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砖窑厂回来,林卫东就开始琢磨怎么卖砖。他知道,光靠自己拉着砖挨家挨户地问,肯定不行,效率太低了。
他想到了镇上的建筑队。那时候的建筑队大多是松散的,几个瓦匠、木匠凑在一起,接些盖房子的活。他们肯定需要砖。
林卫东先去找了王木匠。王木匠是他们村的,跟林建国有交情,为人实在。
“王叔,您最近接活了吗?” 林卫东递过去一支烟。那时候的烟不贵,几毛钱一盒,但对于王木匠来说,也是稀罕物。
王木匠接过烟,点上抽了一口:“接了个盖厢房的活,正愁没砖呢。砖窑厂的砖太贵,而且还得自己拉。”
“王叔,我这儿有砖,三分五厘一块,管送上门。” 林卫东说,“比砖窑厂便宜,还不用您跑腿。”
王木匠眼睛一亮:“真的?你有多少砖?”
“五千块,够您用了吧?”
“够了够了。” 王木匠高兴地说,“那我先订两千块,你啥时候能送过来?”
“明天一早就能送。” 林卫东说,“不过王叔,我得先跟您借点钱,我得雇车拉砖。等砖送到了,您再把砖钱给我,我把借您的钱还上。”
王木匠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这孩子,倒是会算计。行,我先给你五十块,不够你再跟我说。”
有了王木匠的五十块,林卫东又去找了另外两个建筑队的头头,用同样的方法,订出去了两千块砖,借到了八十块钱。
手里有了一百三十块,足够雇车拉砖了。他找了镇上的李大叔,李大叔有辆三轮车,平时靠拉货为生。
“李大叔,帮我拉砖,一车五十块砖,给您五毛钱,怎么样?” 林卫东说。
李大叔算了算,一车能赚五毛,一天拉十车就是五块,比他平时拉货强多了:“行,啥时候拉?”
“明天一早,去砖窑厂。”
第二天一早,林卫东和李大叔就去了砖窑厂。张胖子看到他们来拉砖,虽然还是有点不放心,但还是让人把砖装上了车。
第一车砖送到了王木匠的工地,王木匠验了砖,质量确实不错,当场就把七百块砖钱(三分五厘一块,两千块是七十块)给了林卫东。
林卫东拿着钱,先还了王木匠五十块,又给了李大叔五毛钱运费,剩下的钱揣进了兜里。看着手里的钱,他心里美滋滋的,这就是“借鸡生蛋”的好处啊。
接下来的几天,林卫东跟着李大叔一起拉砖,把剩下的砖全卖了出去。除去本钱和运费,他一共赚了一百二十块。加上之前卖银元宝剩下的钱,手里一共有两百多块了。
林建国看着儿子每天忙忙碌碌,还真赚到了钱,对他的态度也变了,不再把他当小孩子看,偶尔还会问问他的想法。
王秀兰更是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儿子懂事了,会挣钱了。
林卫东却没满足。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大的商机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