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罚过
本书标签: 古代  古风虐文 

晨光里的暖意

罚过

自那日赔罪后,沈承砚像是变了个人。武馆里再遇师弟阿宝,他不再刻意避开,偶尔还会就招式拆解讨教几句。阿宝起初别扭,架不住沈承砚坦荡,时日一久,倒真消了嫌隙,有时还会偷偷塞给沈承砚两块芙蓉糕,说是母亲做的。

这日沈昭宁去药铺抓药,刚进门就见掌柜的捧着个小匣子笑:“沈姑娘来得巧,前日托我找的那批伤药到了,专治跌打瘀青,药效比寻常药膏好上三成。”

沈昭宁接过匣子,指尖触到冰凉的木盒,忽然想起沈承砚那日趴在炕上的模样。少年总是这样,疼得额头冒汗也不肯吭声,仿佛多哼一声都是示弱。她付了钱,又额外要了些活血化瘀的草药,打算回去给他炖个药膳。

回到家时,日头已过晌午。推开院门,却见沈承砚没在院里练功,反而蹲在阶前,手里拿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听见动静,他猛地抬头,耳根竟有些发红,慌忙用脚把地上的痕迹蹭掉。

“在写什么?”沈昭宁故意逗他。

少年站起身,手背在身后,支支吾吾道:“没、没什么。长姐,你抓药回来了?”

沈昭宁扬了扬手里的药包,瞥见他脚边没蹭干净的痕迹,像是个歪歪扭扭的“宁”字。她心头一暖,没再追问,只道:“今日买了好药材,给你炖个乌骨汤,补补身子。”

沈承砚眼睛亮了亮,又赶紧低下头:“我身子早好了,不用这么麻烦。”话虽如此,脚步却诚实地跟着沈昭宁进了厨房,帮着生火添柴,动作笨拙却认真。

汤炖在灶上时,沈昭宁坐在廊下缝补沈承砚的练功服。少年的衣服总是磨得快,袖口和裤脚常常绽开线脚。她正缝着,忽然听见院里传来轻微的响动,抬头便见沈承砚站在院中,扎着马步,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他今日的招式格外沉稳,不再像从前那样一味求快,每一拳打出都带着章法,收势时虽还有些不稳,却比往日从容了许多。沈昭宁透过他裤上看到隐约的淤青——那是那日她气急了打的,此刻竟有些后悔。

待沈承砚收功,她递过帕子:“歇会儿吧,汤快好了。”

少年接过帕子擦汗,忽然低声道:“长姐,昨日武馆先生夸我了,说我招式稳了不少。”

“嗯,我看见了。”沈昭宁笑着,“比从前沉得住气了。”

沈承砚挠了挠头,又道:“先生还说,明年的秋试,我或许能试试。”

秋试是本地武学比试,虽比不得武举,却也是少年们崭露头角的机会。沈昭宁知道他一直憋着股劲,闻言便道:“若想去,便好好准备。缺什么家伙什,我给你置备。”

少年用力点头,转身去看灶上的汤,通红的耳根却暴露了他的欢喜。

傍晚时分,汤香弥漫了整个小院。沈昭宁盛了碗汤递给沈承砚,看着他小口喝着,忽然想起今早药铺掌柜的话:“那孩子瞧着闷,心里却亮堂,上次来给你抓药,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半天才开口,问什么药治头疼最好。”

她喉头微热,伸手摸了摸沈承砚的头,像小时候那样:“慢点喝,还有呢。”

沈承砚抬起头,眼眶有些发红,却用力眨了眨,把汤碗递过来:“长姐也喝。”

夕阳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少年捧着汤碗,小口喝着,忽然觉得,这世间最暖的,不是炉火,也不是阳光,而是身边这个人,是她无论何时都站在身后的模样。

他偷偷握紧了拳头,心里暗暗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练功,一定要快点长大,等他有了本事,就换他来护着长姐,再也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窗外的蝉鸣渐渐歇了,晚风带着草木的清香,轻轻拂过屋檐。小院里,汤碗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伴着少年低低的承诺,在暮色里,晕开一圈圈温暖的涟漪。

上一章 登门谢罪,理亏需认 罚过最新章节 下一章 碎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