宁坐在水榭里翻棋谱。湖面荷叶层层叠叠,偶尔有晚风吹过,带起阵阵荷香,与她指尖的檀香混在一起,倒比熏炉里的香丸更清雅些。

"小姐,靖安侯在岸边站了好一会儿了。"青禾捧着盏莲子羹过来,眼尾往湖对岸瞟。姜长宁抬眼,果然见谢宴立在柳树下,月白长衫被风拂得微动,手里似乎还提着个食盒。

这是他们这个月第五次在太傅府的别院偶遇。说是偶遇,青禾总笑"哪有这么巧的偶遇",姜长宁却只当是谢宴军务之余,来向父亲请教兵法。毕竟这位年轻的侯爷,是京中出了名的勤勉,白日在军营操练,夜里还常来太傅府谈事,连圣上都夸他"少年老成,国之栋梁"。

谢宴踏着石板路过来,食盒放在石桌上,打开时露出几样精致的点心:"方才路过西街,见这家铺子的杏仁酥做得好,想着姜小姐或许爱吃。"

他记得她爱吃甜食。姜长宁想起上月在皇家别苑避暑,她随女眷们游湖,不慎将一块杏仁酥掉进水里,当时谢宴正在附近钓鱼,竟默默让人重新备了一盒送来,说是"军中厨子新做的,不合口味,扔了可惜"。

"多谢侯爷费心。"她拈起一块杏仁酥,酥皮簌簌落在碟子里,像碎了的月光。谢宴坐在对面看她吃,忽然道:"昨日见你与几位小姐弈棋,收官时似乎有些犹豫。"

姜长宁愣了愣。昨日她在花园凉亭与人对弈,谢宴确实来过,却只站在廊下听父亲讲阵法,原来竟留意着棋盘上的动静。"那步棋我总觉得不稳妥。"她轻声道。

谢宴取过棋盘,捡了枚黑子落下:"这里该断,而非粘。"他的指尖修长,捏着棋子的模样竟比握剑时更添几分温润。姜长宁看着他落子的位置,豁然开朗,忍不住抬头望他,正撞进他含笑的眼眸,那里面映着水榭的灯火,亮得像揉碎了的星子。

"多谢侯爷指点。"她慌忙低下头,脸颊有些发烫。

夜风渐凉,谢宴起身告辞:"明日要去西郊演武,怕是来不了了。"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个锦囊,"这是北地送来的暖玉,夜里看书时握着,能驱寒。"

锦囊是素色的锦缎,摸上去软软的。姜长宁接过时,指尖触到他的,像有电流窜过,慌忙缩回手:"侯爷留着自用吧,军中更需这个。"

"我皮糙肉厚,用不上这些精细物件。"谢宴将锦囊塞进她手里,转身便走,玄色披风在夜色里划出道利落的弧线,"棋局记得复盘。"

那夜姜长宁抱着暖玉看书,玉的温润从掌心漫上来,竟比熏炉更暖。她想起谢宴落子时专注的模样,想起他递点心时眼底的笑意,忽然觉得这暮夏的夜,似乎也没那么长了。

西郊演武持续了半月。姜长宁每日临睡前,总不忘将那枚暖玉放在枕边,仿佛这样就能听见些关于演武场的消息。直到一日兄长回来,说谢宴在骑射比试中拔得头筹,却在最后一场马战时不慎被惊马甩落,伤了手臂。

她的心猛地一揪,夜里竟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日借口给祖母送药,绕道去了靖安侯府。管家说侯爷正在书房养伤,她犹豫再三,还是让青禾将亲手熬的鸽子汤递了进去。

回来的路上,青禾笑道:"小姐昨日还说'军中跌打损伤是常事',今日倒急着送汤了。"姜长宁嗔了她一句,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谢宴伤好后,来太傅府的次数更勤了。有时是送几卷新得的兵书,有时是带些北地的特产,却总在傍晚时分来,说是"正好赶上用晚膳"。父亲笑着打趣:"谢侯爷怕是看中了府里的厨子。"

谢宴只笑不语,目光却总落在姜长宁身上。她剥莲子时,他会递过干净的帕子;她看棋谱皱眉时,他会轻声提点;她偶尔咳嗽两声,第二日必定有上好的川贝送来。

中秋那晚,府中设宴赏月。姜长宁坐在廊下弹琵琶,弹的是支《醉花阴》,弦音婉转,带着几分说不清的心事。谢宴就坐在对面的石阶上,手里把玩着枚玉佩,目光追随着她的指尖,仿佛那琵琶声不是弹给众人听的,只是唱给他一个人。

曲终时,他忽然起身,走到她面前,从袖中取出支金步摇,步摇上镶着颗莹润的珍珠,晃动时发出细碎的声响:"这是我母亲留下的,她说......遇见想护一生的人,便赠予她。"

姜长宁握着琵琶的手微微一颤,抬头望见他眼底的认真,比天上的明月还要亮。周围的喧闹仿佛都远了,只剩下他的声音,和自己如擂鼓的心跳。

"长宁,"他第一次这样唤她,声音带着微哑的温柔,"往后的每一个中秋,我都想陪你过,好不好?"

风拂过湖面,荷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姜长宁望着他,忽然想起那个暮夏的夜晚,他站在柳树下,食盒里的杏仁酥散发着甜香。原来有些相遇,从来都不是偶然,就像月移花影,悄无声息间,早已爬上了栏杆,也爬进了心底。

她轻轻点头,将那支步摇接过。步摇上的珍珠晃啊晃,映着月光,也映着两人交握的手,温柔得像一首写不完的诗。

上一章 风过回廊带暗香 京城贵女最新章节 下一章 竹影扫阶尘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