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顶流萌崽:系统逼我五岁开演唱会
本书标签: 现代  娱乐圈  爽文     

藏在“拥抱”里的旋律

顶流萌崽:系统逼我五岁开演唱会

EP还差最后一首,萧砚之却不急了。

他像只揣着秘密的小松鼠,每天抱着迷你电子琴在屋子里晃悠,时而趴在钢琴底下听妈妈练琴,时而蹲在阳台看雪球追蝴蝶,灵感像躲猫猫似的,总在指尖快要抓住时溜走。

“在找什么呢?”

萧景辞蹲下来,看着儿子对着一盆绿萝发呆,小手指在电子琴上无意识地敲着单音。

萧砚之抬起头,小眉头皱得圆圆的:

“要……能把大家连起来的歌。”

他想写的最后一首歌,不是关于某个具体的人或事,而是那种“被很多人同时喜欢”的感觉。

就像山区的孩子、林曼姐、屏幕前的听众,明明隔着很远,却因为同一首歌,心里有了一样的暖,这种“连接感”,比任何风格融合都难表达。

萧景辞没懂他的意思,却摸着他的头说:

“慢慢找,找不到也没关系,我们不着急。”

话虽如此,萧砚之自己却有点较劲。

他翻出之前录歌的小样反复听,《海风歌》是海的连接,《小熊的星星》是安慰的连接,《小种子》是成长的连接……可他想要的,是更“圆”的连接,像个拥抱,把所有温暖都圈在里面。

晚上,苏晚在厨房烤草莓挞,黄油的香气飘满了客厅,萧景辞靠在沙发上看剧本,雪球蜷在他腿上打盹。

萧砚之抱着电子琴坐在地毯中央,突然听到爸爸念剧本里的台词:“家不是房子,是有人等你回家的灯。”

他的小耳朵动了动,抬头看向厨房——妈妈正端着烤盘出来,暖黄的灯光落在她发梢,像镀了层金边;爸爸放下剧本,笑着接过烤盘,手指不小心碰到妈妈的手背,两人相视而笑;雪球被香味惊醒,跳下沙发,蹭着萧砚之的小腿“喵喵”叫。

就是这个!

萧砚之突然抓起电子琴,手指飞快地按下去。

一段温柔得像棉花糖的旋律涌了出来,没有复杂的转音,没有花哨的编曲,只有简单的钢琴音色,像妈妈的手轻轻拍着后背,又像爸爸低沉的笑声落在耳边。

“灯亮了,门开了,

有人等,回家了,

饭香飘,暖暖的,

抱抱呀,不冷了……”

他的小奶音软软的,带着点刚学会说话的含糊,却把刚才那一幕的温暖唱得清清楚楚。

萧景辞和苏晚都停下了动作,静静地听着,客厅里只剩下电子琴的旋律和他的歌声,还有雪球满足的呼噜声。

“这就是……你要找的歌?”苏晚走过来,眼眶有点红。

萧砚之点点头,小手指在琴键上敲出几个和声:“要……很多人一起唱。”

他想加一段大合唱,像很多不同的声音叠在一起,有小孩的、有大人的、有老人的,像全世界的人都在说“我也有这样的温暖”。

【叮!检测到宿主创作核心为“情感共鸣与连接”,“音乐风格融合”技能熟练度提升至50%!】

【EP筹备进度:5/5(最后一首《回家的灯》创作完成)。】

【触发“EP完成”奖励任务:完成录制并确定EP名称,奖励积分+300,解锁“听众画像分析”功能(可查看不同群体对歌曲的偏好)。】

“名字叫什么好呢?”

“《小团子的歌》?”

萧砚之摇摇头,指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路灯,又指了指电子琴上的录音键:

“《回家的灯》。”

EP录制比想象中顺利。

萧砚之虽然是奶娃嗓子,却意外地稳,唱《回家的灯》时,苏晚和萧景辞忍不住在旁边合了声,像真的一家人在唱歌。

录到《草莓歌》时,他还非要抱着一颗草莓当“道具”,唱到“咬一口”时就真的咬下去,录音棚里满是笑声。

周明来听小样时,特意带了山区孩子们的合唱录音——他们听说要给萧砚之的EP加和声,攒了好几天零花钱买了个旧麦克风,对着手机唱了《回家的灯》,声音参差不齐,还有点电流杂音,却比任何专业和声都动人。

“加进去吧。”萧砚之指着录音文件,奶声奶气地说,“他们的声音……亮亮的。”

最终版的《回家的灯》里,真的有了这些来自大山的声音。

前奏是萧砚之的迷你电子琴,主歌是他的奶声,副歌是苏晚夫妇的和声,间奏混着山区孩子的合唱,最后用林曼的声音轻轻收尾——她听说了这首歌,主动要求加一句“我也回家了”,像个温柔的彩蛋。

“这哪是EP,是本声音日记啊。”林舟听着成品,感慨道,“每首歌里都有故事。”

萧砚之趴在录音台边,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像看着一串串连起来的小灯,他突然明白,所谓“乐坛登顶”,或许不是站得有多高,而是能让多少人在他的歌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就像现在,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声音,因为一首歌,变成了一家人。

晚上回家,萧砚之把EP小样存在了迷你电子琴里,睡前听了一遍。

当《回家的灯》响起时,他感觉到爸爸轻轻拍着他的背,妈妈在哼着和声,雪球趴在他的枕头边。

他摸了摸电子琴,小脸上露出浅浅的笑。

原来最厉害的音乐,不是技巧有多棒,而是能把爱,变成听得见的东西。

他的第一张EP,终于准备好了。

上一章 雨天的灵感 顶流萌崽:系统逼我五岁开演唱会最新章节 下一章 EP上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