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迷雾之中:替身还是替身?
本书标签: 现代  灵异  真假千金   

第二章 医院里的巧合

迷雾之中:替身还是替身?

去停车场的路上。她加班到很晚,脑子里还回荡着下午顾雪那句轻声的“下周再约”。

雨后的空气带着潮湿的桂花香,她低头避让水洼,没留意台阶边缘的青苔——脚下一滑,高跟鞋的细跟“咔”地一声折断,整个人重重跌下去。

脚踝在落地的一瞬传来尖锐的疼,像有人往骨头里敲进一枚钉子。她咬牙,试图站起来,却发现右脚几乎不能受力。

深夜的街道空旷,雨还没有停透,零星雨滴打在伞面,发出细碎的噼啪声。苏巧蹲在地上,疼得冒汗,却忍不住笑出声——真是狼狈得荒唐。手机在包里震动,是助理小于。

“苏总,您还没走?需要我去接吗?”

“不用。”苏巧吸了口气,“我摔了一跤,去瑞金医院急诊,你明早把文件带来就行。”……瑞金医院急诊灯火通明,消毒水味混着雨水的潮气。

苏巧挂了号,单脚跳到候诊区,额头渗出一层薄汗。她低头查看手机,试图用工作分散注意力,却听见一个熟悉又柔软的声音:“苏总?”她抬头,看见顾雪站在几步之外,手里拎着一个保温桶,米白风衣下摆沾了雨珠,颜色深得像一圈晕染的水墨。

“真的是您。”顾雪快步走过来,目光落在她肿起的脚踝,“您怎么了?”“台阶太滑,崴了一下。”苏巧的声音低而稳,像在说别人的事。

顾雪微微蹙眉,把保温桶放到旁边椅子上,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鞋跟,“肿得厉害,得拍个片子。”苏巧没有拒绝。

顾雪的动作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叫来护士,借来轮椅,亲自推苏巧去放射科。走廊顶灯一盏盏掠过,两人的影子在地面交叠又分开。拍片室外,顾雪把保温桶打开,热气带着粥香溢出。

“我妈妈熬的鸡茸玉米粥,刚才给爸爸送来,他胃不太舒服。”她舀了一小碗,递给苏巧,“先垫垫,待会儿还要等结果。”

苏巧接过,指尖在碗沿停了一秒,低声道谢。粥很稠,温度恰好,像某种不动声色的安抚。等待的间隙,顾雪坐在塑料椅上,把风衣扣子一颗颗扣好,动作慢而认真。

苏巧侧头看她,灯光下,顾雪的睫毛在脸颊投出一弯淡淡的影子,鼻梁弧度、唇线起伏,都跟自己像是从同一幅底片冲洗出来,只是曝光度调低了些许。

她心里那团模糊的疑惑,此刻像被雨泡发的旧纸,边缘一点点翘起。“顾小姐。”苏巧开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你……有没有兄弟姐妹?”

顾雪怔了一下,摇头,“名义上只有我和哥哥。但……”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我小时候身体很差,爸妈很少带我出门。听家里的老保姆说,我三岁时发过一次高烧,醒来后就对更早的事记不清了。”她笑了笑,像在讲别人的故事,“可能是高烧的后遗症吧。”苏巧没接话,指尖慢慢摩挲着一次性碗的边缘。

放射科的门滑开,护士喊名字。顾雪起身,把轮椅推过去,动作熟练得像做过很多次。

片子很快出来:轻微骨裂,需要打石膏固定。诊疗室里,医生低头开单。

顾雪站在一旁,忽然轻声问:“医生,请问如果……想确认两个人有没有血缘关系,最快多久能出结果?”

