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裹挟着热浪从窗口灌进来,我趴在课桌上,用课本扇着风。黑板右上角的高考倒计时已经变成了鲜红的"18天",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汗水和焦虑的沉闷气息。
我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柯阳正低头做着模拟卷,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的眉头微微蹙起,左手无意识地转着笔——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小苗,放学去不去新开的那家奶茶店?"同桌林小雨用笔戳了戳我的胳膊,"听说他们家的珍珠——"
"嘘!"我急忙制止她,指了指讲台上正在批改作业的李老师。小雨吐了吐舌头,在纸条上写下"放学后校门口等"推给我。
我点点头,目光却又不由自主地飘向柯阳。自从初三那次数学补习后,我们莫名其妙就成了朋友。说是莫名其妙,是因为我们性格实在相差太远——他是严谨自律的学霸,我是天马行空的"艺术生";他喜欢安静地看书,我则热衷于各种社团活动。但就是这样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居然维持了三年的友谊。
放学铃响起,教室里立刻喧闹起来。我慢吞吞地收拾书包,余光看见柯阳被数学老师叫去了办公室。
"快点啦!"小雨在门口催促。
"来了来了!"我拎起书包跑出去,却在走廊拐角处听见了熟悉的嗓音。
"爸,我真的不能去参加那个自主招生吗?"柯阳的声音从半开的教师休息室里传出来,比平时低沉许多。
"阳阳,不是爸妈不支持你,实在是......"柯叔叔的叹息声重重地落在我耳中,"厂里最近的情况你也知道,去上海考试的路费加上住宿......"
我僵在原地,心脏突然揪紧了。柯阳家的工厂出问题了?他明明上周还兴奋地跟我说要去参加同济大学的自主招生,那是他梦想的建筑系啊。
"我明白了。"柯阳的声音平静得不像话,"我会好好准备本地大学的考试。"
我赶紧躲到柱子后面,看着柯阳和他父亲一前一后走出教师休息室。柯阳的背挺得笔直,但我分明看见他垂在身侧的手攥得指节发白。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全是柯阳强装镇定的样子。我知道他有多想去那所学校——他房间墙上贴满了各种建筑照片,书架上全是建筑类书籍,甚至连手机锁屏都是那座著名的"外滩天际线"。
突然,我瞥见了书柜里整齐排列的漫画全集和限量版手办。一个念头闪过脑海,我猛地坐起身。
第二天是周六,我起了个大早,把珍藏的漫画和手办小心翼翼地装进纸箱。这些可是我攒了三年零花钱才收集齐的宝贝,但现在它们有了更重要的使命。
"老板,这些真的只值八百吗?"我咬着嘴唇看向二手书店的老板,他面前摆着我带来的整整两箱收藏品。
"小姑娘,这已经是最高价了。"老板推了推眼镜,"要不你再考虑考虑?"
我摇摇头,接过那叠钞票。走出书店时,天空飘起了细雨。我冒雨跑到市中心的模型店,橱窗里那座"外滩建筑群"微缩模型依然静静地陈列在那里,标价988元。
"姐姐,这个模型能便宜点吗?"我指着橱窗,雨水顺着我的发梢滴落。
店员姐姐看了看我湿透的校服,又看了看我手里攥着的钞票,轻轻叹了口气:"学生价打九折,890给你吧。"
我眼前一亮:"谢谢姐姐!"付完钱,我口袋里只剩下几个硬币,但抱着那个精致的模型盒,心里却像揣着一团火。
周一早晨,我早早来到学校,趁没人注意把包装好的模型塞进了柯阳的课桌。附上的卡片只写了一句话:"梦想不会因为距离而改变。——小苗"
上课前,我假装专注地预习课文,余光却一直关注着教室门口。当柯阳的身影出现时,我的心跳突然加速。他走到座位前,疑惑地摸了摸课桌,然后弯腰取出那个盒子。
我看到他的手指微微发抖,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当模型露出来时,他的眼睛瞪大了,整个人像是被按了暂停键一样僵在原地。他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教室里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我身上。
我赶紧低下头,假装没看见他询问的眼神。但脸颊却不受控制地发烫,连耳根都热了起来。
下课铃一响,我就飞快地冲出教室,躲进了女厕所。直到上课铃再次响起,我才磨磨蹭蹭地回到教室。整个上午,我都能感觉到柯阳的目光时不时落在我身上,但我始终没勇气与他对视。
放学后,我故意慢吞吞地收拾书包,等教室里的人都走光了才往外走。不出所料,柯阳就站在校门口的梧桐树下等我。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手里拿着那个模型盒,表情复杂地看着我走近。
"为什么?"他开门见山地问。
我踢了踢地上的小石子,假装轻松地说:"什么为什么?"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柯阳的声音比平时低沉,"这些......"他指了指模型,"很贵。而且我记得这是你最讨厌的建筑类模型。"
"谁说我不喜欢了?"我撇撇嘴,"我只是觉得它们太复杂......"
