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五日,第一只试验用的热气球终于完工。
球囊用布制成,涂了防水,直径约两丈,吊篮勉强能容纳一人。
萧景琰迫不及待地要亲自试飞,被陈默和周闯死死拦住。
“殿下!”
陈默额头青筋直跳。
“至少先试试无人飞行!”
太子撇嘴:“行吧行吧,先让个沙包上去。”
试验场地选在了城郊的军营。
士兵们用绳索固定住热气球,吊篮里放了一个装满沙子的麻袋。
火炉点燃,热气逐渐充满球囊,巨大的气球开始缓缓膨胀。
围观的人群屏住呼吸。
“松绳!”
陈默下令。
绳索松开,热气球颤颤巍巍地升了起来。
一丈、两丈、三丈……
“飞起来了!”
士兵们欢呼。
萧景琰激动地跳起来。
“老默!咱们成了!”
然而,还没等他们高兴太久。
“嗤啦!”
球囊顶部突然裂开一道口子,热气泄露,热气球歪歪斜斜地栽了下来。
“砰!”
吊篮重重砸在地上,沙袋散了一地。
全场寂静。
萧景琰:“……”
陈默揉了揉眉心。
“……看来强度不够。”
失败并没有打击太子的热情。
他立刻下令。
“去找更结实的布料!加厚防水!再试试!”
工匠们连夜赶工,第二只热气球改用多层布料,接缝处用麻线加固。
这一次,热气球成功升到了十丈高,并在空中停留了约半刻钟,才因燃料不足缓缓降落。
“老默!咱们能飞了!”
陈默看着缓缓落地的热气球,嘴角微微上扬。
“还差得远。”
接下来的日子,东宫的热气球计划如火如荼。
他们改进了火炉,调整了燃料配方,甚至尝试在吊篮里放了一只羊。
“为什么是羊?!”
萧景琰不解。
“因为羊比殿下轻。”
“老默!”
那只羊成功飞上了天,并在空中咩了一刻钟,最后安全落地。
萧景琰看着被抱下来的羊,摸了摸下巴。
“老默,接下来是不是该轮到人了?”
最终,在严密的准备下,第一次载人飞行定在了腊月。
飞行者不是萧景琰,而是一名身材瘦小的亲卫,毕竟太子殿下要是摔了,满朝文武都得疯。
清晨,军营空地上挤满了围观的人群。
热气球缓缓升起,亲卫站在吊篮里,紧张地抓着栏杆。
一丈,五丈,十丈……
热气球稳稳地升到了三十丈的高空,并在空中停留了近半个时辰。
当吊篮安全落地时,全场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萧景琰冲上去,一把抱住陈默。
“老默!咱们真的飞起来了!”
陈默被他撞得后退两步,无奈地笑了。
“是,殿下,咱们飞起来了。”
当晚,东宫设宴庆祝。
萧景琰喝得微醺,举着酒杯高声。
“等开春,本宫要坐着热气球巡视边关!”
陈默轻咳一声。
“殿下,热气球目前只能短途飞行,且受风力影响较大。”
太子摆摆手:“那有什么关系!改进就是了!”
他凑近陈默,压低声音。
“老默,你说……要是把这东西用在战场上……”
陈默眸光一闪。
热气球用于侦查,甚至投掷火器,这个念头,他早就有了。
“殿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夜深人静,陈默独自站在院中,仰望星空。
今日的热气球,只是第一步。
他忽然想起前世见过的飞机、火箭,甚至宇宙飞船……
这个时代,或许终有一日,也能触摸到那片星空。
金陵城东郊竖起一块崭新的鎏金匾额。
【大昭飞天院】
萧景琰背着手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集结的工匠们,意气风发。
“从今日起,尔等便是飞天院的第一批院工!月俸翻倍,立功者重赏!”
工匠们面面相觑,一个胆大的老匠人举手。
“殿下,咱们真要造那能飞的大球?”
“不止!”
太子从怀中掏出一卷图纸。
“还要造能飞得更高,更远,更稳的神器!”
图纸展开,是改进版的热气球设计图。
更大的球囊、更精密的火炉,甚至还有可调节方向的舵翼。
陈默站在一旁,看着太子眉飞色舞的模样,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飞天院的工坊热火朝天。
铁匠铺里,匠人们正在打造新型火炉,尝试用石炭替代木炭,以获得更持久的热力。
绸缎坊中,女工们用特制的料子造更牢固的球囊布料,再涂上防水
最热闹的是木工棚,几个老匠人围着“舵翼”模型争论不休。
“这玩意儿真能控制方向?”
“试试不就知道了!”
萧景琰蹲在旁边,手里拿着小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
“老默说,要结合风力角度计算……”
工匠们看着地上鬼画符般的算式,集体沉默。
一个月后,第二代热气球试飞。
这次的球囊大了一圈,吊篮可容纳三人,火炉改用石炭与松脂混合燃料,燃烧更稳定。
试飞员仍是那名瘦小的亲卫,不过这次多了个同伴,医学院派来的学徒,负责记录高空对人体的影响。
“点火!”
热气球缓缓升空,舵翼在风中微微转动,竟真的改变了些许方向。
萧景琰在下面激动地跳脚。
“看见没!它转弯了!”
陈默仰头望着逐渐变成小黑点的热气球,心中感慨,这简陋的装置,或许真能改变这个时代的战争方式。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热气球升至百丈高空时,火炉突然爆出一簇火星,差点烧穿球囊。
紧急降落后,医学院学徒脸色惨白。
“上头……太冷了,喘不过气……”
萧景琰皱眉:“老默,这咋办?”
陈默沉思片刻。
“需要更好的隔热材料,以及……”
他指了指学徒发紫的嘴唇。
“高空御寒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