医生抬头,推了推眼镜,“加急亲子鉴定?抽血后最快六小时。”

空气在那一瞬凝固。苏巧猛地抬眼,正对上顾雪的视线。

顾雪的脸色有些发白,指尖无意识攥紧了风衣腰带,却仍是温声解释:“我只是随口问问,爸爸最近身体检查,我在想需不需要做更详细的遗传病筛查。”医生点点头,继续写字。

苏巧垂下眼,长睫遮住了眸色。她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却足够让顾雪听见:“我也想做一个。”

顾雪的手指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抬眼,两人隔着诊室昏黄的灯光对视。

那目光里没有惊讶,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静默,像雨夜里悄悄靠拢的两条河流。石膏打好,已是凌晨两点。

顾雪送她到门口,雨停了,路面映着路灯的碎金。

“我哥的车在外面,我让他送您回去?”

苏巧摇头,“我助理在路上了。”

顾雪点点头,迟疑片刻,还是伸手替她理了理垂落的发丝,指尖一触即离。

“下周的demo……如果您不方便,可以推迟。”

“不用。”苏巧笑了笑,“我也想早点看到。”助理的车缓缓停在路边。

苏巧扶着车门,回头望了一眼。

顾雪仍站在台阶上,米白风衣被夜风吹得微微鼓起,像一朵迟开的白茶花。

车灯扫过,两人的影子在地面短暂重叠,又迅速分开。车窗外,城市灯火向后退去。

苏巧低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石膏边缘。

那层坚硬的白色下面,骨裂的地方正隐隐作痛,却奇异地让她感到一种近乎清醒的冷静。

她想起顾雪蹲在轮椅前替她调整脚踏板时,颈后那片淡红的柳叶胎记,在灯光下像一截被雨水打湿的脉络。手机震动,是顾雪发来的消息:

【到家告诉我一声,粥还剩一半,明早给你送公司。】

苏巧盯着屏幕,良久,回了两个字:

【谢谢。】车驶过延安路高架,天边泛起极淡的鱼肚白。

苏巧靠在座椅里,闭上眼。

雨后的空气透过车窗缝隙钻进来,带着潮湿的桂花香。

她忽然意识到,那股香气和今晚那碗粥的味道,出奇地相似。

夜里下过一场急雨,南京西路的路面像一面被擦亮的铜镜,倒映着尚未熄灭的红绿灯。

苏巧撑着一把长柄黑伞,独自走在去停车场的路上。她加班到很晚,脑子里还回荡着下午顾雪那句轻声的“下周再约”。

雨后的空气带着潮湿的桂花香,她低头避让水洼,没留意台阶边缘的青苔——脚下一滑,高跟鞋的细跟“咔”地一声折断,整个人重重跌下去。

脚踝在落地的一瞬传来尖锐的疼,像有人往骨头里敲进一枚钉子。她咬牙,试图站起来,却发现右脚几乎不能受力。

深夜的街道空旷,雨还没有停透,零星雨滴打在伞面,发出细碎的噼啪声。苏巧蹲在地上,疼得冒汗,却忍不住笑出声——真是狼狈得荒唐。手机在包里震动,是助理小于。

“苏总,您还没走?需要我去接吗?”

“不用。”苏巧吸了口气,“我摔了一跤,去瑞金医院急诊,你明早把文件带来就行。”……瑞金医院急诊灯火通明,消毒水味混着雨水的潮气。

苏巧挂了号,单脚跳到候诊区,额头渗出一层薄汗。她低头查看手机,试图用工作分散注意力,却听见一个熟悉又柔软的声音:“苏总?”她抬头,看见顾雪站在几步之外,手里拎着一个保温桶,米白风衣下摆沾了雨珠,颜色深得像一圈晕染的水墨。

“真的是您。”顾雪快步走过来,目光落在她肿起的脚踝,“您怎么了?”“台阶太滑,崴了一下。”苏巧的声音低而稳,像在说别人的事。

顾雪微微蹙眉,把保温桶放到旁边椅子上,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鞋跟,“肿得厉害,得拍个片子。”苏巧没有拒绝。

顾雪的动作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叫来护士,借来轮椅,亲自推苏巧去放射科。走廊顶灯一盏盏掠过,两人的影子在地面交叠又分开。拍片室外,顾雪把保温桶打开,热气带着粥香溢出。

