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举头三尺定有神明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推理悬疑  灵异 

第二章:祠堂里的报应

举头三尺定有神明

第二章:祠堂里的报应

祠堂谜案

神像找回来了。

那是一尊半米高的泥塑,浑身蒙着厚厚的灰尘,像是被岁月无情掩埋的一段记忆,被孤零零地扔在垃圾场最深处。它的半边脸已然摔碎,露出里面干枯的稻草,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曾经遭受的苦难。陈默小心翼翼地将它带回队里,轻轻放置在证物台上。不知为何,从把神像安置好的那一刻起,陈默总觉得那只完好的眼睛,正冷冷地盯着自己,目光中似有责备,又似藏着无尽的秘密。

“黄纸查出来了,是城郊青云观的。”小李匆匆推门进来,手中紧紧攥着报告,打破了室内的寂静。“观主说这符是求‘消灾’的,不过,赵奎来求符那天,观主注意到他身后跟着个穿黑雨衣的人。那人一直静静地站在观外,始终没进来,观主说看着挺面生,之前从未见过。”

“穿黑雨衣的人?”陈默微微皱眉,目光下意识地再次投向那尊神像,脑海中思绪如麻。“拆迁队拆祠堂时,有没有人强烈反对?”

“有个姓林的老头,是祠堂看守人的儿子。从拆迁队进场的那天起,他就天天来闹事,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赵奎拆祠堂会遭报应。前几天,他还在工地门口烧纸钱,结果被赵奎的人狠狠打了一顿。”小李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调出相关资料。“林老头今年六十八了,无儿无女,独自一人住在老城区。听说是几十年前这里的知青,据说他父亲就是当年护城牺牲的义士之一。”

陈默听闻,指尖不自觉地在桌面上缓缓敲了敲,略作思索后说道:“带他来问问。”

不多时,林老头被带了进来。他来得很平静,背微微驼着,像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脊梁,手里拄着根木杖,杖头刻着同样的“义”字徽章,仿佛在彰显着家族的荣耀与坚守。当他的目光落在证物台上的神像时,原本浑浊的眼睛猛地颤了颤,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却终究没说出话来。

“赵奎死了,你知道吗?”陈默没有丝毫铺垫,开门见山地问道。

“知道。”林老头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旧风箱发出的声响,透着一种历经沧桑的疲惫。“报应来了。”

“什么报应?”

“拆祠堂的报应。”林老头缓缓抬起头,眼中浑浊的目光突然锐利起来,仿佛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我爹当年拼死守着祠堂,日本鬼子进城时,他带着乡亲们护着粮食藏在祠堂地窖里,可最后,却被鬼子活活烧死在里面。这祠堂,是我们这些后人最后的念想,是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地方。赵奎为了那点钱,连死人的安宁都要抢夺,他不该遭报应吗?”林老头越说越激动,手中的木杖不自觉地在地上重重顿了两下。

“所以你跟踪他去青云观,还在他的安全帽上写警告?”陈默紧紧盯着林老头的眼睛,试图从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一丝真相的痕迹。

林老头愣了一下,随即缓缓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我没跟踪他,也没写过字。但我爹说过,举头三尺有神明,谁要是做了亏心事,就算躲到天涯海角都没用。”

陈默沉默了。从林老头的反应来看,似乎不像是在装假,而且他腿脚明显不便,想要精准地制造三次“意外”,从常理上来说,难度极大。

就在这时,陈默的手机骤然响起,是技术科打来的电话。“陈队,脚手架卡扣上有新的磨损痕迹,不是自然松动,是被人用工具拧过!另外,我们在神像碎掉的半边脸里,发现了一张油纸包着的照片!”

没过多久,照片便被送了过来。那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岁月的侵蚀让它边角微微卷曲,上面站着七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年轻人,他们的胸前都别着“义”字徽章,在艰苦的岁月中,透着一股坚定与自豪。中间的人笑得最为灿烂,眉眼间与林老头竟有七分相像,想必应该是他父亲林建军。而在照片的角落,一个瘦小的少年躲在后面,怯生生地看着镜头,眼神中满是对未知的恐惧与迷茫。

“这少年是谁?”陈默指着照片,向林老头问道。

林老头眯起眼睛,盯着照片看了很久,眉头紧锁,努力在记忆的长河中搜寻着。过了好一会儿,他缓缓摇头:“记不清了,当年祠堂常来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我爹心善,总给他们留吃的……等等!”他的眼神突然定格在照片边缘,手指激动地指着,“这孩子脖子上挂的长命锁,和赵奎办公室抽屉里的那个一模一样!”

陈默心里猛地一沉。赵奎的办公室他仔细搜过,确实有个生锈的长命锁,当时只以为是个不起眼的杂物,并未太过在意。他立刻吩咐人去查赵奎的身世,自己则拿起那张老照片,对着光,一寸一寸地仔细查看。

终于,在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模糊的字:“1943年冬,护粮七义士与孤儿阿奎”。

阿奎?赵奎?难道赵奎就是当年那个躲在角落的孤儿?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故事?陈默的思绪如乱麻般交织在一起,案件似乎正朝着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上一章 第一章:雨夜的报应 举头三尺定有神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道义的坚守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