"小苗。"柯阳突然叫我的名字,声音轻得像是叹息,"我看到了二手书店的收据,从你书包里掉出来的。"
我的脸一下子烧了起来,支支吾吾地说:"反正、反正那些漫画我也看腻了......"
话没说完,我突然被拉进一个温暖的怀抱。柯阳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道包围了我,他的心跳声透过校服传来,又快又重。
"谢谢。"他在我耳边轻声说,呼吸拂过我的耳廓,痒痒的。
我僵在原地,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这个拥抱只持续了几秒钟,却让我整个人像被扔进了沸水里,从头到脚都烫得厉害。
"我、我回家了!"我猛地后退一步,转身就跑,连头都不敢回。
那天晚上,我收到了柯阳的短信:"明天放学后江边见,有话对你说。"
我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很久,心跳始终没有恢复正常。
第二天傍晚,我们如约来到江边。初夏的风带着江水的气息拂过脸颊,远处有渔船缓缓驶过,夕阳把整个江面染成金色。
柯阳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模型,摆在我们之间的石头上。"我会好好保存它,"他说,"直到有一天我能亲眼看到真正的这些建筑。"
我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问:"你真的决定放弃自主招生了?"
柯阳的手指轻轻抚过模型上的小楼宇:"家里情况不太好,爸妈已经尽力了。本地大学的建筑系也不错,而且......"他顿了顿,"我可以勤工俭学,减轻他们的负担。"
我鼻子一酸,赶紧低下头。这就是柯阳,永远把责任放在第一位,哪怕牺牲自己的梦想。
"你呢?"他转头看我,"还是决定报考杭州的设计学院?"
"嗯。"我点点头,"我妈终于同意我学设计了,虽然她更希望我当老师。"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听着江水拍打岸边的声音。夕阳渐渐西沉,给整个世界蒙上一层橘红色的光晕。
"小苗,"柯阳突然开口,"我们做个约定吧。"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想起初三那年我们在江边拉钩的场景。"什么约定?"
"不管以后我们在哪里,做什么,"他转向我,眼睛在夕阳下闪闪发亮,"都不要断了联系。"
我看着他认真的表情,突然有些想哭。但我只是笑了笑,伸出小拇指:"好啊,拉钩。"
柯阳勾住我的手指,他的指尖温暖而干燥。"拉钩。"
那一刻,我们谁都没有说破,但心里都明白——高考结束后,我们的人生将走向不同的方向。他留在本地,我远赴他乡;他面对家庭的责任,我追逐自由的梦想。但此刻,在初夏的江风中,在夕阳的见证下,我们许下了一个简单而郑重的承诺:不要失联。
回家的路上,我们并肩走着,影子在地上拖得很长很长。路过一家便利店时,柯阳突然停下脚步。
"等我一下。"他说完就跑进店里。
几分钟后,他拿着两支冰淇淋出来,递给我一支:"你最喜欢的香草味。"
我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口味?"
柯阳笑了笑:"初中有次春游,你买了这个口味,说'香草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味道'。"
我接过冰淇淋,心里泛起一阵奇异的温暖。原来他记得这么多关于我的小事,而我甚至不知道他喜欢什么口味的冰淇淋。
"柯阳,"我咬了一口冰淇淋,甜腻的味道在舌尖化开,"你以后一定会成为很厉害的建筑师。"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也会成为很棒的设计师。"
我们在路口分别,各自走向家的方向。转身前,我最后看了一眼柯阳的背影——高高瘦瘦的,背着那个装着我们约定的书包,在夕阳下渐行渐远。
那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夏天过后,等待我们的将是怎样漫长的分离与成长。但此刻,手中冰淇淋的甜味,江风拂过脸颊的触感,还有那个装在精致盒子里的建筑梦想,都成了青春最鲜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