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的雪下得悄无声息。林砚清晨拉开窗帘时,天台上已经积了薄薄一层白,陈野的电动车上落着雪,像盖了层棉花糖。
“今天不跑单了吧?”林砚敲了敲陈野的房门,手里揣着刚热好的牛奶,“路滑。”
陈野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开门,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刚接了个预约单,送完就回来。”他接过牛奶喝了一大口,喉结滚动的弧度在晨光里很清晰,“等我回来,带你去吃巷口的糖糕,刚出锅的那种。”
林砚看着他飞快套上外套、仔细系好围巾的样子,心里软乎乎的。这个冬天,陈野总把他照顾得妥帖,知道他手脚凉,出门前会把围巾在自己脖子上捂热了再给他围上;知道他喜欢安静,跑单回来再累,也会轻手轻脚开门,怕吵到画画的他。
陈野走后,林砚爬上天台。雪还在下,细密的雪花落在他的速写本上,瞬间融化成小小的水渍。他蹲下来,在雪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刚画完,就被新落下的雪轻轻盖住,像个温柔的秘密。
下午陈野回来时,怀里揣着个保温袋,里面是还热乎的糖糕。“老板说今天最后一锅,给我留的。”他献宝似的打开袋子,甜香瞬间弥漫开来,“快吃,凉了就硬了。”
林砚咬了一口,糖霜沾在嘴角,甜得舌尖发颤。陈野伸手替他擦掉,指尖的温度烫得他心跳漏了一拍。两人靠在天台的矮墙上,看着雪落在远处的屋顶,空气里飘着糖糕的甜和雪的凉,安静得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
“奶奶说,等天暖和了想来看看你。”陈野忽然开口,声音有点紧张,“她说要谢谢你……还有,想亲眼见见让我天天挂在嘴边的人。”
林砚的脸瞬间热了起来:“我……我准备点什么吗?要不要买些水果?”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见长辈的场景,还是小时候去亲戚家,紧张得手心冒汗。
“不用不用,奶奶就想跟你说说话。”陈野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她看你画的速写,一直夸你手巧呢。”
林砚的心安定下来,又忍不住期待。他想象着奶奶慈祥的样子,想象着三个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那些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家”的画面,如今变得清晰而温暖。
雪停的时候,夕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给积雪的天台镀上了一层金边。陈野拉着林砚的手,在雪地上踩出一串并排的脚印。“你看,”他指着脚印笑,“像不像我们以后要走的路?”
林砚看着那些深浅不一的脚印,从天台一直延伸到楼梯口,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他想起初遇时的暴雨,争执时的眼泪,病房里的坦诚,还有无数个共享的天台黄昏,忽然觉得,原来幸福从来不是突如其来的奇迹,而是由这些细碎的瞬间,慢慢拼凑成的温暖。
“林砚,”陈野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他,“等忙完这阵,我们去拍张照片吧。就拍天台的日落,你说好不好?”
“好。”林砚点头,眼眶有些发热。
他们没有说过“永远”,也没有许下惊天动地的承诺,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里,把彼此的名字刻进了生活的褶皱里。林砚的画里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烟火气,陈野的手机里存满了他的速写和偷拍的侧脸。
春雪很快融化,天台上的积雪汇成小小的水流,顺着墙角的缝隙溜走,留下湿润的痕迹。林砚的画室里,新添了一盆刚发芽的薄荷,是陈野从老家带来的种子,说夏天泡水喝能提神。
风里有了春天的味道,带着泥土的腥气和草木的清香。林砚靠在陈野肩上,看着远处渐渐抽芽的树枝,心里充满了安宁。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新的风雨,但只要身边有这个人,有这个能一起看日落、吃糖糕、踩脚印的人,就什么都不怕了。
天台的风又吹过,带着春的暖意,吹起林砚的发梢,也吹开了两个灵魂深处,最温柔的期待。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