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宫廷丫鬟:吃瓜风云录
本书标签: 古代  后宫争宠  宫斗     

寿辰前的风波

宫廷丫鬟:吃瓜风云录

梅花糕的甜香还萦绕在鼻尖,苏晴已经把最后一块小心地收进了粗瓷碗里。她没敢立刻吃完,这精致点心在丽景轩太扎眼,万一被张姑姑或是春桃她们瞧见,少不得又是一场是非。

窗外的天色渐渐放晴,阳光透过糊纸的窗棂,在土坯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苏晴捧着温热的碗,指尖摩挲着碗沿的豁口,心里反复琢磨着云袖那句“该机灵的时候,不能太木讷”。

机灵,在这宫里究竟是指什么?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圆滑,还是藏起锋芒、在暗处看清局势的通透?她想起现代职场里那些“高情商”的同事,总在恰当的时候说恰当的话,可真到了这步步惊心的后宫,光靠情商怕是不够。

“苏晴!愣着做什么?”张姑姑的声音像块冰疙瘩砸进来,门板被拍得“哐当”响,“刘管事让去库房清点寿辰要用的绸缎,去晚了仔细你的皮!”

苏晴慌忙将碗藏进木箱底层,用旧衣服盖好,抓起墙角的抹布擦了擦手,快步跑出去。

库房在丽景轩最偏僻的西北角,是间半地下的屋子,常年不见阳光,阴冷潮湿。刘管事已经等在门口,他是个五十多岁的太监,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几分精明。见苏晴来了,他指了指库房里堆得像小山似的绸缎:“张姑姑说你认得几个字,过来把这些料子的名目、尺数记下来,核对清楚了报给我。”

苏晴这才知道,原主竟是识得些字的,许是家里曾是小户人家,还教过女儿读书。她心里松了口气,这算是原主留下的为数不多的“遗产”了。

走进库房,一股陈旧的丝线味扑面而来。各色绸缎堆在架子上,有的用防潮的油纸包着,有的直接露在外面,边缘已经微微发黄。苏晴拿起刘管事递来的毛笔和账本,笔尖有些分叉,墨汁也带着股陈味。

她定了定神,开始逐件清点。明黄色的云锦最是惹眼,上面用金线绣着龙凤呈祥的纹样,针脚细密,光泽流转,显然是供皇上或太后使用的。旁边堆着几匹石榴红的杭绸,绣着百子千孙图,许是给哪位得宠的娘娘备着的。还有些素色的绫罗,想来是给低位份的嫔妃或是宫女们用的。

苏晴一边记一边看,指尖拂过冰凉的绸缎,忽然在一堆青灰色的布料下,瞥见一抹不该有的艳色。她心里一动,伸手将那青灰布料掀开——下面竟是一匹正红色的织金缎,缎面上用银线绣着鸾鸟,针脚虽然也算工整,但比起旁边那匹云锦,明显粗糙了些,尤其是鸾鸟的尾羽处,有几针歪歪扭扭,像是急着赶工绣出来的。

更奇怪的是,这匹红缎的边角处,沾着一小块深褐色的污渍,像是干涸的血迹,被人用同色的丝线草草遮掩过,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苏晴的心跳漏了一拍。太后寿辰用的料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残次品?还被藏在不起眼的青灰布料下面?

“怎么了?”刘管事不知何时走了进来,见她盯着那匹红缎发愣,语气沉了沉,“有问题?”

苏晴连忙低下头,掩去眼底的疑惑,拿起毛笔在账本上记下:“回刘管事,没什么,只是这匹红缎的绣工瞧着格外精致,奴婢多看了两眼。”

刘管事的目光在红缎上扫了一圈,没发现异常,才淡淡道:“这是给淑妃娘娘备着的,要做件新衣裳在寿宴上穿。仔细点记,别出岔子。”

淑妃娘娘?苏晴握着笔的手紧了紧。如果这匹缎子有问题,那是有人想害淑妃?还是……淑妃自己有意为之?她想起春桃说的燕窝被换的事,后背泛起一阵寒意。

她不敢再多看,匆匆记下尺数,继续清点其他料子。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刘管事离开时,脚步在红缎旁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动作太快,像是在掩饰什么。

等把所有料子都清点完,苏晴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她将账本交给刘管事,看着他锁上库房的门,心里那股不安越来越强烈。那匹红缎太可疑了,尤其是那小块污渍,绝不是普通的脏污。

回到自己的小屋,苏晴翻出云袖给的那瓶药膏,倒出一点涂在手上。清凉的触感让她冷静了些。她该把这事说出去吗?告诉云袖?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说出去,万一打草惊蛇,自己可能第一个遭殃。不说,若是真在寿宴上出了岔子,淑妃被问责,她们这些底下人怕是也难逃干系。

正左右为难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苏晴走到窗边,撩开一条缝往外看——只见春桃被两个太监架着,头发散乱,脸上带着泪痕,嘴里还在哭喊:“我没有!我真的没有偷东西!是她陷害我!”

