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匠头见是姜愿,连忙放下铁锤,用汗巾擦了把脸:“姜姑娘!您怎么到这儿来了?这里烟熏火燎的。是不是玻璃或者望远镜那边有事?”
“不是那边的事,是关乎咱们兵器的大事。”姜愿将图纸在旁边的石台上铺开,“李匠头,您看看这个。”
李匠头凑过去,图纸上画着一种结构奇特的炉子,旁边还标注着一些他看不太懂的流程,什么“炒钢”、“灌钢”、“鼓风升温”之类的字眼。
“姜姑娘,这是……另一种新窑?”李匠头疑惑地问。
“这不是烧陶烧玻璃的窑。”姜愿指着图纸解释,“这是一种能炼出比现在更好的铁,不,是能炼出‘钢’的炉子!”
“钢?”李匠头眼睛一瞪,“姑娘说的是那种传说中削铁如泥的宝刀材质?那东西可金贵得很,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产量极低,咱们这普通铁匠铺哪能炼得出来?”
“用传统法子自然难。”姜愿语气自信,“但我这法子,能大大提高效率和产量!你看,这种高炉,配合更强的鼓风,能把炉温升得更高,让铁水里的杂质去除得更彻底。还有这‘炒钢’法,就是在铁水半凝时不断搅拌,让碳分均匀……还有这‘灌钢’法,是利用生铁和熟铁的特性……”
姜愿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着现代钢铁冶炼的初级原理。李匠头起初听得直皱眉头,觉得是天方夜谭,但听着听着,他作为老匠人的直觉让他意识到,这些看似离奇的方法,似乎……暗含某种金属变化的至理!
他拿起图纸,手指微微颤抖,仔细看着每一个细节,尤其是那个高炉的结构和鼓风设计。“炉温更高……去除杂质……碳分均匀……妙啊!妙啊!”他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姜姑娘!这法子……说不定真能行!老汉我打了一辈子铁,从来没想过铁还能这么炼!”
“那我们就试试?”姜愿笑道。
“试!必须试!”李匠头激动得满脸通红,“我这就去找人!建这高炉需要上好的耐火砖,还有这鼓风囊,得用最好的牛皮来做!”
炼钢高炉的建造,比玻璃窑更加复杂和耗时。姜愿几乎泡在了工地上,和李匠头以及他挑选出来的几个核心弟子一起,反复研究炉体结构、风道设计。寻找合适的铁矿石和作为燃料的优质煤炭(或木炭)也费了一番功夫。
半个月后,一座比人还高的简陋高炉终于矗立起来。第一次开炉冶炼,所有人都紧张地围在周围。
“投料!”李匠头亲自指挥,学徒们将按比例配好的铁矿石和石灰石投入炉中。
“点火!鼓风!”
巨大的牛皮风囊在几个壮汉的奋力拉动下,将强劲的空气送入炉底,炉火瞬间从红色变为刺眼的亮白色,温度急剧升高!热浪逼得人连连后退。
李匠头根据火焰颜色和经验,不断调整着鼓风力度和投料速度。姜愿则在一旁,凭借系统提供的理论知识,提醒着可能的注意事项。
漫长的几个时辰过去,李匠头看准时机,大喝一声:“出铁口!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