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五十分,宿舍楼走廊里准时响起了嘹亮的起床号声。号声穿透门板,在206宿舍内回荡。几乎是号声响起的同时,靠窗下铺的周小川一个激灵坐了起来,揉了揉眼睛,嘟囔了一句。门对面的李猛也掀开被子坐起,伸了个懒腰,骨骼发出轻微的“咔哒”声。窗上铺的吴越安静地坐起身,摸索着戴上眼镜。樊振东也睁开眼睛,坐了起来。
四人没有多余的话语,动作利落地叠好被子,将草席抚平。李猛第一个拿起脸盆毛巾和牙缸,拉开门走了出去。周小川紧随其后。吴越和樊振东也拿起洗漱用品,跟了出去。
走廊尽头的公共盥洗室已经挤满了人。水龙头哗哗作响,空气中弥漫着牙膏的薄荷味和香皂的气息。少年们有的在刷牙,有的在洗脸,有的用湿毛巾擦着脖子和胳膊。樊振东找到一个空位,拧开水龙头,用冷水扑了扑脸,然后开始刷牙。动作快速而有序。
洗漱完毕,四人回到宿舍放下脸盆,拿起各自的饭卡和水壶。六点十分,他们和其他队员一起走出宿舍楼,汇入前往食堂的人流。清晨的空气带着凉意,天色微明,营区的路灯还亮着。
食堂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窗口前排着长队。早餐是馒头、花卷、稀饭、咸菜、煮鸡蛋,还有牛奶。四人打好饭,找到空位坐下。李猛拿起一个馒头,掰开,夹了点咸菜,大口吃起来。周小川剥着鸡蛋壳。吴越小口喝着稀饭。樊振东拿起一个花卷,就着咸菜,安静地吃着。他剥了一个鸡蛋,蛋白完整,蛋黄凝固得恰到好处。
六点四十分,四人吃完早饭,将餐具送到回收处,然后拿起水壶,走向一号训练馆。
训练馆内灯火通明,巨大的空间里已经聚集了不少队员。墨绿色的球台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塑胶地板和汗水混合的气息。队员们穿着统一的深蓝色运动服,有的在做热身活动,有的在球台边进行简单的对练,球拍撞击乒乓球发出清脆的“乒乒乓乓”声。
七点整,哨声响起。队员们迅速在场地中央集合,排成几列横队。陈教练和其他几位教练站在队伍前面。陈教练的目光扫过队伍,在樊振东身上停留了一瞬,然后开口,声音洪亮,在空旷的场馆内回响:“立正!稍息!”
队员们动作整齐。
“今天,我们队里来了一位新队员,樊振东。”陈教练的声音平稳,“大家欢迎。”
队伍里响起一阵不算热烈但还算整齐的掌声。樊振东站在队列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目光平视前方。
“樊振东,入列。”陈教练指了指队伍末尾的一个空位。
樊振东走出队列,小跑着站到指定位置。
“好!”陈教练点点头,“下面分配今天的训练任务。老队员,按原定计划进行。李猛、周小川、吴越、樊振东,你们四个新来的,今天上午由刘教练带你们进行基础技术和体能摸底测试。”
一位身材敦实、面色黝黑的教练站了出来,朝四人招了招手:“你们四个,跟我来。”
四人跟着刘教练走到场馆靠边的一块区域,那里摆放着发球机、多球筐和一些体能测试器材。
“先热身,慢跑五圈,活动关节。”刘教练下令。
四人绕着训练馆边缘的跑道开始慢跑。樊振东跑在李猛后面,步伐稳定,呼吸均匀。五圈结束,刘教练带着他们做了一套关节活动和拉伸动作。
“好,现在开始技术测试。”刘教练拿起一个球拍和一筐球,“樊振东,你先来。正手攻球,连续一百个,要求落点稳定,动作规范。”
樊振东走到球台前,拿起自己的球拍。刘教练站在对面,开始用发球机喂球。橙色的乒乓球连续不断地从机器中射出,落向樊振东的正手位。
樊振东双脚分开,膝盖微屈,重心下沉。他引拍,转腰,挥臂,动作流畅而富有爆发力。球拍撞击球的声音清脆有力,每一个回球都划出一道低平的弧线,精准地落在对面球台的指定区域。他的动作稳定,节奏感强,眼神专注地盯着来球。一百个球打完,动作几乎没有变形,落点也相当集中。
“好。”刘教练点点头,语气听不出太多情绪,“反手推挡,一百个。”
发球机调整角度,球射向樊振东的反手位。樊振东迅速调整站位,手腕内收,小臂带动手腕快速向前推出。反手动作同样稳定,回球线路平直,落点控制精准。他的反手动作幅度不大,但出手快,还原快,显示出良好的协调性和手感。
“正反手结合,不定点。”刘教练加大了难度。
发球机开始随机变换落点,时而正手,时而反手。樊振东的脚步快速移动,重心转换流畅,正反手技术衔接自然,回球依旧保持着较高的质量和稳定性。
接下来是步法测试、多球训练、发球测试……樊振东每一项都完成得一丝不苟。他的技术动作规范,发力协调,显示出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尤其是在正手爆冲和反手拧拉这些体现力量的环节,他球拍撞击球时发出的“嘭嘭”声,显示出超越年龄的爆发力。
李猛、周小川、吴越也依次进行了测试。李猛的正手力量十足,但步法稍显笨重;周小川的直板快攻速度快,前三板凶狠,但相持能力稍弱;吴越的削球稳健,旋转强,但进攻能力不足。
技术测试结束后是体能测试:立定跳远、30米冲刺、折返跑、平板支撑、引体向上。樊振东的各项成绩都相当出色,尤其是核心力量和爆发力,在同龄人中显得尤为突出。李猛的力量测试成绩最好,周小川的敏捷性最佳,吴越的耐力最好。
整个上午就在密集的测试中度过。汗水浸湿了四人的运动服,场馆内充斥着球拍击球声、脚步声、教练的指令声和队员们粗重的喘息声。