“我妈妈熬的鸡茸玉米粥,刚才给爸爸送来,他胃不太舒服。”她舀了一小碗,递给苏巧,“先垫垫,待会儿还要等结果。”

苏巧接过,指尖在碗沿停了一秒,低声道谢。粥很稠,温度恰好,像某种不动声色的安抚。等待的间隙,顾雪坐在塑料椅上,把风衣扣子一颗颗扣好,动作慢而认真。

苏巧侧头看她,灯光下,顾雪的睫毛在脸颊投出一弯淡淡的影子,鼻梁弧度、唇线起伏,都跟自己像是从同一幅底片冲洗出来,只是曝光度调低了些许。

她心里那团模糊的疑惑,此刻像被雨泡发的旧纸,边缘一点点翘起。“顾小姐。”苏巧开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你……有没有兄弟姐妹?”

顾雪怔了一下,摇头,“名义上只有我和哥哥。但……”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我小时候身体很差,爸妈很少带我出门。听家里的老保姆说,我三岁时发过一次高烧,醒来后就对更早的事记不清了。”她笑了笑,像在讲别人的故事,“可能是高烧的后遗症吧。”苏巧没接话,指尖慢慢摩挲着一次性碗的边缘。

放射科的门滑开,护士喊名字。顾雪起身,把轮椅推过去,动作熟练得像做过很多次。

片子很快出来:轻微骨裂,需要打石膏固定。诊疗室里,医生低头开单。

顾雪站在一旁,忽然轻声问:“医生,请问如果……想确认两个人有没有血缘关系,最快多久能出结果?”

医生抬头,推了推眼镜,“加急亲子鉴定?抽血后最快六小时。”

空气在那一瞬凝固。苏巧猛地抬眼,正对上顾雪的视线。

顾雪的脸色有些发白,指尖无意识攥紧了风衣腰带,却仍是温声解释:“我只是随口问问,爸爸最近身体检查,我在想需不需要做更详细的遗传病筛查。”医生点点头,继续写字。

苏巧垂下眼,长睫遮住了眸色。她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却足够让顾雪听见:“我也想做一个。”

顾雪的手指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抬眼,两人隔着诊室昏黄的灯光对视。

那目光里没有惊讶,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静默,像雨夜里悄悄靠拢的两条河流。石膏打好,已是凌晨两点。

顾雪送她到门口,雨停了,路面映着路灯的碎金。

“我哥的车在外面,我让他送您回去?”

苏巧摇头,“我助理在路上了。”

顾雪点点头,迟疑片刻,还是伸手替她理了理垂落的发丝,指尖一触即离。

“下周的demo……如果您不方便,可以推迟。”

“不用。”苏巧笑了笑,“我也想早点看到。”助理的车缓缓停在路边。

苏巧扶着车门,回头望了一眼。

顾雪仍站在台阶上,米白风衣被夜风吹得微微鼓起,像一朵迟开的白茶花。

车灯扫过,两人的影子在地面短暂重叠,又迅速分开。车窗外,城市灯火向后退去。

苏巧低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石膏边缘。

那层坚硬的白色下面,骨裂的地方正隐隐作痛,却奇异地让她感到一种近乎清醒的冷静。

她想起顾雪蹲在轮椅前替她调整脚踏板时,颈后那片淡红的柳叶胎记,在灯光下像一截被雨水打湿的脉络。手机震动,是顾雪发来的消息:

【到家告诉我一声,粥还剩一半,明早给你送公司。】

苏巧盯着屏幕,良久,回了两个字:

【谢谢。】车驶过延安路高架,天边泛起极淡的鱼肚白。

苏巧靠在座椅里,闭上眼。

雨后的空气透过车窗缝隙钻进来,带着潮湿的桂花香。

她忽然意识到,那股香气和今晚那碗粥的味道,出奇地相似。

上一章 她和我长得很像 迷雾之中:替身还是替身?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100%的同一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