她对面站着的是张姑姑,手里拿着一支金步摇,脸色铁青:“人赃并获,你还敢狡辩?这是华贵妃宫里赏下来的东西,你也敢动心思?!”

周围围了不少宫女太监,都在窃窃私语。

“听说春桃偷了华贵妃赏给张姑姑的步摇。”

“真的假的?她胆子也太大了吧?”

“我早上还看见她在张姑姑门口转悠呢……”

苏晴的心沉了下去。春桃虽然爱支使人,却不是个有胆子偷东西的人,尤其是华贵妃宫里赏下来的物件,借她个胆子也不敢碰。这分明是有人栽赃。

她忽然想起昨天在东跨院听到的话,春桃说过不少华贵妃的闲话,难道是被什么人听去了,故意设了这个圈套?

“不是我!”春桃还在挣扎,“是小翠!是她昨天借给我戴过,肯定是她放回去的时候故意藏在我箱子里的!”

被点名的小翠脸色一白,立刻跪下:“姑姑明鉴!我只是借给春桃姐姐看看,早就拿回来了,绝没有藏在她箱子里!”

张姑姑哪里肯信,扬手就给了春桃一巴掌:“还敢攀咬旁人?来人,把她拖去柴房关着,等寿辰过了再交给内务府发落!”

春桃哭喊着被拖走了,声音越来越远。小翠跪在地上,肩膀微微颤抖,却悄悄抬眼扫了一圈,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

苏晴缩回手,后背一阵发凉。这就是后宫,前一秒还在议论别人的是非,下一秒就可能沦为别人的踏脚石。春桃的下场,会不会也是她的将来?

她走到木箱边,重新拿出那碗梅花糕,捏起一块放进嘴里。糯米的软糯混着桂花的甜香在舌尖散开,可她却尝不出丝毫甜味,只觉得心里发苦。

傍晚时分,云袖又来了。她没进苏晴的小屋,只是在院门口招了招手。

苏晴快步走过去,见云袖神色有些凝重,心里不由得一紧。

“寿宴要用的绸缎,你清点过了?”云袖开门见山。

“是。”苏晴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出来,“回姐姐,奴婢清点时,发现给娘娘备着的那匹红缎有些……不对劲。”

云袖的眼神锐利起来:“怎么不对劲?”

“缎子边角有块污渍,像是被人用丝线遮过,而且绣工也有些粗糙。”苏晴压低声音,“刘管事好像……早就知道。”

云袖沉默了片刻,眉头微蹙:“我知道了。这事你别再提,也别让第三个人知道。”她顿了顿,从袖中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苏晴,“这是些杏仁酥,你留着吃。寿辰前后,凡事多留心。”

苏晴接过纸包,指尖触到云袖微凉的手。她想再说些什么,却见云袖已经转身,藕荷色的裙摆消失在回廊尽头。

回到小屋,苏晴打开纸包,杏仁酥的香气混着梅花糕的甜香,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开来。她忽然明白,云袖的提醒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那匹红缎,春桃的事,或许都和即将到来的太后寿辰有关。

有人想借着寿辰邀功,有人想趁机打压对手,还有人想在浑水里摸鱼。而她这样的小宫女,就像棋盘上的卒子,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在不经意间,被卷入最危险的棋局。

苏晴拿起一块杏仁酥,慢慢嚼着。甜味在舌尖化开,带着一丝微苦的杏仁味,像极了这后宫的日子。

她不知道那匹红缎会引出什么风波,也不知道春桃的下场最终会如何。但她知道,从现在起,她不仅要竖起耳朵听,更要睁大眼睛看。

这后宫的瓜,越是接近核心,就越是惊险。而她,必须在这惊险里,稳稳地站着。

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咚——咚——”,沉稳而悠长,在寂静的宫墙里回荡。苏晴吹熄了桌上的油灯,躺在冰冷的木板床上,握紧了手里的纸包。

夜还很长,而属于她的,这场后宫的“大戏”,才刚刚进入高潮。

上一章 廊下的碎语 宫廷丫鬟:吃瓜风云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寿宴惊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