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听雨:跨越山海拥抱你
本书标签: 现代 

第23章 交锋·直面阴影的勇气与跨越重洋的约定

听雨:跨越山海拥抱你

---

北京金融街,远志集团总部大厦的电梯匀速上升。苏沐昀盯着楼层数字不断跳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背包带。六十层,刘志远的办公室。她今天要面对的是中国商界以强势著称的巨头,一个用专利战试图拆散自己儿子的恋情的父亲。

"你真的想好了?"身旁的陈志明低声问,"一旦踏进那扇门,就没有回头路了。"

苏沐昀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衬衫领口。她特意穿了最正式的藏青色套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束起,像是要去参加一场重要采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确实是一场采访,只是采访对象将决定她与刘景澄的未来。

"我想好了。"她的声音出奇地平静,"在叙利亚前线我学会一件事——面对恐惧时,最好的方式就是直视它。"

电梯"叮"的一声停在六十层。走廊尽头那扇厚重的红木门前,秘书礼貌地拦住他们:"刘总正在等您,陈教授。但这位是...?"

"苏沐昀,《南方周刊》记者。"苏沐昀主动伸出手,"也是刘景澄的女朋友。"

秘书的表情瞬间凝固,目光在苏沐昀脸上来回扫视,仿佛在确认这个胆大包天的女孩是不是在开玩笑。

"让她进来。"门内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

办公室宽敞得令人窒息,落地窗外是整个北京CBD的天际线。刘志远站在窗前,背对着他们,身影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而孤独。

"志远。"陈志明轻声唤道。

刘志远缓缓转身。近距离看,这位商界巨擘比苏沐昀想象中要苍老——两鬓斑白,眼角的皱纹如刀刻般深邃,唯有那双眼睛锐利如鹰,与刘景澄如出一辙。

"苏小姐。"他的声音不冷不热,"我猜你不是来采访的。"

"不是。"苏沐昀直视他的眼睛,"我来是想告诉您,我接受了《南方周刊》巴黎分社的职位,后天启程,任期两年。"

刘志远眉毛微微上扬,显然没料到这个开场白。他走向办公桌,示意他们坐下:"所以?你是来告别的?"

"我是来请您停止对景澄的打压。"苏沐昀没有坐,双手轻轻搭在椅背上稳住自己发抖的手指,"您用专利战逼他在事业和感情之间做选择,这不公平。"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刘志远的目光变得锋利:"年轻人,你知不知道在和谁说话?"

"知道。"苏沐昀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一位因深爱儿子而恐惧失去他的父亲。"

这句话像一把利剑,精准刺入刘志远的盔甲缝隙。他的瞳孔微微收缩,手指在桌面上敲击了两下——刘景澄紧张时也有这个习惯。

"陈教授告诉你多少?"他最终问道,声音低沉。

"足够让我理解您的顾虑,但不足以让我认同您的做法。"苏沐昀向前一步,"刘先生,您反对的不是我,而是您自己的过去。"

刘志远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音:"你懂什么?景澄是我唯一的儿子,远志集团未来的掌舵人!他的婚姻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命运!"

"就像您当年的婚姻一样?"苏沐昀轻声问。

这句话像按下了暂停键。刘志远的表情凝固了,眼中的怒火渐渐被某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他转向窗外,沉默良久。

"志远。"陈志明适时开口,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泛黄的信封,"还记得这个吗?"

刘志远转身,看到信封时明显一震。陈志明继续道:"你二十四岁时写给林婉的信,就在她离开你前一个月。你在信里说,愿意放弃继承权和她去任何地方。"

"给我。"刘志远的声音突然变得嘶哑。

陈志明没有递过去,而是将信递给苏沐昀:"读最后一段。"

苏沐昀小心地展开信纸,纸张已经脆弱得几乎要碎裂。字迹潇洒有力,与现在刘志远签文件时的笔迹判若两人。她找到最后一段,轻声读道:

"'婉,若家父执意反对,我便与你远走异国。家业可弃,富贵可抛,唯你不可失。倘有一日你不再爱我,也请直言相告,莫让我从他人处听闻。此生已认定你,再无回头路。'"

读到最后,苏沐昀的声音微微发颤。这炽烈的告白与眼前冷峻的商业巨子形成鲜明对比,让人难以相信出自同一人之手。

办公室陷入死寂。刘志远慢慢坐回椅子上,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

"她走后,我把所有信都烧了。"他盯着陈志明手中的信封,"你怎么会有这封?"

"林婉临走前交给我保管。"陈志明叹息,"她说不敢当面与你道别,怕动摇决心。"

刘志远闭上眼睛,喉结滚动。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目光落在苏沐昀脸上:"你知道景澄的母亲是怎么死的吗?"

苏沐昀点头:"抑郁症。陈教授告诉我了。"

"她跳楼时,景澄就在隔壁房间。"刘志远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五岁的孩子,听到声响跑出来,看到的是..."他突然停住,转向窗外,"从那以后,我发誓不让景澄重蹈我的覆辙。我要为他规划最稳妥的人生,避开所有可能的风险——包括不合适的婚姻。"

苏沐昀的心脏剧烈跳动着。她终于明白刘父强硬外表下的恐惧——他害怕儿子像自己一样为爱情付出一切,最终却遭遇背叛或失去。

"刘先生,"她轻声说,"我不是林婉,也不是您已故的妻子。景澄也不是您。"

刘志远锐利地看向她:"什么意思?"

