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残垣低语:与君同行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中式恐怖  双男主     

原来她们一直都在

残垣低语:与君同行

日头西斜时,两人已走出数十里地。前方镇子的轮廓在暮色里渐渐清晰,城门楼子上的幌子被风扯得猎猎作响,依稀能看见“迎客”二字。

“今晚就在这儿歇脚。”沈砚之勒住马,指了指镇口的客栈,“看这气派,总该有热水洗澡。”

谢临渊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袖口,还沾着点祠堂的灰,笑了笑:“再好的热水,也洗不掉那股胭脂香了。”

话刚说完,就见客栈门口跑出个伙计,手里举着件晾晒的蓝布衫,正往竹竿上搭。衫子领口绣着朵并蒂莲,夕阳的金辉洒在上面,红得像要淌下来——竟和绣娘那件,不差分毫。

“客官里边请!”伙计见了他们,热情地迎上来,“咱这儿的客房干净,还管晚饭,炖的山鸡汤,鲜得很!”

进了客栈,谢临渊刚卸下包袱,就听见后院传来孩童的笑声。他探头去看,只见个穿蓝布衫的妇人正蹲在井边洗衣,旁边的石碾子上,坐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手里拿着双红绣鞋,正往鞋面上缝莲子形状的布扣。

“娘,你看我绣得像不像?”小姑娘举着鞋喊。

妇人回头笑:“像,比娘绣的还好。”阳光落在她鬓角,插着的银簪闪了闪,是完整的并蒂莲。

谢临渊的脚步顿在廊下,沈砚之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进去歇着吧,汤该好了。”

晚饭时,那对母女就坐在邻桌。小姑娘捧着碗鸡汤,小口小口地喝,妇人时不时给她夹块鸡肉,眼角的笑纹里盛着暖意。谢临渊看着她们,忽然觉得碗里的鸡汤,比别处多了点清甜。

夜里躺在床上,谢临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画出格子,像祠堂里的青石板路。他摸出玉佩,借着月光看,“渊”与“恒”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个小小的莲花印记,浅得像被露水打湿的。

院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一下,又一下,像在数着什么。谢临渊忽然想起祠堂里倒地的牌位,那些脆响,或许不是在计数,是在道别。

第二天清晨,两人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刚走出客栈,就见那穿蓝布衫的妇人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布包。

“两位客官,”她把布包递过来,“这是小女绣的帕子,不值钱,权当谢你们昨晚帮着拾了滚到院外的铜铃。”

谢临渊接过布包,打开一看,帕子上绣着并蒂莲,莲心处用金线绣了个“莲”字。他抬头想道谢,却见妇人和小姑娘已经转身往巷子里走,蓝布衫的衣角在晨光里轻轻晃,像片要飞的荷叶。

“她们……”谢临渊望着她们的背影,话没说完就顿住了。

巷口的石板路上,小姑娘手里的红绣鞋掉了一只,滚到路边的水沟里。妇人弯腰去捡,手指刚碰到鞋帮,整个人就像被晨雾裹住似的,慢慢淡了下去。小姑娘回头时,也跟着化作一缕轻烟,只留下那只红绣鞋,静静躺在沟里,鞋面上的莲子扣,还沾着点露水。

沈砚之弯腰捡起鞋,递给谢临渊。鞋里的稻草是干的,带着点阳光的味道,不像祠堂里那对,潮得发腥。

“原来她们一直都在。”谢临渊把鞋揣进怀里,帕子上的莲香混着玉佩的温润,让人心安。

两人牵着马走出镇子,官道上的风依旧清爽。谢临渊回头望时,镇口的客栈幌子还在晃,那片蓝布衫的衣角,正挂在幌子绳上,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像在说“一路顺风”。

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红绣鞋,忽然想,或许这世上本没有真正的离别。那些放不下的牵挂,解不开的执念,总会化作某种模样,跟着你往前走——可能是片衣角,可能是只铜铃,也可能,是鞋面上一朵永远开着的并蒂莲。

前路还长,但只要怀里的东西是暖的,风里的香是甜的,就不怕走下去。

沈砚之在前面喊他:“再不走,天黑前可到不了下一个镇了。”

谢临渊应了一声,快步跟上去。马蹄踏在官道上,笃笃的声响里,仿佛有铜铃在唱,有莲香在飘,还有谁的笑声,轻轻跟着。

上一章 池塘 残垣低语:与君同行最新章节 下一章 “我火力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