中午十二点,训练结束的哨声响起。队员们如释重负,纷纷拿起水壶猛灌几口,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食堂。
午餐比早餐丰盛一些,有米饭、面条、几个荤素搭配的炒菜和汤。四人打好饭,围坐一桌。李猛饿坏了,埋头猛吃。周小川一边吃一边揉着发酸的胳膊。吴越安静地吃着,额头上还挂着汗珠。樊振东吃饭的速度比早上慢了一些,但依旧很稳,他夹起一块红烧排骨,仔细地啃着骨头上的肉。
下午两点,训练继续。下午的训练以多球训练和基础技术强化为主。刘教练针对上午测试中暴露的问题,给四人分别布置了不同的训练内容。樊振东的重点是步法移动衔接和反手位的连续进攻稳定性。他站在球台前,面对发球机连续不断送来的球,不断重复着滑步、跨步、击球的动作组合。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和脖子往下淌,运动服的后背已经湿透了一大片。但他眼神专注,动作一丝不苟,每一次击球都力求做到最好。教练偶尔会在一旁指点:“重心再低一点!”“转腰带动手臂!”“还原快一点!”樊振东便默默调整。
其他队员也在各自的球台前挥汗如雨。训练馆里充斥着密集的击球声、球鞋摩擦地板的吱嘎声、教练的喊声和队员们粗重的呼吸声。空气闷热而潮湿,弥漫着汗水和塑胶混合的气味。
下午的训练持续到五点半。当结束的哨声再次响起时,不少队员直接瘫坐在了地板上,大口喘着气。樊振东也走到场边,拿起水壶,仰头喝了几大口水。汗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落在地板上。他撩起衣角擦了擦脸上的汗,然后开始收拾自己的球拍和水壶。
晚饭后,天色已暗。四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206宿舍。周小川一进门就扑倒在自己的床上,发出一声长长的呻吟:“累死我了……”李猛也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揉着发酸的大腿:“这训练量,比我们省队大多了。”吴越默默地拿起脸盆毛巾,走向盥洗室。
樊振东也感到浑身肌肉酸痛,但他没有像周小川那样瘫倒。他走到自己的柜子前,拿出脸盆毛巾和换洗衣物。盥洗室里人很多,他等了一会儿才轮到一个位置。他用冷水冲洗着身体,冰凉的水流冲刷着汗水和疲惫。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背心和短裤,感觉清爽了许多。
回到宿舍,周小川还瘫在床上哼哼唧唧。李猛正龇牙咧嘴地给自己大腿按摩。吴越已经坐在书桌前,安静地看着一本英语书。樊振东走到自己的书桌前坐下,拿起水壶喝了几口水。他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是黑的。
他拿起手机,按亮屏幕。屏幕上显示有一条未读QQ消息,来自“阿玉”。时间是晚上七点十分。
他点开消息。
"上个月参加的广州市英语竞赛和广州市数学竞赛结果出来了。都拿了冠军,晋级省赛。下周去参加省赛。"
樊振东看着屏幕上的文字,手指在键盘上按动:
"恭喜。省赛加油。"
信息发送出去。很快,回复来了。
"嗯。谢谢。今天训练怎么样?"
樊振东的手指在键盘上移动:
"训练强度大。上午技术体能测试,下午多球训练。很累。"
"注意休息。多吃点。"
"嗯。你也是。"
对话停顿了一会儿。樊振东看着屏幕,又按动键盘:
"八一队伙食不错。"
"那就好。广州今天很热。"
"北京也热,但干。"
"嗯。早点休息。"
"好。你也是。晚安。"
"晚安。"
对话结束。樊振东退出QQ,手指在手机键盘上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开了另一个应用——家族群“钢铁长城”。群成员有爷爷樊建安、奶奶张秀、爸爸樊立钢、妈妈李臣雅。
樊振东的手指在键盘上按动:
"报告:第一天训练结束。上午基础技术和体能测试,下午多球训练。强度大,但能适应。教练专业,队友相处融洽。一切正常。"
信息发送出去。他放下手机,拿起桌上的水壶又喝了一口水。宿舍里,周小川已经停止了哼哼,似乎睡着了。李猛还在按摩自己的腿。吴越合上了英语书,开始整理桌面。
过了一会儿,手机屏幕亮起,提示有群消息。
爷爷樊建安回复:
"好。军人不怕苦。听教练话,刻苦训练。"
奶奶张秀回复:
"东东辛苦了。注意身体,多喝水,按时吃饭。"
爸爸樊立钢回复:
"收到。专注训练,遵守纪律。"
妈妈李臣雅回复:
"儿子加油!注意劳逸结合,保护好自己,别受伤。妈妈想你。"
樊振东看着屏幕上一条条简短的回复,手指在键盘上按了两个字:
"收到。"
然后,他放下手机,拿起桌上的一本《乒乓球技战术解析》,翻到折角的一页,开始阅读。房间里很安静,只有周小川轻微的鼾声,李猛偶尔发出的吸气声(按摩到痛处),以及书页翻动的沙沙声。窗外的夜色深沉,营区里一片静谧,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口令声和巡逻士兵整齐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