"意思是..."苏沐昀深吸一口气,"我们有权书写自己的故事,即使那可能与您的经历相似,结局却未必相同。您不能因为自己的伤痕,就剥夺景澄追求幸福的权利。"

刘志远沉默良久,突然问道:"为什么要去巴黎?"

这个问题转得太快,苏沐昀愣了一下:"这是我的职业机会。"

"即使这意味着和景澄分开两年?"

"是的。"苏沐昀坦然道,"正如景澄选择MIT一样,我们都珍视自己的事业。但距离不会改变我们的感情。"

刘志远若有所思地看着她,目光中的敌意似乎减弱了些:"你比我想象的勇敢。"

"战地教会我的。"苏沐昀微笑,"还有,刘先生,关于SoundTech的专利..."

"我会撤回。"刘志远打断她,声音恢复了商业决策者的冷静,"既然景澄铁了心要走技术创业这条路,我不如投资他,而不是阻挠他。"

这个转折来得太突然,苏沐昀一时不知如何回应。陈志明适时插话:"明智的决定,志远。"

"别急着感谢我。"刘志远站起身,整了整西装,"苏小姐,我给你两年时间。如果两年后你们还在一起,且各自事业有成,我会重新考虑我的立场。"他顿了顿,"但有一个条件——不要告诉景澄我们今天谈话的内容。我要他自己做出选择,而不是因为同情我的过去而妥协。"

苏沐昀郑重地点头:"我答应您。"

离开远志大厦时,秋日的阳光洒满全身。苏沐昀站在台阶上,长长呼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你做得很好。"陈志明拍拍她的肩,"比我想象的更好。"

"他会改变主意吗?真的?"苏沐昀望着高耸的玻璃幕墙问道。

陈志明笑了笑:"志远从不轻易许诺,但一旦出口,必定践行。给他点时间。"

苏沐昀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那封信...真的是林婉留给您的吗?"

陈志明狡黠地眨眨眼:"其实是我当年偷偷从志远抽屉里拿的。直觉告诉我,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

首都机场T3航站楼,国际出发大厅人潮涌动。苏沐昀推着行李车,在安检入口前停下。刘景澄站在她面前,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深色休闲裤,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他肩上,勾勒出一圈柔和的轮廓。

"真不要我送你到巴黎?"他半开玩笑地问,手指轻轻勾住她的。

苏沐昀摇头:"你专利战刚结束,实验室还有那么多事。再说..."她踮脚在他耳边轻声道,"我想学会独自启程。"

这是真的。叙利亚之行教会她直面恐惧,而即将开始的巴黎生涯,她希望学会独立而不孤独。

刘景澄理解地点头,从背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盒子:"临别礼物。"

盒子里是一副专业降噪耳机,侧面刻着他们名字的缩写。"里面存了我录制的所有曲子,包括新写的几首。"他帮她戴上,按下开关,"还有这个..."

耳机里传来舒缓的钢琴旋律,但更让苏沐昀心跳加速的是背景中隐约可闻的"怦—怦—"声——那是刘景澄的心跳,稳定而有力。

"这样即使相隔万里,你也能听到我的心跳。"他的声音通过耳机内置麦克风传来,带着微微的笑意。

苏沐昀的眼眶瞬间湿润。她摘下耳机,从包里取出一个细长的盒子:"我也有礼物给你。"

盒子里是一支Montblanc钢笔,笔身上刻着四个小字:"待君听雨"。

"我采访过的老记者说,最好的钢笔能写出心底最真实的声音。"她将笔放入他手心,"巴黎和波士顿的时差六小时,但文字可以跨越时空。"

广播响起最后一次登机提醒。刘景澄突然将她拉入怀中,吻落在她唇上,温柔而坚定。"两年很快。"他在她耳边低语,"我会去看你。经常。"

苏沐昀点头,强忍泪水:"专心你的音乐疗法研究。改变世界。"

"你也是。用你的笔。"

最后的拥抱后,苏沐昀转身走向安检通道,没有回头。她知道如果回头看到刘景澄站在那里,自己可能会冲动地放弃航班。直到拐过弯,确认他看不见了,她才停下,靠墙深呼吸,手指轻抚耳机。

与此同时,刘景澄站在原地,望着她消失的方向,将钢笔紧紧贴在胸前。周围人来人往,但此刻他的世界只有那个走向安检通道的背影,和手中钢笔上那四个字的承诺。

---

当天晚上,巴黎蒙马特高地的一间小公寓里,苏沐昀打开行李箱,将耳机连接到手机。窗外是巴黎璀璨的夜景,埃菲尔铁塔在远处闪烁。耳机里,刘景澄的心跳声与钢琴曲交织,仿佛他就坐在身旁。

同一时刻,波士顿MIT媒体实验室,刘景澄打开邮箱,发现一封来自巴黎的新邮件。附件是一张埃菲尔铁塔的照片和一行字:"巴黎在下雨。我在听你的心跳。晚安,我的MIT男孩。"

两人相隔万里,却在同一轮明月下,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微笑。

---

上一章 第22章 抉择·专利战中的钢琴声与巴黎的邀约 听雨:跨越山海拥抱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4章 突破·波士顿的医疗奇迹与巴黎的午夜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