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季风吹过的天台
本书标签: 现代 

烟火与长情

季风吹过的天台

秋意漫过巷口时,报刊亭的月季开得正旺。林砚常常搬个小马扎坐在亭边,画路过的行人、摇尾巴的小狗,还有趴在柜台上打盹的陈野。

“今天收了个老主顾,说看你的画眼熟。”陈野把刚泡好的薄荷茶推到他面前,自己咬着个橘子,含糊不清地说,“就是上次你画修鞋摊的那个大爷,他说要把你的画裱起来挂摊子上。”

林砚的笔尖顿了顿,笑出声:“他不怕我画得不好看?”

“好看得很。”陈野凑过来,手指点了点画纸上他打盹的样子,“尤其把我画得帅,比照片还精神。”

午后的阳光透过梧桐叶,在画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林砚看着陈野眼里的笑意,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让他辗转难眠的孤独,早已被这些琐碎的日常熨帖成了温暖。他的画里不再只有风景,更多的是亭子里的暖灯、柜台上的橘子、还有陈野递过来的热茶,一笔一划都是生活的温度。

周末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回老家看奶奶。老太太身体硬朗了许多,总拉着林砚的手问长问短,把攒的土鸡蛋塞给他,说:“小砚啊,我们家阿野脾气糙,你多担待,你们俩好好的,奶奶就放心了。”

林砚每次都红着脸点头,看陈野在旁边挠着头傻笑,心里像揣了块热烘烘的红薯。回程的路上,陈野会牵着他的手走在田埂上,说:“等冬天农闲了,带奶奶去城里住,让她看看我们的报刊亭,看看你的画室。”

“好啊。”林砚轻声应着,看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要一直延伸到路的尽头。

画室的订单越来越多,林砚开始接一些绘本插画的工作。他画了一个关于天台和两个男孩的故事,没有复杂的情节,只有暴雨夜的相遇、分享的汽水、争吵后的和解,还有无数个一起看日落的黄昏。编辑说:“你的画里有光,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

林砚知道,那光是陈野给的。是他在画室留的热牛奶,是他在报刊亭摆的月季,是他眼里永远带着的笑意,让他终于敢在画里坦露所有温柔。

初冬的第一场雨落下时,报刊亭挂起了暖黄的灯笼。陈野在亭子里支起小桌子,煮着热腾腾的火锅,林砚坐在对面,翻着刚印出来的绘本样稿。

“你看,这里把你的虎牙画得太尖了。”林砚指着其中一页笑。

“那是帅气,懂不懂?”陈野夹了块鱼豆腐给他,“等正式出版了,我们送一本给奶奶,让她知道她孙子有多厉害,拐……不是,找到了这么好的人。”

林砚笑着拍了他一下,眼角的余光却瞥见窗外。雨幕里,修鞋摊的大爷正举着伞站在不远处,对着他们的报刊亭笑,像在看自家孩子。巷口的路灯亮了,暖黄的光晕开在雨里,把整个巷子都裹得软软的。

火锅的热气模糊了眼镜片,林砚摘下眼镜擦了擦,看见陈野正看着他笑,眼里的光比灯笼还亮。他忽然想起很久前的那个暴雨夜,天台上狼狈的相遇,那时的他们大概都没想过,有一天会这样安稳地坐在一起,在烟火气里消磨一个普通的冬夜。

“在想什么?”陈野握住他的手,掌心暖烘烘的。

“在想,”林砚靠过去,额头抵着他的肩膀,“幸好那天没把你赶下天台。”

陈野低低地笑起来,胸腔的震动透过衣服传过来,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是幸好我脸皮厚,没被你吓跑。”他收紧手臂,把林砚圈在怀里,“以后每个雨天,每个冬天,我们都这么过,好不好?”

“好。”林砚在他怀里点头,听着窗外的雨声和锅里咕嘟的声响,心里满得快要溢出来。

雨还在下,灯笼的光在雨里轻轻摇晃。报刊亭的暖灯、画室的画稿、老家的土鸡蛋、天台上的风,还有身边这个人,构成了他们全部的世界。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细水长流的陪伴,像这锅里慢慢熬煮的汤,越煮越浓,越品越暖。

他们的故事,就藏在这些平凡的烟火里,长长久久,岁岁年年。

上一章 春雪与未来 季风吹过的天台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时光与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