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雨林信笺与江风
本书标签: 现代  双女主 

缉毒警的牺牲,从来不是终点

雨林信笺与江风

林疏月把苏清和的警徽别在自己的采访本上时,指腹反复摩挲着那冰凉的金属边缘。边缘被磨得光滑,是经年累月被人攥在手心的痕迹——苏清和总爱在紧张时摩挲它,林疏月见过很多次,在行动前的待命室,在审讯室外的走廊,在深夜加班后空旷的楼梯间。

那时她总笑她:“老摸它干嘛,跟个护身符似的。”

苏清和就会把警徽摘下来,塞到她手里,掌心的温度透过金属传过来:“它就是护身符,保佑我能平安回来见你。”

现在,这枚“护身符”没能留住它的主人。

编辑部的同事都劝她休息一阵,可她第三天就出现在了办公室。桌上堆着新的选题单,她没看,径直翻开了自己的采访笔记,在最新一页写下:“缉毒警的牺牲,从来不是终点。”

她开始跑禁毒相关的报道。去戒毒所采访,听那些曾经的瘾君子讲述毒品如何摧毁他们的人生;去警校,看年轻的学员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眼神里的坚定像极了苏清和;去社区,跟着禁毒宣传队挨家挨户发传单,听大妈们说“可得看好孩子,别沾那东西”。

有人问她:“你不觉得难受吗?总接触这些。”

她握着笔的手顿了顿,抬头时眼里没什么波澜:“难受才要写。难受说明还有人记得,还有人在乎。”

只是在无人的深夜,那些被强行压下去的情绪会汹涌而上。她会坐在苏清和常坐的那张藤椅上,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说话。

“今天去了趟咱们常去的那家馄饨店,老板问你怎么没来,我说你出远门了。”

“新买的镜头到了,拍了张夕阳,你肯定喜欢,以前你总说我拍的晚霞像打翻了调色盘。”

“队里的小王升职了,他说多亏你当年带他,教他怎么观察细节。”

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了。她起身去厨房倒杯水,路过冰箱时,目光总会落在那个角落——那里曾放着苏清和没喝完的半盒牛奶,过期很久了才被她硬着头皮扔掉。

有次去边境采访,车子驶过一片荒滩。向导说这里去年端过一个贩毒窝点,牺牲了三名警察。林疏月猛地攥紧了采访本,警徽硌得手心生疼。她想起苏清和最后的任务地点,也是这样的荒滩,也是这样的风,卷着沙砾,像要把一切痕迹都磨平。

她让司机停下车,独自走在荒滩上。风很大,吹得她头发乱舞,衣摆猎猎作响。远处的山峦模糊不清,天地间只剩下她一个人的呼吸声。

她蹲下来,抓起一把沙,沙粒从指缝漏下去,像流逝的时间。她不知道苏清和最后时刻是怎样的,是疼,是怕,还是想着别的什么。她不敢想,又控制不住地想。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编辑催稿的消息。她深吸一口气,抹了把脸,站起身往回走。裤脚沾了沙,鞋子里也进了沙,每走一步都沉甸甸的。

回到住处时,信箱里躺着一封寄错地址的信,收件人名字很潦草,她却一眼认出那笔迹——和苏清和笔记本上的字迹如出一辙。她愣了很久,手指捏着信封,直到把边缘捏得发皱,才反应过来是自己眼花了。

她把信放回信箱,转身上楼。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她的脚步亮起,又在她身后熄灭,像一场无声的送别。

开门时,钥匙插进锁孔转动的声音在寂静里格外清晰。屋里和她离开时一样,苏清和的书还在书架上,她买的绿植还在窗台上,只是那盆苏清和最喜欢的薄荷,叶子黄了大半。

林疏月走过去,给薄荷浇了水。水流过土壤,发出轻微的声响。她看着那些发黄的叶子,轻声说:“你看,连它都知道等不到人了。”

窗外的月亮升起来了,透过纱窗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坐在窗前,翻开采访本,警徽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她写下:“这个世界总有人在黑暗里行走,为了让更多人能站在光明里。而我能做的,就是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让光记得他们。”

笔尖划过纸页,留下清晰的字迹。只是最后一笔落下时,一滴泪砸在纸上,晕开了小小的一团墨渍,像一颗无法言说的心事。

她不知道,千里之外的那个南方小城,苏清和正借着路灯的光,一遍遍地看她发表的报道。那些关于禁毒、关于牺牲、关于希望的文字,被她剪下来,贴在一个旧本子里,每一页都写着日期,像在倒数一个遥远的归期。

上一章 出席葬礼 雨林信笺与江风最新章节 下一章 匿名包裹