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1 台风白鹿
1
3 月 22 日,16:30。
气象台发布台风“白鹿”黄色预警——
24 小时内登陆,云岙正面迎击,阵风 9-10 级,暴雨至大暴雨。
博物馆群里瞬间炸锅:
【主灯透镜刚修复,还没做防风测试!】
【文化节倒计时 5 天,亮灯仪式怎么办?】
严浩翔把手机扣在桌面,抬头看对面——
宋亚轩正把最后一颗螺丝拧进临时加固架,指尖沾了机油,像一道黑色闪电。
“怕吗?”严浩翔问。
宋亚轩把螺丝刀往空中一抛,又稳稳接住:“怕它不来。”
2
17:00,鲸屿青旅后院。
张真源把皮卡倒进修船棚,车顶绑着三卷防雨帆布。
贺峻霖抱手风琴站在梯子上,用尼龙绳把灯串缠成“X”形加固。
风已经起了,吹得帆布猎猎作响,像提前奏起的鼓点。
严浩翔和宋亚轩抬着木箱——里面是刚修复好的主灯透镜,铜齿轮补缺片在防震泡沫里闪着微光。
“箱子必须固定在灯塔基座最底层,”严浩翔说,“那里抗风压最强。”
宋亚轩点头:“我们还有 6 小时窗口期。”
3
18:15,灯塔脚下。
乌云压得很低,像一匹倒悬的黑布。
第一阵雨砸下来,不是雨点,是子弹。
四人把木箱扛上塔身,每上一级台阶,风就撕扯一次雨衣。
宋亚轩的鸭舌帽被掀飞,旋转着坠入黑暗。
他笑:“帽子去探路了。”
严浩翔回头,雨水顺着他的睫毛往下淌,像透明的泪。
4
18:40,塔顶。
风速仪疯狂报警,红色数字跳到 30 m/s。
张真源把安全绳一端系在自己腰上,另一端抛给贺峻霖:“双人锚点!”
贺峻霖踩着手风琴箱当配重,琴弦在风中发出低沉共鸣,像鲸歌。
严浩翔和宋亚轩半跪在基座旁,把木箱推进预留凹槽。
“三、二、一——”
箱子落位,铜齿轮补缺片与基座金属发出“咔哒”一声咬合。
同一秒,塔身微微震颤,像回应他们的呼唤。
5
19:00,断电。
整个云岙陷入黑暗,只有灯塔红色障碍灯一闪一闪。
宋亚轩掏出移动电源,接到主灯备用线路上。
灯丝亮起乳白光,却被风压得摇摇晃晃。
严浩翔用身体挡住风口,像给光筑一道人墙。
张真源在无线电里呼叫市电抢修队,回复只有沙沙电流:
“预计 4 小时后恢复。”
贺峻霖把口琴贴在唇边,吹出《奇异恩典》第一句,声音穿透雨幕,传得很远。
附近居民家的灯陆续亮起——
有人在窗边举起手电筒,朝灯塔方向画圈,像在说:我们还在。
6
19:30,暴雨倾盆。
雨粒横着飞,打在脸上生疼。
塔顶积水没过脚踝,宋亚轩的鞋带被水冲散。
他弯腰去系,却被严浩翔一把拽住后领:“别松手!”
一阵狂风袭来,塔身剧烈摇晃,安全绳绷得笔直。
张真源整个人被风掀起半米,又被贺峻霖死死拽住。
手风琴箱在地面滑行,琴弦发出撕裂般的长音。
宋亚轩抬头,看见主灯透镜在风雨中微微倾斜——
铜齿轮补缺片边缘出现一道细裂纹,像闪电劈进心脏。
7
19:40,紧急抢修。
严浩翔从背包里掏出 UV 胶和玻璃纤维带,跪在积水里给裂纹打补丁。
雨水冲掉胶水,他直接用自己的雨衣下摆当引流槽。
宋亚轩把机械闹钟拆开,取出铝制发条,剪成两段,做成临时夹板。
两人配合默契,像在跳一支只有他们懂的舞。
UV 灯亮起,蓝紫色光在雨幕中劈开一道裂缝,像给黑夜缝了针。
裂纹被牢牢黏合,铜齿轮补缺片重新稳如磐石。
8
20:00,风眼过境。
雨突然停了,四周安静得可怕。
乌云裂开一道缝隙,夕阳像被谁打翻的橙汁,泼在海面上。
塔顶积水迅速退去,留下满地贝壳和碎玻璃。
宋亚轩浑身湿透,却笑出了声:“台风也懂中场休息?”
严浩翔把额前湿发往后一捋,水珠甩成弧线:“趁现在,点亮它。”
9
20:05,通电。
移动电源电量显示 12%,红灯闪烁。
严浩翔把主灯调到最低功率旋转档,灯丝发出柔和白光。
宋亚轩按下启动键,透镜缓缓旋转,光束扫过雨后的云墙。
风眼边缘,彩虹悄然出现,像给天空装了一圈彩色齿轮。
张真源松开安全绳,整个人瘫坐在地,笑得像个孩子:“我们赢了。”
贺峻霖把口琴举到唇边,吹出《海阔天空》前奏,声音被彩虹吞没,又反射回来。
10
20:30,台风再次逼近。
四人抬着空木箱下塔,脚步比来时轻快。
塔顶主灯继续旋转,白光穿透雨幕,像一枚永不熄灭的瞳孔。
宋亚轩回头看,光束扫过他湿漉漉的脸,像一次无声的拥抱。
严浩翔握住他的手,十指相扣:“文化节那天,它会更亮。”
宋亚轩点头:“因为我们在。”
11
21:00,鲸屿青旅。
四人浑身滴水,却围着热姜茶碰杯。
张真源把今天拍下的视频剪成 30 秒短片,发到众筹页面:
【台风白鹿·灯塔守护实录】
播放量 10 万,捐款额再次飙升。
评论区刷爆:
【这才是真正的“亮灯”!】
【齿轮补缺片太硬核了!】
【文化节见!】
宋亚轩把那只机械闹钟调到 5 天后 19:30——
亮灯仪式倒计时。
严浩翔把铜齿轮补缺片挂在钥匙串上,齿牙在灯下闪烁。
窗外,台风再次咆哮,却再也吹不灭那束光。
(Chapter 11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